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云色苍茫意纵横——师建民艺术作品

  水穷云起,雅意无限。

  一个当代的艺术家,最重要的品质是特立独行的自觉意识,以致转化成艺术作品创作时,能够从容不迫地驾驭着物化的材质,游刃有余地表现出个人的艺术情怀。师建民的作品中,充满了天马行空、意趣纵横的飘逸与浪漫,这既是对人生的存在方式的文化渴望,也是在诸多繁杂事物经验后的情感表达。

  往事回首,固然有着许多对少年故事的追忆,也有着并非如烟的人事感慨。在人生道路的自觉选择中,一个西部的古老城市,曾留给了他许多清晰的人生烙印。在勤奋与苦涩的青年时代中,对于知识的汲取伴随着个人的积极努力,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师建民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时,艺术的梦想也随之被引入了一种人生自觉的轨道,这之后,师建民也尝试了许多职业行为,但是,当漂移的生活形成了飘逸的心态时,师建民也就将自己的故事,形成了一种艺术灵性的自觉,从容而自信地建构着自己的艺术世界。

  然而,这种个人立场的自觉选择,却是建立在一种对钢铁材料的认识中,这意味着选择了一条艰辛的艺术探索,随着作品阶段性的艺术质量提升,可以看出,师建民的作品中,在将不锈钢的硬质材料,通过裁割、锻造、焊接、抛光、连接等多重工序,形成的以“椅子”为基本语言元素的意象符号,其造型语言,出现了许多奇妙趣异的形状,如行云、如流水、以至如歌如诉,感怀着诸多的复杂情感。于是,这种硬质的材料与飘逸的感觉所融汇到一起的时候,似乎是淡化了人事的许多回的无味消磨,在完成了自身的艺术理想,所形成了对人生终极的追问,从而形成了文化高度的自觉审视,形成了师建民艺术与设计的文化趣味。

  随着对生存环境的选择与个人心态的不断调整,在师建民的内心亦常常有着一种对优雅的渴望意识,这也是多年来在艺术道路中的不懈追求,所形成的一种自觉渴望。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的沉重,亦使师建民常常自觉于“生命之轻”的意味,于是在把握个人意趣与社会审美的对接中,师建民的精神抉择,是从谨慎的生存中,寻求着艺术张扬的浪漫与飘逸。于是,随着创作中钢铁材料的扭曲翻卷,也就是个人意念的不断拓展,所构成的形随意变,物由人迁的自由语境,并在对材料的探索与改造中,亦包含着一种自觉的设计快感。亦如《考工记》中所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时早年的家具设计经验,对于师建民这种以”椅“为元素的作品观念,起到了无形的经验作用,也决定了师建民对作品构成意识的强烈关注。其设计的理念与艺术的张扬,散发着一种自觉地文化状态,是建立在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对造型的合理把握,以及对材料的有效控制的基础之上。因此,当作品的材料、造型、光泽、意韵融为一体时,亦不是漫无边际的创意,而是许多回的构思、推敲、打磨这些经典意义的创造。如古人所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篇》),于是云飘风舞、气聚色凝的作品,散发着高远优雅的和谐,也显示着人生追求境界的飘逸。

  中国传统书法中草书变化也往往淡化着文字的原意,获得笔墨的气韵和笔意,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超越美感,达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孙过庭语)的奇观,师建民对于书法的感悟,来自于古老碑林中那些浩瀚无际的书法艺术作品的启示,也来自于自觉的文化意识。因而,在师建民早期的“椅”作品中,对于钢铁材质的理解中,化实为虚,借形赋意,或飘曳顾盼,或清挺玉立,演天机而衍生气,蕴风流以藏雅意。

  这种以钢铁为材料的硬质艺术作品,所体现文化的规范与统一,也使技术和美感融合为一体。因而,师建民作品中内含着草书的飘逸,洋溢着书法的张力,于是张旭的颠,怀素的狂,以及傅山、王铎式的抗争与无奈,一时云飞风劲,情闲意凝,幽静玄测,形散神逸,亦有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情之外”(苏轼语)的暗喻,亦超越了常人的当代艺术的视野。

  其实,从选择这种以不锈钢材料为造型元素的时候,师建民的视野中,一直强化着对优雅的选择,于是江南园林中的太湖石的意趣,构成了他对艺术的某种感悟和理解。师建民所关注的优雅趣味中,发现了太湖石的玲珑剔透,而作为自然的太湖石,往往也有着一种曲折蜿蜒的姿态,也因为人文的积淀,形成了文化的雅致与和谐。

  师建民借助于太湖石的形态,构思着自己艺术的形式,也完善着自己的生活信念。视觉对于艺术形象的捕捉、发现到认识表现,是从形式出发,再回到形式感的完成。而起重要作用的是艺术家的审美力积累,而获得的艺术人生的经验和修养。因此无论是净几明窗,还是孤灯夜雨,师建民的速写本上,有着许多作品的构思与推敲。于是,太湖石的风雅与不锈钢的洁净,所形成的云气飘逸,自信从容的姿态也是师建民许多年来探索的结果。

  在这些以“椅”为造型的艺术作品中,师建民淡化着“椅”的本色概念,而延伸着“作品”的意味。因而当其“作品”的概念大于“椅”的内涵时,所散发的视觉感、光色感、气韵感、材料感等综合形态的构成,便散发出无形的意味,以至这种对于形式的捕捉,所形成的“有意味的形式”,导致了艺术家自身生命意义的展示,使师建民的作品有着充分的自由空间,也使师建民的作品中,将感觉的渐进过程,如味觉、听觉、触觉等生理机制的感觉判断,形成了一个循续渐进、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而形式的丰富与复杂,也常常伴随着人生的意味而变化,出现了阶段性的作品成就。

  师建民的视觉经验中,包含着对传统的依恋,也酝酿着对现代艺术的渴望感。对于前者,是多年融进了血液的怀念,而对于后者又是刻骨铭心的自觉追求。师建民选择“椅”的造型,既有某种心里的依赖,也有个人精神的超越。因此,对于任何一件作品,细节往往决定质量。师建民在不锈钢的材料制作中,注意着每一个创作的细节,从选择钢材到构图形式,甚至每一个工艺过程,这种以材料属性为基本原则,将设计观念和工艺程序把握到最细致的过程,以至在对世界的认识和审美过程中,形成师建民个人的独特表现方式。从而在瞬间获得视觉经验的升华,而构成一种师建民“作品”的良好基础。这里既有“风骚之意,天地之心”(孙过庭语)的情怀,也有“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瓘语)的雅意。于是,其生命中信念和理想,所弥漫出的云飘高远、气韵高贵的气质,是个人生命的温和雅致形成了自己艺术存在的形式。是谓:荷花开自落,秋水净无泥。

赵农

2007年5月20日于风物长宜之轩

作者:赵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