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纪峰创作的书画家启功肖像(石膏)
在泥巴中寻找艺术灵感
纪峰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单调的童年因泥巴而有了色彩。在家乡,那是一种被称作“胶泥”的土,因为有黏性,成就了孩子们做泥塑的快乐。纪峰很喜欢捏各种小动物,而且他捏的小狗、玩具手枪总是格外逼真,经常得到大人的夸奖。当他渐渐长大,同龄人已经丢掉泥巴时,他对泥塑的感觉却已不仅仅是一种喜欢了。他12岁时捏的男孩像至今还保存在他的家里,现在看来仍然灵气十足。
1990年春天,纪峰来到北京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专业考试。得知敬仰的韩美林老师就住在学院附近,纪峰跟随朋友一起去拜访。韩美林在安徽是很有名的大艺术家,纪峰并没有把这次拜访想得太复杂,作为一个学生能去见一见韩老师已经是很好了。纪峰揣上自己捏的泥塑的小照片,期许着得到一些指点。也许正是这份勇气和他作品中透露的灵气,让韩美林留下了这个未经过任何专业学习的年轻人。
在韩美林工作室的8年,纪峰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得到了韩美林的言传身教,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从最初的平面草图到一件青铜雕塑的完成,要经过创作构思、做小泥稿、推敲、放大、焊架、上泥、翻制、烧制、浇铸、安装等一系列工序,纪峰一丝不苟,学得很踏实。在韩美林最擅长的动物雕塑方面,纪峰受到了很大启发。8年中,纪峰协助韩美林老师创作了多件室内外雕塑作品,其中包括室外的大型作品《天下第一牛》、《天马腾飞》、《雄鸡报晓》、《盖世金牛》等。韩美林不仅在雕塑和绘画上给予他指导,同时对纪峰进行了艺术思想上的启蒙。在《纪峰雕塑选》的自序中,纪峰写道:“经过大大小小雕塑的原创制作,让我从实践中学习雕塑,懂得雕塑,走向雕塑,爱上雕塑。”最终,他从玩泥巴的孩子成为了雕塑家。
为名家塑像
纪峰家的小院摆着大大小小的雕塑。走进前厅,是摆满雕塑的小工作室;进到客厅,环绕的仍然是雕塑。每天,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纪峰都会在工作室创作,不仅要熟能生巧,达到技术上的熟练,更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创作的感觉。有时候出门坐城铁,纪峰也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他们的一颦一笑和相貌特征能给他带来创作的灵感。这样一个整天生活在雕塑世界里的人,有了这么多作品,他却挑不出自己最满意的一件。纪峰解释说,一件雕塑作品好与不好,在于局部细节是否逼真,更重要的是整体意象的塑造和神韵的表达,这也是雕塑的难点。这些年来,纪峰一直都在创作,而艺术思想的成熟需要时间和实践来磨砺。
给相声名家姜昆做雕像,前后共做了十几个。第一个雕塑刻画了他的笑,但姜昆说,相貌确实很像,可这种笑是舞台上职业性的笑,并不能全面表达人物的感觉。后来,纪峰在家里看姜昆的相声录像带,翻阅了很多资料,又做了几个泥稿。其中有半身的,有着长袍的,有表演中的,有生活里的……最后选定的雕像抓住了姜昆表演时一瞬间的表情,这是最传神、最深入人心的一种状态。姜昆看后很满意,称赞这就是“大众心目中的姜昆”。
在创作中,纪峰一直追求每件作品都达到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做季羡林雕像时,他先后否定了十几个泥稿,为了表现出季老作为一位大学问家所应有的气度和精神状态,他多次登门拜访,通过聊天,观察季老的神态。他还买来季老的书,了解他的文学思想,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由他雕塑的季老身着中山装的青铜像,如今已安放在北京大学。季老也自此与纪峰结成忘年交,并亲切地称他为“纪峰小友”。
探索中创新
随着年龄的增长,纪峰对艺术的想法逐渐成熟起来,他想创作自己的作品。1998年,纪峰选择了离开韩美林工作室。最初的日子,他感到十分迷茫,有了时间和自由,反而不知道朝什么方向走。这时,纪峰的另一位恩师冯其庸先生给了他信心,他开始在人物造像上下工夫。渐渐地,纪峰开始有了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方向。
宗教雕像是纪峰作品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雕塑艺术和西方的解剖学、透视学。作品力求中和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这是他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尝试。他家的客厅里,摆放着汉代的陶俑,最显眼的莫过于中央的一座石膏佛像。佛像是纪峰于2001年创作的,净高1.3米,底座有1.5米。其发型、头饰是宋辽时期的,飞天的构想则来自北魏。
纪峰这些年一直在寻找一种感觉。他说,艺术家要学会用手去感知,用手去创作,用心去感受。恩师冯其庸曾带他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和文化遗址,一再告诫他要向民族民间的传统雕塑学习,特别强调向古人学习,学习古人的文化精神气质。
和纪峰谈过去,他总是轻描淡写。他关注的是现在的作品和以后的作品,正因如此,他总是很忙,忙着雕塑,忙着绘画。“我喜欢法国的罗丹,希望有一天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世界认识中国的雕塑艺术,把东方美展示给全世界,这可能需要一辈子的时间,但这是我最大的梦想。”
作者:张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