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今天的艺术家,我们回过头来试看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从远古单纯的洞穴壁画到现代热闹纷繁的现代艺术,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人类文明的心灵的历史吗?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练、积淀下来,传流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恋不已。
那么,我们从那里来开始探询艺术的心理路程呢?我们就从“积淀”一词开始吧!
既然艺术是伴随者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而作为身处社会当中分分秒秒都要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感受生活,感受种种社会氛围。因为社会氛围非常具体,他可以是突发性的,范围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以是一个时代的)可短(也可以是半个小时的),它是动态的、立体的,与社会的物质现实直接相连,它常常是时代、问题、力量的具体呈现。特别是具有深刻意义的社会氛围,因为这种社会氛围能集中表现社会的潮流,时代的气息,生活的本质,它和人们的命运、需要、期待交织在一起,其中包括有炙烈的情感,有冷静的思考,有实际的行动,从而有深刻的人生意味。曹雪芹的“凄凉之雾遍被华林”,托尔斯泰的“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心理折磨和苦难,卡夫卡的可怖的异化人生,凡高的“炙烈如火阎的向日葵”,毕加索支离呐喊的“戈尔尼卡”,倪云林萧疏远淡的“渔庄秋霁”等等,都是透过形象层传出的深刻的人生意味,它们正是特定社会氛围的生活积淀。现代生活中偶然性的增大,使命运感愈益凸出,荒谬、绝对孤独,无家可归,无不透过“氛围”而渗入作品中来。善于感受和捕捉社会氛围,对艺术创作是很重要的。这就是生活积淀。即把社会氛围转化入作品,使作品获有特定的人生意味和审美情调,生活自然积淀在艺术中了。席勒曾将美说为生命的形式:如果只有形式那将是抽象的;只有生命则是一堆印象、材料而已。作为美的艺术,正是透过形式的寻觅和创造而积淀着生命的力量,时代的激情,从而使此形式自身具有生命、力量的激情。这即是生活积淀。当然积淀本身也是在矛盾冲突中变迁承沿着的。
那么我们知道生活积淀而为艺术,我们就有必要了解积淀本身的发展过程及与艺术的微妙关系。
人类最初的积淀,主要是从生产活动中获得,也就是在创立美的过程中获得。即由于原始人在漫长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的秩序、规律,如节奏、次序、韵律等等掌握、熟悉、运用,使外界的合规律性和主观的合目的性达到统一,从而才产生了最早的美的形式和审美感受。也就是说,通过劳动生产,人赋予物质世界以形式,尽管这形式(秩序、规律)本是外界拥有的,但却是人主动把握“抽离”作用于物质对象,才具有本体的意义的。在最原始的生产中,从人类利用最简单的工具——如石器,弓箭等等开始,在这种创造,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人对自然秩序的一种领悟、想象、理解、感受和感情。而当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达到自己的目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感性结构中得到统一时,就产生情感愉快,这便是最早的美感。其中虽已包含着朦胧的理解,想象和意向,但它首先却表现为一种感知状态,表现为感觉知觉,它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史前史,这即是原始积淀。可见在这种原始的积淀中,已在形成审美的心理结构,即人们在原始生产实践的主体能动活动中感到了自己的心意状态与外在自然的合一,产生审美愉快。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审美先于艺术。
当然我们现在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已经远远超过几千年几万年前的水平,不象以前那末简单了,我们的“艺术”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也已经不是那末简单直接了,但是里面还有一些基本的东西,如艺术作品中的时空感,节奏感等等,便仍然有这个从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吸取,集中和积累的原始积淀问题。即主要是呈现在艺术形式中的时代,社会的感知积淀。但艺术的形式层不止是原始积淀,尽管原始积淀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内容和因素,而作为艺术作品的物质形式的材料本身,它们的质料、体积、重量、颜色、声音、硬度、光滑度等等,与主体的心理结构关系,也构成艺术作品诉诸感知的形式层的重要问题。就从最单纯最基本的质料讲,同一雕像,采用黝黑粗糙的青铜,还是采用洁白光滑的大理石,便给人或强劲或优雅的不同感受。假如维纳斯塑像是青铜的,巴尔扎克塑像是大理石的,给我们的感知将是什末样呢?肯定不是现在的艺术效果。国画是用绢还是用纸,是用墨还是用色,照片是用黑白拍还是用彩色拍,不同物质材料作为作品外形式,直接诉诸人们的感知,其中大有讲究。
而艺术家的天才就在于创造、改变、发现那崭新的艺术形式层的感知世界。记得歌德说过,艺术作品的内容人人都看的见,其含义则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却对大多数人是秘密。对艺术的革新,或杰出的艺术作品的出现,便不一定是在具体内容上的突破或革新,而完全可以是形式感知层的变化。这是真正审美的突破,同时也是艺术创造。因为这种创造和突破尽管看来是纯形式(质料和结构)的,但其中却仍然可以渗透社会性,而使之非常丰富充实。阿海姆的的理论强调也是这一点,即指出用感知形式所表达的内心与心理情感产生同构而具有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合十表示虔诚,躬腰代表礼敬,头颅上抬或下垂表示高傲或谦卑,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都可以领会,艺术正在把这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结构形式发掘、创造、组织起来,使感知形式具有意义。
