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红蜻蜓记

  癸巳中秋,国家画院、广州画院、广州美术学院联合举办之“青苗画家培育计划”于广州启动,余作为艺术顾问前去祝贺,并讲授第一课,题为《修养·内美·技巧》。课后,众重游从化流溪河畔南山梅园,非花季,则多赏石、论石,竟言购石、藏石之乐,又有藏石与否之争。

  余今年花季初来从化时,对三垭塘巨石临溪、水流花开之境印象殊深,遂邀方土、阿拜诸友重游此地。众沿小路而下数十米,过一板桥,即至斯境,见大石磅礴,小石错落,远有青山,近傍梅林,真清幽之地也。众卧坐于石上,观巨石磊磊,倒影清澄,听水流潺潺,若闻佳乐莫不陶醉其间,啧啧称奇。余于斯境虽有贪意,却自知力不能及,遂建议将此河畔一废屋购下,以为青苗工程之画室。经探询,废屋已有重新装修之象,众人莫不惋惜称迟。嗟叹间,忽有一红蜻蜓飞来,落于池畔石侧一枯草枝上,众讶喜,急为之摄影。蜻蜓若有知而棲止数秒为模特儿,众益爱怜之。余未带长镜头,以手机近约一尺为之摄影,蜻蜓亦旁若无人而静棲,遂得数度拍摄。蜻蜓停久,时振翅而起,小事盘旋,再度棲止此枝,众喜为之再度拍摄。棲、摄、飞继棲、摄、飞,反复数度,历时十数分。众叹赏再三,遂忘购屋、货石之事。

  此天然之境也,无烟火气也。此蜻蜓无人扰也,视人为友而不惧人也;人若久居此,必扰,蜻蜓必渐知人之恶,必惧人也,遂不复有此亲近之乐也。有佳石、奇石于大自然间,得山、水、花、木之伴,可得佳境、诗趣,红蜻蜓可得护持,吾辈可得近观红蜻蜓之乐。反之,则尽失矣。

  噫,大自然中奇石夥矣,叹大多为市人据为己有,更有甚者,变本加厉翻番货之。石遂远离大自然而入市井,不复有水流花开之境,亦不复有近观红蜻蜓之乐事也。

  国人有赏石、藏石之传统,玲珑石更有瘦、透、漏、皱之美学,余曾信之、仰之、誉之,今则疑之,甚而厌之也。石本自然之物,离却自然,其美则异化矣。花石之纲,丑也。移至亭园,得亭园之美,失自然之美也;移至居室,得私赏之,失公赏之缘也。石当归于石之乡,石之境,人当保护石之自然美,以自然之美为公赏之美也。

  《老子》“不争”、“不贪”、“去奢”、“知足”、“无欲”之说与石有涉乎?“不贵难得之货”,“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此石亦货否?石归石之地,红蜻蜓得护也,亦不远人也,此亦老子谓“道之尊,徳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乎!

  一只旁若无人,自得其乐之红蜻蜓出现,使人忘却关于美石、藏石、货石之争。释疑者,红蜻蜓也。红蜻蜓后入余画,又入此文,是为《红蜻蜓记》。

2013年9月30日草

10月16日改定

(原载《中国书画》2013年第11期)

作者:刘曦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