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2-08 09:18
常博文 麋鹿先生找帽子系列 铅笔
柴鑫林 而已集—— 略论中国人的脸 宣纸
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高荣生:
从纸质媒材到电子阅读刊物,受日韩、西方的影响,插图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顺应潮流,寻回中国传统插图特点,发展中国现代特色的插图艺术,成为了当今插图画家共同面对的难题。近日,中国首届插图艺术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高荣生在接受收藏周刊采访时称:“插图凸显了所有艺术门类的难点,是最能体现文化含量的造型艺术。”而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邓中和则对当下的插图艺术创作略显堪忧:“很多创作者平时画得很好,一碰到文学作品,要配上插图就画不好,都是‘纸上谈兵’。”而广州美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则道出了当下的矛盾:“好的艺术家不画插图,画插图的几乎都是草根,导致整体水平偏低。”
最能体现文化含量的造型艺术
11月20日,中国首届插图艺术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作为第一个以插图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的全国性高规格展览,共征集到29个省711名作者的2301幅作品,经过评议,共选出10件最佳作品、50件优秀作品和241件入选作品。
高荣生称,插图属于小幅画类,但绝不是小艺术。在当今美术界盛行大画面、讲究视觉冲击力的风气中,以小见大的插图艺术却被视为另类,在综合性的美展中常受冷落。他认为“插图在传达信息、承载信息上都有独特的优势,是最能体现文化含量的造型艺术”。
插图严格来说,不应该跟油画、版画等画种并列,而更应该跟壁画、公共艺术等以场域性划分门类的艺术并列。插图所依附的场域正是印刷技术,它与漫画一样,在出版物、报刊盛行的年代得到了高度重视。但随着社会传播方式的多元化,现代的插图艺术,大多并没有与出版物展开对话。
邓中和更指出:“现在百分之九十的作品都是脱离出版社创作的,都是纸上谈兵。”他称,当下很多创作者平时画得很好,一碰到文学作品,要配上插图就画不好。
他指出,插图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插图艺术是为书籍服务的,不是画家的自我表现,它是一门受制约的艺术,受文字内容制约,受制版与印刷的制 约,受出版社编辑的制约”。对于目前不少人认为插图就是在文字中插入图片的简单理解,他表示“插图是要对书籍内容深刻理解,要认真阅读书籍,要有创作激 情。甚至要超越文字内容,为文字扩展想象空间,插图画家首先必须爱读书,不读书的人画不了插图。”
而高荣生则表示“插图凸显了所有艺术门类的难点,比如人物形象的要求,主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心理刻画,这是最难的。”
媚外只能使插图沦为外国附庸
随着新世纪日韩流行风的盛行,不但漫画有明显的日韩趋势,当下不少插图同样呈现出了日韩或欧美风。
邓中和称“全盘模仿西方或日韩的插图,一味追随模仿国外插图为‘时尚’,甚至成为风气,是值得警惕的现象。况且‘媚外’的结果,只能使我们的插图艺术沦为外国插图的‘附庸’,成为被外国艺术家看不起的‘跟屁虫’,反被耻笑。”
展览希望能重提一种书卷气
收藏周刊:现在举办首届插图展,透露出插图领域怎样的一种信息?
胡斌:首先,因为插图是有所被忽视的,这个展览希望能重新引起各方面对插图的关注。第二,要为插图做一个清晰的定位。插图边界认识模糊不清,希望通 过展览找到中国现代插图发展的方向。实际上,这次的插图展还是有一定的主张的,就是希望针对现在娱乐化、流行的时尚趋势,而重提一种书卷气,就是插图与文 本之间的一种关联,想要找到中国现代插图的一种传统。
收藏周刊:不同时代,插图呈现怎样的一种趣味变化?
胡斌:每一个时代有不同的趣味的导向。中国古代的画,基本上是没有阴影的,大部分都是靠线的。这跟当时的技术和审美趣味有关。到了新型木刻时代,受 西方的影响,也形成那个年代特有的趣味。有革命的也有娱乐。例如当时上海滩花花绿绿的资产阶级小资趣味的插图。也有抗争性、与民族革命相结合的插图。但整 体风格是受西方现代艺术和写实主义的影响。八九十年代中国很多插图受到国外漫画的影响。现代人都会比较偏爱偏向漫画型的插图。
收藏周刊:插图总让人以为是舶来品。
胡斌:现在说到插图,有两条线索,一个是从中国古代的版刻书、明代插图书、宋印本等这种传统的插图方式梳理,另一条则是顺着西方的脉络发展而来的插 图。但不得不承认,当代的插图基本都是受外来的影响。但对于中国现代插图的传承,并非一个展览就能达到的。现在有种现象是,随便画一张画就当插图,以致不 少人对插图的理解仍然较为单薄。书本上的插图,是对应文学作品的图解,跟文字有具体的针对性的关联,且有延展意味的创作。同时,插图也会给作者增添新的文 字创作,这些都是插图画家与作者之间的有机互动。
现在好的艺术家却基本不画插图
收藏周刊:现代插图在创作上有什么变化?
胡斌:现在插图越来越专门化,不像以前插图画家、作家和出版社有这么密切的联系,现在是快餐文化的时代,很多出版社都会要求做很便宜的插图,以前的精益求精的插图现在几乎没有了。
收藏周刊:插图是个限定性比较强的艺术门类,除了文本的限定,技术上也有影响?
胡斌:技术方面的限定,就像任伯年画的山水、人物、花鸟,他想要传播的时候连画法都改变了,就因为要考虑到印刷效果,要琢磨怎么画才能适应印刷,也因为这样,产生了不少有特殊意味的插图。因为现在印刷技术的提升,很少有插图画家需要像以前那样具体考虑技术的限定。但是电子刊物的出现也给插图画家带来 另一个刺激,电子刊物刚开始只是把静态书变成电子化,但是现在很多电子刊物,变成了动态化,可以与人产生互动。科技变化也给插图带来一系列的新的挑战,但也是发展的机会。
收藏周刊:是什么原因造成插图在不同年代的地位存在差异?
胡斌:以前稿费是很高的,影响也大,吸引了不少名家画插图。所以,才有精耕细作。现在的问题是快餐文化,价格低。有些朋友画插图,只有三四十元一 张。价格低,费精神琢磨的作品自然就少。所以,现在有一种矛盾,好的艺术家基本不画插图,画插图的几乎都是草根,导致整体呈现的水平偏低。因此,插图目前 的地位比较尴尬,低水准,但需求量大。商业插图方面价格会好一些,也有人光靠这个也能赚不少钱。但对比起来,文学作品里面的插图画家的收入就极其低了。总 的来说,插图的发展,还是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多的关注。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