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20 20:04
陈墙
“交叉——陈墙个展 (1990与2015)”于近日在上海红坊艺术区艺博画廊揭幕。本次展览的作品分为两个部分,1990与2015,即他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的作品,时间跨度二十余年,于是,两个不同的时间点的作品在同一空间“交叉”,碰撞出全新感觉。
作为上海抽象绘画的重要人物之一,从解读式绘画到抽象的视觉表现,从陈墙在1996年写的一篇短文《日常思维与绘画思维》中可以看出其转变的方法,在一次专注与朋友通电话的过程中,手在空白纸上随意涂抹出的意外发现,圆点和线条接着圆点。他说,大脑在忙着打电话的时候,手才开始学会了单纯。
陈墙 1990年作品
陈墙 1990.圣诞夜 卡纸油彩 Chen Qiang 1990.
陈墙 1994.3-2纸上油彩 76x100cm 1994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1989至1994年,是陈墙创作的探索期,他在纸上做了大量的形式实验,涉猎了各种自由形式的可能性,随着形式实验的扩大,陈墙的画面层次、空间分割、色域变化越来越复杂化,这阶段也是陈墙风格树立的重要时期,绘画的语言基本明确和成型。
正如他自己所言,90年代对他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我当时大学刚毕业,大学里面学的都是现实主义绘画,后来我又转到抽象绘画形式,90年代这批抽象绘画是我当初在无意识状态下创作的作品。这批作品其实是通过视觉判断来完成的;是在排除了大脑的干预下进行的。在这种强调无目的和无意义的创作方式过程中,甚至告诫自己‘ 我要画一张不是画的画’。 ”
而2015的新作,俨然已进入了创作上的新时期,画面更趋向有序,内敛,韵律,在秩序中寻找变化,用内含的微妙变动来对应秩序的理性和明确,材质也早已由纸质转为布面与综合材料。
这种变化,在他看来,是意识转换后的结果:“当时我们认定的绘画方式,都是现实主义绘画里面的范畴。20多年后回头再看时发现,那个时候创作状态的“无意识”早已变成了“有意识”,所以这是一种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的转换。”
陈墙 作品15-25 综合材料 100x80cm 2015
陈墙 作品15-40 布上宣纸、墨、油画 120x180cm 2015
陈墙 作品15-15 布上宣纸、墨、油画 77X61cm 2015
陈墙 作品15-14 布上宣纸、墨、油画 60X80cm 2015
用抽象创造自我的内在
陈墙说,我对绘画的态度很明确,强调直觉,强调感知。不论是画家还是观众,面对绘画,对他而言,感知是最重要的,而读解更适合文字。
这正如他鼓励只有7岁大的女儿,坚持自己的感觉去画画。有一天,当女儿向他述说自己的烦恼: “爸爸我现在为什么画得不够漂亮呢?班上有几个同学画得比我好看。” 陈墙却对女儿说“画得漂亮不难,你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画得很漂亮,但是画得太漂亮,你就把它画死了,反过来,你想画得很丑,奇丑无比是很难的。”
“爸爸小时候就画得不够漂亮,班上很多人比爸爸画得好,老师也画得很棒、很漂亮,爸爸却总是画得歪歪扭扭的,可是你看今天,老师已经不画了,比爸爸画得好的同学也都不画了,现在就只有爸爸还在画,并做了艺术家”他这样告诉女儿。
他说:“我用这方式对他讲,只是让她放松,不要纠结于谁比谁画得好,其实没有可比性。其实,她认为的那个好就是大众集体界定的标准,如果接受这些标准,你的内心世界就会远离你,你的个性发展就会被彻底忽略掉。”
从最初创作的“无意识状态”到现在的“有意识状态”, 在他看来,对每个艺术家而言,最大的阻碍仍是自己:“我更愿意用身体去感受抽象创作形式,感受由它带来的惊喜与可能性。”
“大自然的内在规律和生命的内在力量,是我今天在创作上明确追求的方向。我不需要去模仿和再现它们的外表。当生命个体有了足够的感悟力,就能感知到更大的未知世界”陈墙说。
陈墙 作品 2015年
Q & A陈墙:抽象艺术是我“失控”的生命体
雅昌艺术网:您对材料有要求吗? 2015年的作品为什么会选择综合材料的运用?
陈墙:材料能撞击心灵。材料能让你与时间或时空对话,新的材料能够证明你存在于这个暂时的新时空或新年代。
雅昌艺术网:您最初从现实主义开始,转到抽象主义的创作,是什么样的触动使您转向了抽象绘画?
