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挑战既定规则:汪建伟“脏物”于长征空间展出

2015-09-22 10:25

  2015年9月19日,汪建伟展览“脏物”在长征空间展出,本次展览汇集了艺术家近两三年的工作,包含装置、雕塑、绘画、表演等多种媒介的作品,延续了其不断的保持对已有事物怀疑的态度,呈现出富有意味的变化。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日。

  在开幕前一天的媒体导览中,艺术家汪建伟和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人鲁明军介绍了展览的相关信息。鲁明军表示,此次展览除了现场展示的作品外,其实还包括汪建伟从2000年以来纂写的12篇文章,在鲁明军看来文本也是作品,其担任学术主持的工作就是和艺术家进行知识结构的沟通和系统研究。此次展览是汪建伟2013年展览的延续,同样拒绝一切的解释,希望与观众拉开距离。

  展览现场的作品没有任何标签,也没有任何文字的介绍。对于观众是否接受和看懂其作品,汪建伟表示,这不是艺术家所要思考的问题。他认为观众是用自己经验想象出来的,显然让观众明白其作品显得很虚伪。因为观众是充满差异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坚持捍卫个人思想的权利,艺术家又如何用自己的知识去奴役他人,因此只有做好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对于展览名称“脏物”的概念构思,汪建伟解释到“脏物”,即“不干净”的物,是对于“干净”的物的发问,但不是对应干净;对于己知的、正确性的提问,是关于处于时间进程中的事物,等待着如何被“清洗”——被指认和识别。“脏物”所强调的是处于悬而未决的事物的状态,它是正在生成的,无法“干净”的被现在的规则和标准剥离出来,或者说,它也无法被当下所完全吸纳。正如艺术家所说,“任何一个物,或一个事件总是与开放性选择有关,保持了它是或不是的整体性,而无论它是否一致,即一个矛盾体本身的真实性”。这个矛盾的完整性过程如何被排演,又如何被展示?为此,展览现场呈现了艺术家对于这个“僵局”的思考和它的形式。

  展厅里错落摆放着绘画和装置作品,看似精心布置的背后却是艺术家布展空间的一次反抗。汪建伟认为,一件作品并不是因为被放在了展厅里才成为艺术品,也不会说离开了展厅它就变成了一件垃圾。他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展厅束缚,也不希望用过多的言辞解说来为作品设定界限,只是希望让自己的作品和空间都变得更加合理。汪建伟进一步表示,艺术的主体是艺术品而不是艺术家,其最大作用就是抵制现有的规则,抵抗所有语境对其的解读。

  “脏物”开幕式期间,汪建伟携他所创立的“结晶体”小组在长征空间后院呈现一种新的剧场实践——“有人在后院排演”。此次展览是“结晶体”小组第一次呈现在公众面前,他们是一个开放性的团体,由不固定的成员构成,以讨论、朗诵、谈话、表演、与观众互动等方式展开工作,是一种全新的、综合的行为方式。由于对时间、空间和话题的不确定,在不同环境中也会像“结晶体”般的延展和产生诸多变化。比如在排演现场,演员排演了话剧剧本,参与人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讨论了“生、死、耶稣、神、爱情、权利、自由、控制”等。

  据悉,由此次展览的学术批评鲁明军编撰的新书《软弱的时间》也将正式对外发布,囊括了汪建伟本人近几年工作的阶段性思考,以及鲁明军与他深入讨论之后所作的文字撰述。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