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29 16:00
从左至右:
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艺术家艺术家万迪拉·塔纳、艺术家艺术家谷口玛利亚、艺术家黄博志、艺术家莫萨、艺术家杨心广、HUGO BOSS集团艺术项目负责人约迪斯·克滕巴赫博士
10月29日下午,由上海外滩美术馆(RAM)与HUGO BOSS联合举办的2015年“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艺术家群展再度拉开帷幕,6位入围艺术家关小、杨心广、黄博志、万迪拉塔纳、莫萨、谷口玛丽亚的作品在美术馆展出。
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
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所言:“这场展览并非一个有统一主题的群展,而是让每一位艺术家在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的支持下,去构思和实现一个关于他们个人创作和研究的强有力艺术宣言。展览包含的主要是新创作的作品,汇聚了众多高品质的艺术计划。”
HUGO BOSS集团艺术项目负责人约迪斯·克滕巴赫博士
与2013年首届大奖聚焦于大中华地区不同,本届大奖的最大亮点,便是6位入围艺术家更多元的身份与背景,强调了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延展,也进一步激发了亚洲文化的多样性。对此, HUGO BOSS集团艺术项目负责人约迪斯·克滕巴赫博士表示,“这一奖项在第二届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涵盖了大中华地区之外的东南亚。这样一来,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得以为这些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对话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能够在如此重要而活跃的文化语境下,为青年才俊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是HUGO BOSS引以为乐的事。每一位候选人都在各自的艺术创作中证明了自己的创造力,积极地为亚洲当代艺术话语空间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设特定主题
突显每位艺术家的独特性
从6位入围艺术家的参展作品来看,充分展现了亚洲新锐艺术家正在形成丰富的多样性,从绘画到录像,从雕塑到装置和行为,从人类学研究到倾向于观念性和诗意的再现,从对在地性的观察到把这些观察化为艺术的普世宣言,展览包含的是主要是新创作的作品,汇聚了众多高品质的艺术计划。
展览现场 图为杨心广作品
展览现场 杨心广《无题(冥王星)》2015 铝塑板 铁
生于湖南长沙的艺术家杨心广的创作,以雕塑为主,也不乏对于录像和行为等形式的应用。在他的作品中,材料是一个格外显著的载体。他早先常使用便宜、易得的石、木、竹、土等自然材料,近年也出现了不锈钢、铝板这些更具光泽的材料,并强调了不同材料之间质感的关联与冲突。在新作品《无题(冥王星)》中,杨心广用铝塑板、铁等材质,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新视野”号飞行器照片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的热潮,作了解读,他把这种集体的情绪狂欢转换成了观看的对象,在金色的铝塑板上焊接出了一个火花四溅的冥王星的形象,并把它放在由几何线条组成的理性基架上,戏谑地为我们所在的时代中泛滥而矫作的情绪表演竖立了一座纪念碑。
展览现场 右为谷口玛丽亚作品《无题》系列
菲律宾的谷口玛丽亚以单色绘画的技法创作的砖画有着严谨的形式,自2007年开始创作砖画系列,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超过60幅的庞大体系。她每天都会在工作室中,用丙烯在画布上一排一排涂绘窄小的格子,形成矩阵。她在创作中使用了单色绘画的技法,每一块灰色颜料都有细腻的变化,质感和细节也有微妙的转变,聚集在一起又给人一种沉重和压迫的感觉。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图为关小作品《纪录片:地心穿刺》(局部)
展览现场 关小作品《阅读》(2013)双屏高清数码录像 彩色 无声
生于重庆、现生活在北京的关小,创作涉及不同类型的媒介,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她的雕塑、装置和录像。在关小的作品中,“认知”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她的创作素材有着强烈的私人痕迹和偶然性,其中有她在生活中遇见或感知的现成物和人造品,也有通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类途径获得的图像。在双屏高清数码录像《阅读》中,艺术家对于“阅读”这一概念的定义并不局限于文字。“阅读”可以是对于包括图像在内的任何材料的个体认知过程,它涉及就阅读对象所做的感官接收与思考。
