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20 00:00
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张小涛
编者按:2015年4月3日下午4时,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中心承办、国际独立策展人方振宁策划的“马列维奇文献展”成功开幕。在展览现场,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张小涛谈起马列维奇至上主义在国内外升温的原因时表示:马列维奇能够被重新关注一方面证明了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证明其以前被国家被市场所遮蔽了。在对于新媒体艺术系接下来的展览计划时,张小涛坦言,新媒体系计划一年4-5个展览,展览多以开放性和实验项目为主,期待能够从民间探寻未来。
99艺术网:为什么会选择与方老师一起将马列维奇展览在川美新媒体系举办?
张小涛:去年方老师在北京建筑大学做了马列维奇的文人展,但我觉得建筑界并不太关注这件事情,因此我认为这样的展览在如果能够在艺术本体内做可能会更有意义,所以我邀请方老师来川美呈现马列维奇的展览。
鉴于马列维奇的学术性,我认为展览在学院里举办才可以做的深厚,这是我比较看重的一点,方老师与我观点一致。在展览筹备的过程中,我们对马列维奇的编年体、年表以及文献等资料进行了梳理,发现了很多上百年艺术史转折时期的节点,这点对于新媒体系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次的展览找到艺术史的节点,对艺术史能够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99艺术网:去年英国泰特美术馆举办了马列维奇大型回顾展,在中国也属于一个升温的状态,所以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热度越来越高,您认为这个升温的原因是什么?
张小涛:我以前在欧洲的一些美术馆看到过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研究展,但我个人研究的并不多,如今马列维奇能够被重新关注一方面证明了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证明其以前被国家被市场所遮蔽了。
马列维奇被全球的艺术史所书写,但艺术史的书写也处于移动当中,艺术史重新的评价系统或者意识形态淡化了,艺术语言在今天的穿透力非常强,这是整个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节点。马列维奇与维米尔、格里克等好多的艺术家在多年以后被重新列出来研究,这种被大浪淘沙后真正留下来的艺术家,展现出来的是学术的尊严和规律,也是学术的良心所在。
99艺术网:这次展览的定义是文献展,除了文本的展示还有装置、影像等,整个展览是非常立体的。你怎么看方老师的策展方式?
张小涛:1400平米的展厅被方老师彻底驾驭,hold住了全场。因为他一向比较重视空间的呈现,我们在布展的过程中,对于地图、平面图、材料以及空间的灯光等都做了详细的对话,对于展览的布局进行了严密的研究,这是策展人本身对专业的要求以及态度是否严谨的考验。
我们新媒体中心做的展览不多,但我们的核心是希望我们的展览在系统中有一定的学术性,不温不火,但是却能留下来。方老师的展览打开了一种新的实验道路,他在策展中更注重实践,并且也作过多年的评论,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展览和空间的关系,这一点在展览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这个展览之后会有什么留下来,有什么样的人谈论马列维奇,会给学生什么启发,这将是展览的另外会呈现出的意义。
99艺术网:川美新媒体中心未来的展览计划?
张小涛:我们新媒体中心计划在一年内举办4-5个展览,在接下来的5月份将会有一个成渝两地非盈利空间的展览,以被遮蔽的民间和隐秘的通道等类似概念来筹备;之后还会做第四届国际新媒体论坛,这次我们将论坛的地点选在了寺庙,而且请了国际最顶尖的老师来开展,我们期望可以从民间展开,从传统当中去发现未来。同时,我们新媒体中心希望通过很多开放式展览、实验项目,能够把一个简单的展厅变成一种开放的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的活动,从新媒体系成立至今的5年时间里,我们在展览上越来越趋于理性化。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超采访/成小卫整理
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