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原知竹性与君同——蒋昌忠画竹浅识

  昌忠是由爱竹师竹,进而画竹的。他为人耿介虚心,为官勤谨清廉,常以竹自励,是一位重操守的“士人”。

  清代美术理论家查礼,在谈及人品与画品的关系时,以梅为例说:“梅于众卉中清介孤洁之花也,人苟与梅相反,愧负此花多矣,讵能得其神理气格乎?”于竹亦然。

  昌忠性与竹近,画竹能得竹性。竹之性可以一“清”字概之。神清,气清,格清,韵清,影亦清。昌忠何以能得其清?一是从丰富的竹文化传统中汲取养料,将一团清气储于胸中,赋与笔下;二是常于月夜霜晨、日光露影中感受竹之活泼生机,酿造画意诗情;三是求诸于笔墨的浓淡虚实间。在他的画中,如《劲节》、《迎风》、《新篁》、《清影》等,都较好地把握了竹的这一基本的审美特性。

  昌忠热爱传统,对历代画竹大家多有所取资,其中受郑板桥影响尤深。也许由于他早年当过县长之故,对七品县官的郑板桥情有独钟。特别是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与他为百姓谋福祉的初衷极为契合,因此深深地感动着他,使他把这二十八个字不仅题在自己的画中,而且铭刻在自己的心上,从而升华为他的人生境界。

  传统画竹,多是线的组合,以粗细、长短、曲直、浓淡的线,通过疏密、横斜、穿插、错落的组合而表现为画中的节奏和韵律。昌忠最近的画竹引入了块面,而且是鲜艳的色块,以与墨竹对比映衬,这在他乃是一种新的尝试,希望今后继续大胆地尝试下去,在走向现代的道路上不断突破。

  我最近看到他画的一幅箭竹,不但形式感较强,而且寓意颇深。现将画中的题字抄录如下:

  “神农架箭竹,六十年一枯荣,生命将止,开花结籽后枯而不倒,以防其他植物侵入,为后代占住地盘,直到三年后新竹长成。植物尚如此,人类岂能不保住方寸之地,留与后世子孙耕!”

  由于我在神农架也看到过箭竹开花结籽,还画过速写,但没有能够形成创作。因此我特别欣赏他这幅画,他不仅敏锐地发现并抓住了这一题材,并且在创作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主题,联系到对人类生存的宏观思维,这种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令人感动。

  由于昌忠的虚心好学,一再要我指出他画中的缺点,我也就不揣浅陋,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我的意见是:一要简,也就是进一步提练,进一步与自然拉开距离;二要松,也就是更加放松和自由,以加强笔墨的表现性;三是进一步调整疏密关系以加强画面的节奏感。

  以上意见只是针对部分作品而言的,也只能算是前进中的不足吧!如果把当年我在洪湖看到的他的作品与其近作加以比较,就可看出他的进步十分可喜。须知他是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深夜才得握笔的,这种精神正值得我和许多同行学习。

  2004年5月

作者:鲁慕迅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