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块好的玉石,经过人工雕琢,才赋予其新的价值和魅力。我国玉雕工艺,源远流长,为世所公认。中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对琢玉技术进行了描写,在各个时代的不断发展完善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玉雕技法。中国的琢玉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以精湛的技艺著称于世,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享有“东方艺术”的美称。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勤劳的祖先借助于多种工艺美术形式,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等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吉祥图案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了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古人的玉雕工艺为后人所惊叹,有的作品其设计的完美、技术的精湛,就是采用当今的现代高科技也无法复制。它们确实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高品位的东西,是道德的化身。
一、设计题材意识的转变是玉雕艺术进步的必然趋势
中国玉器雕琢的传统题材设计十分广泛,其题材有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宗教故事;有山月,花木,飞禽走兽等等。每件玉雕作品,无论是挂件,还是摆件,都有一定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寓意。其中的思想文化寓意,往往又是通过谐音、借喻、比拟、象征等手法来表达的。在近代的玉雕作品中,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品、食品也成为玉雕的题材登上了大雅之堂,或进人了百姓之家,如玉雕白菜、南瓜、葫芦、黄瓜等。取极为平常的蔬菜作为玉雕题材,借助于谐音,来表达雕玉人或购玉人的某种愿望、追求、寄托、爱好、希望和向往。
传统玉雕题材这种常以吉祥文化为中心,可以帮助人们从心理层面、社会生活层面上树立信心,积极进取与创造,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然而历史的车轮在前进,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要求也在提高,中国玉雕吉祥图案需要在批判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创造富于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也需要更多地吸收外界的有益东西,创作出为人们所喜爱的新的题材。
其次,玉雕创作要反映生活,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但在程度、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作为一种工艺美术都与绘画等艺术有所区别。它要高度地概括、夸张、寓意、象征,不要过于注重内容的深化,而要注重形式的外化。玉雕的题材设计创作应遵循其特有的艺术规律和表现手法,也就是题材设计中所体现的“形式美”,这样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克服设计上的盲目性。玉雕的题材是构成玉雕作品外在形式的重要条件。一件作品最打动人的、第一进人眼帘的就是它的题材。玉雕应以充分暴露外形的特征来刺激视觉,打动心灵,要靠召唤和触动,而不是靠叙述和情节。
最后,玉雕作为艺术品,表现要重修养,才能明心境,仅有技巧是无法刻画意蕴天然意趣的,所谓功夫在玉外,就是这个道理。把传统中的精华继承下来,运用得活,这是一层创作;依据具体的环境和情况设计,又是一层创作。在创意和工艺创新上,时代感召力不强,做工粗放。目前玉雕产品绝大部分在题材选择和设计、工艺等方面都是追寻历史的单线遗传,闭门造车,泛泛地表现“福禄寿”的玉文化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和与优秀艺术门类的优化嫁接,玉雕产品与现代新生人群消费的结合度差,不利于大众消费市场的引导。既有优秀继承又有现实创新的精品,极度稀少,使得观赏把玩、珍藏的精品市场成为“无米之炊”。
作者:李玟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