万迪拉·塔纳,弹坑水塘
柬埔寨艺术家万迪拉·塔纳的创作,以摄影和录像为主,他的作品有着新闻摄影纪实性的冲动,注重现场感,也捕捉到了图像背后的社会历史的深刻背景。他往往将镜头对准他的祖国,记录下人为灾难和艰巨环境为人们带来的经历和心理印记,以及那些历史上被遮蔽和粉饰的篇章。
展览现场 图为莫萨作品《另类 #树》系列
莫萨作品《向我所栖身的社会提五个问题》
艺术家莫萨来自缅甸仰光,他所在的国家曾经受到长期军人独裁统治,如今正在经历民主自由化改革。作为千禧年后发迹的年轻一代艺术家,莫萨对人民的境遇进行着持续的批判,同时又有着与前辈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实践方式。在作品《向我所栖身的社会提五个问题》中,通过霓虹灯管和手势雕塑的组合,莫萨向他所栖身的社会发问,这些启发性的问题关注的是在一个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的社会中民众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不断提醒着人们对社会和个体的现状进行反思和拷问。
六楼放置着黄博志作品《生产线——中国制造与台湾制造》(蓝色部分)
黄博志《五百棵柠檬树》
生活和工作于新竹的黄博志在其多元化的艺术实践中,着重探讨的是有关生产、农业、制造业、消费等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政治经济层面上的批判。作品《五百棵柠檬树》项目里,艺术家征集了500位参与者购买酒标,他用这笔资金在台湾北部荒废多年的稻田里种下了五百棵柠檬树,两年后再用贴有酒标的柠檬酒回报最初的参与者。此后,艺术家把《五百棵柠檬树》项目带入博物馆和展览,让世界各地的观众品尝和分享了这件独特的作品,并借助艺术世界的资源进一步发展他的计划,为那些不再鲜活的田地、农民和故事注入新的力量。
据悉, 2015年“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将于2015年11月26日揭晓最终获奖者。
6位入围艺术家与往期作品
艺术家杨心广
杨心广(1980-),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在生活在北京。主要作品是雕塑与装置。主要个展:“杨心广”,北京公社(2015)、“长物志No.8——杨心广”,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13)、“无限美好”,安全口画廊(2013)、“武不善作”,Boers-Li画廊(2012)、“底下有石头”,EXIT 画廊(2011)、 “草灰蛇线”, Boers-Li画廊(2010)、 “行道迟迟”,Boers-Li画廊(2008)。
杨心广,《徘徊 No.2》
杨心广,《金色 H-NO. 2a》
杨心广,《金色 H-NO. 2b》
艺术家万迪拉·塔纳
1980年出生于柬埔寨金边,现生活、工作与金边、巴黎和台北。
万迪拉塔纳的创作以摄影和录像为主,他的作品有着新闻摄影纪实性的冲动,注重现场感,也捕捉到了图像背后的社会历史的深刻背景。他往往将镜头对准他的祖国,记录下人为灾难和艰巨环境为人们带来的经历和心理印记,以及那些历史上被遮蔽和粉饰的篇章。
万迪拉·塔纳,“表面”
艺术家谷口玛利亚
无论是绘画、雕塑和录像作品,谷口玛利亚在她的创作中都展现出了对形式的高度崇尚。她以单色绘画的技法创作的砖画有着严谨的形式,创作中投入了密集的时间和劳动,这也成为了在面对她的绘画作品时,只得从画面中寻找和观看的对象。
谷口玛丽亚 《无题》
艺术家关小
关小1983年出生于重庆,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关小的创作涉及不同类型的媒介,在她的作品中,“认知”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通过知觉、判断、想象、推论和形成概念等途径来产生或者获得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可以是确凿或者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基于直觉或者概念的。
关小《移动的山脉》
关小 《一个到另一个》
艺术家莫萨
莫萨1983年出生于缅甸仰光,现生活、工作于缅甸仰光
作为千禧年后发迹的年轻一代艺术家,莫萨对人民的境遇进行着持续的批判。同时又有着与前辈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实践方式。他的创作以身体作为最直接的实践媒介,在一系列与之有关的行为和表演作品之外,还通过录像和装置对这一主题进行延续。
莫萨 《仰光滚轮胎活动》
莫萨 《仰光各地的手》
莫萨 《微笑》(局部)
艺术家黄博志
黄博志1980年出生于台湾桃园,现生活、工作于台湾新竹
在黄博志多元化的艺术实践中,他着重探讨的是有关生产、农业、制造业、消费等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政治经济层面上的批判。他作品中的视野以广泛而宏观的贸易、交易为背景,剖析复杂的产业结构,并沿着它不断地向下深入,最终着眼于一个个参与这一结构的平凡个体。
黄博志 《生产线——中国制造》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彭菲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