陈墙:首先,我只是不想再为人们的想法去画画,不想为大脑中的那个他人的想法去画画。每当此时,你会发现世界充满着人们,包括你自己的想法也是从他人那儿来的。当初我的抽象创作过程就是一个证明自己不是他人的过程。其次,现实主义绘画的模式就是主题性绘画,它的意义基础在于集体的普世价值观,你要为这个价值观服务,而当你的艺术语言、或你着迷某几个颜色之间的搭配关系给你带来惊喜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现实主题不允许你这样,你的艺术被另外一个主题给奴役了。
雅昌艺术网:抽象艺术表达了您内心的什么需求?
陈墙:视觉是一切艺术的关键,我们中国教育在视觉养分上是十分贫穷的,正如阿恩海姆写过的《视觉思维》,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视觉本身是有思维方式的,它的一部分是避开大脑的,我们身体里的多种知觉器官,实际同属于一个完整的生命本能体系,它们也有它们自己的内智方式。对于视觉,在当初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体内为它提供血液养分,还要在体外环境中,提供视觉营养。为了锻炼视觉判断力,我将90年代那一批作品完全交给视觉,由视觉来决定完成它们,回避大脑的任何决定。多年后的今天反观这批作品,足以证明视觉思维是完全能够脱离大脑而独立存在的。
陈墙:具象绘画潜在的对象主要是大众,你要叙述、表达社会意识、社会共同价值观……等等,所以当你在面对共同价值观或者和大众交流的时候,你内心存在的价值是不重要的,是渺小的,你当然容易丢失它。所以,我重拾内在,重新寻找那个曾经被丢弃了的、渺小的内在,我选择了抽象绘画方式。其实,重拾内在,健全独立的个人才是完善社会的最大价值。
雅昌艺术网:所以您会提出您的作品要“回避读解”这样一种观点?
陈墙:艺术不能仅仅只是为了辨识和指认,或者只是为了完成社会意识的命题创作而存在。艺术也不能简单地服务于社会意识,它应该是完善每个个体知觉和鲜活每个个体生命。
艺术不是一个产品说明书,它也是有生命力的,它的某些方面也是无法能够解读到的,它面对不同的生命体,会发出不同的光。
陈墙:只要你不去读,或者不用大脑去看一幅画的时候,你的另一种感受能力与知觉能力就会产生。其实,当你去触碰那些未知领域,并且找不到任何经验去界定它的时候,这种未知就会充满可能性,此时的你可能会处在一个全然的状态。
陈墙 作品 2015年
雅昌艺术网:在您的绘画创作上,所有的画面一开始都是已经想好的么?
陈墙:大致方针是有的,但是每一幅作品在创作过程当中也可能会有变化,因为材料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不可控的,你可以顺势,也可以逆行。当然有时候会画失败,有时候又会画得很满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回过头来再看,当初的满意你现在可能不满意了,当初画失败的,现在又可能会觉得那是一幅不错的画。
陈墙:经验告诉我画一幅画在按照你的意图去呈现时,并完全处在你控制的范围里,那作为艺术,将会降低这幅作品的意义。然而,自然的生命却不同了,它是不可控的,最好的解释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它会出错,如果一个生命不会出错,那它只是一台机器,它不可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如同生命,在我的控制范围里完全地失控。
雅昌艺术网:这是您创作上的自由度?
陈墙:对。比如说,如果你在画具象绘画,它这个意外和给你带来完全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就会受到限制,因为你的形象已经界定在那儿,所以今天中国的美术馆里悬挂的大部分作品还是说明书式的,是提供给大众去阅读的。
雅昌艺术网:您如何看待传统,怎么处理传统与您的作品关系?
陈墙:习惯就是传统。所以我的习惯方式就是我的传统,我接下来的创作就是要反对自己的习惯方式。这个习惯的方式很可能就是你的风格特性。但作为艺术家,一旦风格成熟,就会不断强化和重复这种形式,这也意味着创造力会逐渐萎缩,因为我们在复制一个固定不变的风格,尤其这种风格体现在一种样式上。好的艺术其精彩处是它的内在,不是样式,样式只是一个表象。好的艺术应反映出真实的内在,这是重点。当我还尚存余力时,就不想固定下来,我一直在反抗着自己,警觉着新的习惯。
雅昌艺术网:一直在否定与自我否定,跟自己较劲?
陈墙:是的,抽象绘画首先一定要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个生命来说,这是最大的也是最难的问题。跟自己较劲,画着一幅不太确定的画,重新在思想的未知里冒险,艺术创作需要些许探险精神。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谢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