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朱砂琢玉矶 琢玉人如玉

2016-05-18 00:00

  “万户柴扉内,朱砂琢玉矶”。南阳,中国玉雕之乡,玉因“雕”而闻名,城市因玉雕而更加灵动。……南阳集玉雕原料加工、生产销售于一身,玉雕销售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旅游景点及50多个国家与地区,年生产销售玉雕产品约占全国玉雕行业总量的一半,销售额约300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万户柴扉内,朱砂琢玉矶”。南阳,中国玉雕之乡,玉因“雕”而闻名,城市因玉雕而更加灵动。……南阳集玉雕原料加工、生产销售于一身,玉雕销售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旅游景点及50多个国家与地区,年生产销售玉雕产品约占全国玉雕行业总量的一半,销售额约300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古语言,“十个玉器匠,九个南阳人”,我市现拥有玉雕专业技术人才10万多名,占全国的“半壁河山”,玉雕加工人员占全国总量的七成。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两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民间艺术大师2人,亚洲玉石雕刻大师5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18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中国玉石雕刻青年艺术家6人,在中国玉雕产业具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三位雕刻师张鹏、王春会、吴英奎,讲讲他们的玉生活、玉故事。

  张鹏 独玉上的山水情

  一盏小灯,一注细水。见到青年玉雕艺术家张鹏时,他正在细细打磨手中的独山玉。原本一块巴掌大的普通石头,在他的雕琢下变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张鹏出生于镇平一玉雕世家,对玉雕有着深厚的感情。1997年18岁的他,怀揣着琢玉梦走进南阳玉器厂。白天在工厂里雕刻,晚上窝在宿舍的床上临摹图稿,凭借着对玉雕的满腔热爱和不懈努力,进厂不足两年,便参与1999年的《九龙晷》制作,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的赏识,收为入室弟子。

  “在临摹中国山水画的时候,突然发现,独山玉的色彩层次变化与中国山水画的写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想着怎样把山水画的独特意境展现在玉石上。”张鹏对独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凭着年轻人的一股子韧劲,成功地把山水画的韵味和独山玉巧妙结合在一起,不仅获得老师吴元全的赞赏,更是带领了南阳山子雕的新方向。

  2007年,张鹏回到镇平,潜心钻研山子雕的工艺。从小型山子随行章做起,慢慢发展成大件作品。曾获得第六届“陆子冈杯”河南省玉雕精品展金奖,作品《青山叠翠》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文化为精神,造型为形式。最打动人的还是内在的精神,而不单单是外在的形式。”张鹏说,一件玉雕作品真正的灵魂则在玉石本身,只有雕刻的图案足够彰显玉石的天然魅力,使之与玉石浑然天成,才称得上成功的作品。他的作品最大限度的保留玉石原料的自然之美,寓意深远,把中国古诗词文化的丰厚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长期以来,张鹏坚持着自己喜爱的独山玉山子雕。他不断创新观念,近年来创作出一批别有韵味的挂件、把玩件。

  “现代人的眼中,繁复的东西已经见得太多,放下心中繁重的思考,化繁为简,回归到最初的状态。”这样的思考下,张鹏的把玩件中,运用画面中的大幅留白,带给观者更多遐想的空间,在“收”和“放”之间,点到即止时,就好似一幅国画大师的水墨画,自然、变化、富有意趣,留给观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张鹏潜心研究

  王春会 毫厘之间琢华章

  0.8厘米大小,56453字,120块独玉石片,一部经典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宋代版本,工楷真书……这件43.2平方米的独玉屏风是琢玉人王春会花费4年时间雕刻而成。细品之,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笔势连绵,气脉畅通、节奏分明,若如“行云流水”,令人惊叹。

  微雕是雕刻技法的一门分支,为微观雕刻的一个门派。其中微雕书法,是将书法艺术作品用雕刻的手段展现在微小的平面里,它是集书法与微刻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要完成一件成功的微雕书法作品是件不易的事,而王春会却把5万多字的《伤寒杂病论》雕到了独玉上,这恐怕在国内尚属首创。

