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关于扎哈的补叙:“不实在”的建筑决定下一代生活图景

2016-04-07 09:22

  扎哈·哈迪德

  很大程度上,扎哈确实属于一位“明星建筑师”——“明星”这个词是在现代消费社会的早期出现并普及的。然而,在现代消费社会的语境中,可以被大批量复制的建筑同时也是一种“媒体”。在有限的时间里,其实我无法告诉读者“真实”的扎哈,扎哈的精彩或不精彩是她的故事,但通过我们的口讲出来时,它也变成了我们这代人的故事。

  我其实已经赶写了一篇叫做《我所认识的扎哈·哈迪德》,算是缅怀一下这位建筑界的前辈和有过一点工作关系的英国女建筑师——其实后者更多一些吧!文章写出来之后经过自媒体的转载受到一定好评,但在这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和这件事的更确实的关系,随着朋友圈和公众号里铺天盖地涌来的感怀、忆往和评说,我觉得有必要再做一番补叙。也许各种加在她身上的标签,以及围绕着对她生平评价而发生的分歧,才是当代中国建筑文化里更值得注意的话题。

  在我就读于美国的设计学院时,扎哈曾经到学校做过讲座。但是更近距离的交流主要是在归国以后,当时她参加了如今依然在“进行时”中的中国国家美术馆项目的国际竞标,而我作为这个项目技术上的协调者,和她在好几个城市有过多次的设计过程中的接触和讨论。2011年5月我们到访她英国的工作室,并和她一起参观了位于伦敦的蛇形画廊——2000年,这个画廊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邀请扎哈为他们设计建造过一个场地上的临时结构,作为画廊特别的系列建筑计划的一部分。后来,扎哈是进入美术馆项目最终阶段的三位建筑师之一,她的事务所并为最后定稿制作了精美的模型和全套展示方案。这一过程中,我对她有了更为“确实”的了解,这种关系是具体的,和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评论者与评论对象的关系不同。

  这个问题恰是专业人怀念“逝者”的微妙之处。我一向避免过多地议论自己不太了解,关系也不太大的当代人物,即使作为一个建筑评论者也是如此。但是第一次写一位和我们的时代息息相关,而又突然“逝去”的设计师,才发现自己也算是目击了一段正在发生的历史。另一位朋友问我,国外的媒体是否也会发表这类“盖棺论定”的文章?我想确实是如此,很多国外的媒体甚至专门预留有栏目来讲述逝者的生平成就和得失,按说,我写写这段交往的经历也是分内的事情。

  但是当我真正提起笔才发现这件事的不同。“盖棺论定”这件事说则容易,做起来不轻松,在“建筑史”的大帽子下面检视曾经经历的人与事,就突然发现手中掌握的资料并不足以编织出一种清晰的图景,至少不是什么真正的“论定”——这是一种奇怪的感受,好像看到一位你熟悉的人突然变成了风格和名词塑成的雕像,虽然雕像有着超越任何片断时刻的“完美”,可是他或她再也不再有你所熟悉的活人气息了,当你有机会可以比较二者时,就宁愿迁就那些破碎的细节也不想仓促地坠入“论定”。从这个意义上,终于被写就的“历史”是一种黑色的存在,北大的罗新教授提过的历史“分辨率”的意思大概也是如此——作为一种靠个人心智累积而成的庞大工程,建筑的事业是具体的,但一旦建筑成为历史之后,它的具体特征往往湮没了,这时候再去试图以不够准确的细节编织一个宏大的结构,就变得格外的危险。

  很大程度上,扎哈确实属于一位“明星建筑师”——“明星”这个词是在现代消费社会的早期出现并普及的,正如许多论者指出的那样,它是现代社会里的宗教,于此还有很多伴随的现象,比如在英语中专门创造出了一个词,stardust,字面上是“星尘”的意思,其实它是指代明星人物可能有的非凡的魅力。由于明星建筑师一个人引领了很多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也相当程度上占有了这种劳动成果的光环,这种文化从一开始就受到秉持传统立场的,或者带有其他宗教情节的建筑师的抵制。比如弗兰克·赖特就评论说:“星尘也不过是尘土(dust, even if stardust)。”他的意思是这种时髦的东西终究是等而下之的——但赖特自己也是一个初期的“明星建筑师”。

  然而,在现代消费社会的语境中,可以被大批量复制的建筑同时也是一种“媒体”。在《印刷时代的建筑》(Architecture in the Age of Printing)中,马里奥·卡坡(Mario Carpo)就揭示了这种现象的实质,大部分你从来也没有机会去的建筑对于你而言首先是一种媒体信息,其次才是你可以实地判断其功能和绩效的物理存在,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当代那些最惹眼的建筑设计本身确实是一种媒体机制,那么那些占尽传播优势的建筑师也就不期而然地成了一种媒体人。对于作为媒体的艺术而言,“对”和“错”都是相对的,事实上,是这些不那么“实在”的建筑而不是满足生活急需的实用建筑,才具体地决定了我们和我们下一代的生活图景,甚至也帮助改变了一些关系重大的实际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代人也正在变成历史的一部分,在有限的时间里,其实我无法告诉读者“真实”的扎哈,扎哈的精彩或不精彩是她的故事,但通过我们的口讲出来时,它也变成了我们这代人的故事——重要的不是你认为这个故事是好是坏,而是你如何才能讲好自己的故事。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作者:唐克扬,口述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