照相之所以永远不能取代再现性绘画,原因之一便是人手画的线条,色彩,构图不等同于自然物,其中有人的技巧,力量,线条,笔触等纯形式因素,能给人以远非自然形式能给予的东西。齐白石、马蒂斯的色彩便不是古典的“随类赋彩”;并不是自然界的色彩,而是解放了的色彩的自由形式,是人的自由形式。它不只有装饰风,而且有深刻的意味。即是说,它直接显示人,显示人的力量,从而使构图,线条,色彩、虚实、比例,本身具有艺术力量和审美意义。
艺术作品的形式层,在原始积淀的基础上向两个方向伸延:一个方面是通过创作者和欣赏者的身心自然向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的接近,吻合和同构,即所谓“人的自然化”,这不但表现为如中国的气功,养生术,太极拳之类,同时也呈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层里,“气”以及“骨”“骨力”等等,都属此范围。他们并不是自然生理的生物性呈现,而仍然是经过长期修养锻炼的成果。艺术作品的形式层这个方面极力追求与宇宙节律的一致和同构,中国美学所强调的文即“道”,以及“技进乎道”,“鬼斧神工”“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等等都是说的这一方面。
形式层另一方面的伸延则是它的时代性,社会性。这种时代性社会性已不同于原始积淀,而是与原始积淀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时代社会所造成的形式变异。这种变异当然与社会心理有关。例如:沃林格所揭示的艺术的抽象形式与当代社会生活及社会心理便密切攸关。沃夫林从形式方面揭示了文艺复兴时代和巴洛克时代的造型艺术的不同风格特征,一种是稳定的、明晰的、造型的、理智的,一种是运动的、模糊的、如画的、感受的,前者处于心灵欢乐的时代,后者处于心灵隔绝的时代。不同时代之所以有不同风格不同感知的形式的艺术,是由于不同时代的心理要求,这种心理要求又是跟哪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古代的文艺现象中,五言为何变七言,七言之后为何又有长短句(词)?诗境、词境、曲境的不同究竟在何处?为什末绘画中以青绿山水为主演化为以水墨为主?为什末工笔之外还要有泼墨?这种种看来似乎只是外感知形式的变化,实际有其内在心理——社会的深刻原因值得深究。总之,社会性通过艺术形式层诉诸感知,构造着某一时代社会的心理本体,同时反过来说,这一时代社会的心理情感本体也就凝冻地呈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感知层中,又不断流传下来,不断影响着、决定着人们的心理和感知。
我们由以上所谈可见:艺术形象层的变导过程,由于情欲与观念的交错,而展现为一种“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现到装饰、再由装饰又回到再现与表现”的行程流变。这即是我们所理解的“艺术积淀”。从积淀到建立新感性的角度看,任何由再现到表现的艺术过程中,人的感性,人对美的感受不是变的贫乏空洞,而是愈益丰富。古典艺术层的“意味”是比较和谐严整的,它以优美的形态为主,使人感到比较愉快,比较舒服。现代艺术则是对古典艺术的彻底否定,它以故意组织起来的无形像,没秩序为形式。但从欣赏和谐、优美的东西到欣赏某种故意组织起来的不和谐,不协调,拙、丑的东西,恰恰是人的心灵的一种进步。表面看来,好象现代艺术和审美是倒退,其实不然,这是中国艺术中常说到的由巧到拙,由熟而生,它标志艺术的成熟,心态的成熟,情欲的成熟。所以艺术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现到装饰,从具体意义的艺术形象中的意味到有意味的形式,从有意味的形式到一般的装饰美,这就是“艺术积淀”过程,同样是人类审美心理结构特别是情欲的不断丰富和复杂成熟的过程。经过漫长的历史,艺术日益从外在题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所谓净化了的“自由的形式”。与此相对应,从情欲宣泄来说,人的审美感受也就变而为一种“自由的感受”。
艺术与审美正是在这样一种“二律背反”的运动中发展着。当艺术变为一种纯审美或纯粹的形式美的装饰时期,艺术常常要求本身就会走向衰亡。这时,艺术摆脱这种状况,要求注入新鲜的、具体的、明确的内容而又走向再现或表现。从文艺史可以看到,当形式主义盛行之后,就有人起来造反,要求有具体内容的东西,并要求打破旧的形式美,代以具体内容和新的形式。对形式美的感知追求因有自然生理和社会时代的某些必然制约,所以由表现到装饰常可有规则可寻,但对它的造反,却充满了更多的偶然性和突发性。对装饰风形式美的造反,可以通过追求再现具象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强烈抽象表现的方式。
这样的事例似乎不少。从洞窟壁画到陶器花纹再到埃及——希腊艺术、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和洛可可、再到浪漫派、写实派又到印象派、现代派,这个历史行程中似乎充满者这种流变和运动。当抽象表现主义日益成为商业文化的装饰美和形式美时,并行不悖地起了极端写实的照相写实主义,如此等等。在中国,韩愈以“文从字顺”,平易写实的散文来反对已成为所谓“饰其词,而遗其意”的装饰风、形式美的骈体,徐渭以写意花鸟来突破院体的精美形式和工笔装饰,如此等等。可见,一方面艺术走向纯粹形式,纯粹审美,艺术日益等于审美,审美日益变成装饰;另一方面,艺术又要突破纯粹形式,否定纯粹审美,反对装饰,要求具有非审美的、社会的(宗教的、伦理的、政治的)具体内容。可见,艺术潮流和众多作品从再现到表现,从表现到形式美,装饰美,又由这些回到具有较具体明确内容的再现艺术或表现艺术。此消彼长、此起彼伏、推移冲突。它们实际亦即是艺术积淀和突破积淀的运动过程,亦即人的情欲、生命由形式化又突破形式化的永恒矛盾的过程。
所以成功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历史性,同时也具有开放性。它随着时代、随着读者观众而不断更新,不断展示出它的新的艺术意味。艺术及其意味作为历史性与开放性之同一,不只是回首过去,也不只是现实体验,它同时是指向未来的。它和时间一样,把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是无时间的时间,所以它是永恒的,只要人类能永恒的话。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研究生
作者:袁玲玲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