  “微雕最讲究的是心境。”王春会说,她在创作时是不用借助放大工具的,而是用意念来创作。为达到作品精气神合一,她要求自己在创作前对所刻内容必须先抄写几遍,并一字不错地背下来,无论鸿篇巨制,还是尺牍小品,直到全部背会才下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刀笔交融,气韵流畅。

  王春会是镇平县人,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尤其喜好传统文化,上初中时就练得一手好书法,大学时的她更是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毕业后,为了生计,她在县城开了一家玉器超市,经营一些小挂件,偶尔也会在玉石上雕琢一些图案……经过多年积累,王春会不仅具备扎实的书法功底,还对玉石的天然灵性有了独特感悟。

  2010年,王春会来到我国最大最集中的翡翠玉器加工基地广东揭阳,拜揭阳市工艺美术大师郑少山为师学习微雕。

  “按照师傅的教诲,我潜心学习了1年多,凌晨3点前从未睡过觉……”在清苦中锲而不舍,王春会很快掌握了微雕技术。“借助微雕传播家乡文化”,掌握微雕技术后,这是她唯一的想法。2011年,她回到南阳,开始了她的“微雕人生”,她的篆刻微雕作品在全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展览上获金奖。

  从生计到琢玉,从匠人到大师,从手艺到享受,王春会有太多的感慨,“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雕琢石头的同时,石头也在雕琢我的心灵”……微雕成了她最独特的人生语言。

  吴英奎细心雕琢

  王春会微雕书法

  吴英奎 钟情独玉细雕琢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致恩情?美玉缀罗缨。

  南都街头,伊人颈间那一块块斑驳陆离的独玉挂件,腕上一只只碧绿晶莹的手镯,如一曲飘荡着的灵动音符,拨动心弦,余音袅袅……

  独玉之美,意淡清幽而缜密坚韧,高贵典雅而含蓄内敛,它五彩纷呈地扮靓着宛城儿女,也让一个个雕玉者为之心动。70后吴英奎便是其中一位,他不仅钟情独玉雕玉,更致力以宣传推广独山玉文化为己任,唱响“河南人、南阳玉、宛派工”。

  中学时代,表哥学习玉雕,一只栩栩如生、晶莹剔透的仙鹤让吴英奎第一次牢牢记住了独玉。后来逢年过节从唐河到南阳省亲,他总是对玉器店里五彩斑斓的独玉摆件钟情不已。2006年从部队转业回来,源于对玉文化的挚爱,吴英奎开始学习玉雕技术,并结合南阳本土文化开启创新之路。从传说人物到意境山水,从南水北调到丝绸之路,他坚持走出一条独具南阳特色的宛派雕风,“南阳独玉从历史的云烟中走过,一块玉料犹如一张白纸,只有用心对悟,才能取其魂,如山水画般尽情泼墨,渲染出的意境醉人更化人。”

  “玉不琢,不成器;雕不精,亦不贵。”2009年,吴英奎高价选购一块重达1吨半的独玉料,不少同行背后议论料大费工卖不上价,他却只想着如何把这块浑然天成的独玉雕成独一无二的精品。他整日对着玉石琢磨,“这块料除了粉色,其他颜色都齐了,若是雕个万马奔腾,马不够大,题材传统。反复思索后,有一天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这块巨大的石料犹如一头海鲸,何不雕个海底探秘呢?”吴英奎想到这个创意后,立即着手雕玉。“精雕细琢了5年,心里想的画面终于在去年完成,并取名《海之梦中国梦》。

  说起琢玉的事儿,吴英奎满脸幸福,尽管他先后拿过“天工奖”、“陆子冈杯”、“玉华奖”、“玉星奖”等各种国家级、省级玉雕大奖,可他说最喜欢听的就是每天有许多当地和外地的人看见他的作品,夸赞“原来独玉这么美”,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推进南阳独玉宛派现象,让更多的人遇上独玉,获得“明心见性,无上清凉”的心境……

来源:中华玉网-资讯-业界新闻 作者:zhangpen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