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殷小烽作品展可以说比较多元,并有丰富的媒介内容。可以看出殷小烽作为艺术家是比较喜欢探索的。在他的画册中,他谈到了雕塑的当代性,也谈到了媒介,这样就引起一个话题:在新时期的城市化进程中和数码过程里,雕塑究竟要完成什么使命?如果我们还是用过去的认识,对这个媒介或者对这门学科进行思考,那就必须面对这样一种课题,就是这种当代性如何完成?今天的艺术家或者说雕塑家究竟怎样面对这样的文化变迁,完成跨越自身局限的转换。另外,怎样完成雕塑所面对的公共性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值得强调的是,雕塑本身不是在今天用传统的方式强调出自己理解的审美主题。如果还是建立审美主体,艺术家的职能就面对困境,因为今天的城市环境需要艺术家完成如何作为一个中介来建立城市或者社区,或者说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小烽在这个创作体会里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也谈到了媒介,木材是非常传统的媒介,他如何在减法、加法或者说传统、地域中适应今天我们对媒介的认识,或者说木材这种传统的媒介怎样才能完成现实性,因为现在新材料层出不穷,艺术家如何对待和利用媒介,也就成了今天创作中如何做到作品和创作的转换问题,尤其是媒介如何有效地接合在今天的城市空间或者说美术馆空间里,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小烽在文本里也说到风格样式,我在想,今天艺术家是不是会在美术史的写作里完成一个终极目标,就是创造一种风格,获得一种样式。当下还要有这个传统的命题,艺术家从二战后,已经与过去有了不同的文化方式。雕塑家的责任是不是也要适应这样的转换,关键的他是不是能够和今天的文化形态相适应,这些由小烽引发的话题给我们提供了关于雕塑的很多思考空间!
俞可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当代美术家》主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