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世界上第一部竹子分类的专著是我国晋代(公元三百一十七年—四百二十年)戴凯之著的《竹谱》,元代李息斋所著的竹谱就记载有330多种竹子。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竹和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和文明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早就赞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竹文化的国家,竹与华夏数千年的文明史紧密相连,它以虚心高洁,傲霜耐寒之品格,劲直清雅,摇风弄影之形态,为后代诗人画家所 倒,以此为题吟诗作画,借以抒发思想情感。被国人视为高尚的人格精神和理想境界的象征:竹中空,象征为人虚怀若谷;竹挺拔劲节,象征做人气节高尚;竹四季常青,象征做人始终如一;竹质坚性韧,象征做人坚韧有德;竹耐寒抗暑,象征做人坚定顽强;竹淡雅朴素,象征做人清廉高洁;竹亭亭玉立,象征做人隐逸高雅,淡泊恬静。
一:在中国传统诗文创作中,托物咏志、感讽抒怀蔚然成风,对竹的赞美可谓已到极至,“高节人相重,虚心事所知”(李白)“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处也虚心”(徐庭筠),“虚心如待物,劲节自留春”(席夔)“节高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久龄),“逢秋叶不落,经寒色讵移”(贺循)“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陈子昂),“不随妖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王禹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东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端毫虽在手,难写淡精神”(刘延世)等;对竹赞誉之诗达数千首,
中国墨竹画的起源众说不一,有的说是始于唐代吴道子,有的说起于五代李夫人,但都无作品传世。实际上直到宋代文、苏时代才渐渐盛行起来。由于自后汉时期以来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的爱竹和迷恋竹林生活,中国绘画史上很早便有了画竹专科,历代画竹者不计其数,在画竹艺术的发展中,唐代多系着色,五代始用墨染,北宋开始流行墨竹,影响及于元明。于是墨竹形成了悠久的传统,但无论色竹和墨竹,都是由于画家本人首先爱竹,要求以艺术来表现心爱的事物。画家这种不能自己,必待画竹而后快的心情,在中国艺术史上是很突出的。
画竹难,李白在《画竹歌》中写道:“植物之中竹难写”;自古以来就有“一生画兰,半生画竹”之说。但由于画竹历史悠久,画者众多,画竹的手法、笔法、用墨、用色以及理论等已经十分精到,在这个基础上后人要想超越已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了。
自古以来,画竹理论颇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由北宋的文同和苏东坡等所主张的“胸有成竹”的基本原则,以此原则加以引申,认为画竹应“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执笔直遂,所追所见,如兔起 落,稍纵即逝”。其二为清代郑板桥“胸无成竹”的基本原则,并以此原则加以引申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的创作方法,多年的画竹实践,使我体会到,二者所说的都有道理,而将二者综合起来才算完美。一张纸铺开,如果动笔之时胸无成竹,乱涂乱画必是败笔,所谓“意在笔先”是经理性思考后的创作构思,是画好一幅画的最基本要求,但动手的过程又是一个新的创作过程,不断会产生新的灵感,即存在着“化机”,随时可能出现“定则”以外的“天趣”,“意在笔先,意到笔到,笔到意生,因势利导,随心所欲,违而不犯”,“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在创作过程中激发出来的灵感不但能大大丰富“胸中之竹”的意境,有时甚至会脱胎而成一幅意想不到的佳作。不论是“胸有成竹”还是“胸无成竹”,在画竹过程中有几点是共同的:一是要画好竹,首先必须以一定的感情去爱竹、友竹、观竹,通过观竹和写生来发现竹并掌握竹的规律,使艺术形象为一定感情服务,写景即写情,景为情服务,使景与情这一结合始终贯彻在画竹的全过程中,写成竹,达意境,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二是坚持“专以意似,不在形求”的原则;三是“适其天、全其性,追求艺术的自然美”…画竹的最高境界,我认为应如元代吴镇自题画竹的一首绝句:“始由笔墨成,渐次忘笔墨,心手两相忘,融化同造物”。当然,这种创作境界是很难达到的,在我的创作生涯中,仅有一次自己觉得有了这种感觉,因而留下了“弄笔信手人不知,梦入仙山逸韵留”的句子。
《春笋》:掀石顶岩誓不停,未曾出土志凌云。历经地底千重险,又向苍穹起巨霆。
《淡泊》:勤政为民不畏劳,清廉自守气威豪。人生淡泊能明志,抱节虚心境更高。
《学竹》:画竹成痴思竹深,无求无欲益身心。利名淡泊乐和煦,清白常留示后人。
《竹气》一诗:何因五斗把腰弯,掷去乌纱不作官。当效前贤存正气,一枝江上作渔杆。
《卸职》“花甲之年归竹园,寄情翰墨乐悠闲。童心一片永常驻,治艺求知学少年。”;“捂怀端砚竹旁眠,名利无萦志更坚。圣殿煌煌无眷意,人留半世有新天。”
《咏竹》石旁窗影总思君,彩墨丹青情谊真。纵使板桥笔在手,素毫难写竹之神。
《高节》:虚心挺拔自然情,亮节高风教做人。小小一枝清瘦竹,华章千古到如今。
《竹编》:竹编千种任留连,高洁胸怀意未添。千劈万 节不去,魂归箩席仍清廉。
《箭竹》“年至花甲寿便终,漫山挺立屹长空。三年力抗风和雨,只为新竹更郁葱。”
《画竹》:枝叶如一最平凡,看之容易画之难。古今墨客自知趣,一生写竹半生兰。
《写叶》:画竹最难难在叶,十年辛苦未尝辞。竿枝信手轻挥就,写叶且留白头时。
《画笋》:一丛竹笋纸边生,信笔涂来画自成。岂论丹青深浅淡,东抹西涂总是春。
《写意》:万杆修竹溶在胸,尽情挥洒笔如风。墨色淋漓抒情意,泼出心中玉一丛。
《竹意》:兴来挥写意难持,指向壁间画几枝。疏影横斜留意趣,丹青毫素寄情思。
《心愿》:平生淡泊本无求,砚海奔波总未休。墨彩淋漓胸臆抒,畅怀吟写史千秋。
作者:蒋昌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