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简历:
油画家、水彩画家、版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祖籍辽宁省盖县,1941年出生,辽宁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196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分配到辽宁美术出版社,1972年供职于辽宁省美术创作组,1982年供职于辽宁画院至2002年退休。
长期从事美术创作,许多作品发表、出版、收入多种画集并参加国内外大展,部分作品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天津博物馆、辽宁博物馆、辽宁美术馆、俄罗斯(布)市博物馆和加拿大多伦多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或国内外收藏家收藏。1995年5月在辽宁美术馆举办大型个人画展;自1999年起在沈阳、大连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同年,赴加拿大举办两次个人画展。2006年5月赴香港举办《乡情——郭常信油画展》。
2008年3月在新加坡举办《乡情——郭常信油画展》。2009年1月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乡情——郭常信油画展》。
2011年6月和8月,在美国纽约举办两次《乡情——郭常信油画展》,2012年9月第三次举办《乡情——郭常信油画展》。
一百件精品油画佳作
描绘乡情·乡土·乡亲
2014年6月21日至25日《郭常信油画展》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做一个像米勒那样的农民画家
——写在“郭常信油画展”开幕之际
□中国油画艺委会副主任鲁迅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宋惠民
郭常信是我院六五届版画系毕业生,在校接受了6年的系统教育,他是老“鲁艺”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的优秀版画家和油画家。数十年来他坚守着一种理念——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题材——乡情;一条道路——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道路。他不追逐作品的市场效益,更在意作品的社会效益,认真地思考专业画家的责任与担当。
这里,他的百幅油画作品,展现了农村的景象和农民的精神面貌,以及那里不断发生的变化,带有淳厚的乡土气息,朴实而亲切。他在版画系二年级的成名作木刻《咱村来了新货郎》,是在老师带领下,在农村创作的,参加了第四届全国美展,《人民画报》发表,出国巡展,这成了他重视深入生活,探索民族化的良好开端。之后,他又不断地拓展伸延,以至到了古稀之年,仍然每年与老伴一起上山下乡,到农村采风体验生活,笔耕不辍,因此,才有这样大量的较大画幅的农村风情作品问世。
郭常信从小生活在农村,他的乡情是发自内心对农村和农民的爱。他善于发现农村中那些美的瞬间,带有典型特征的乡土民情的细节;而艺术的真实离不开细节的真实刻画;情感的表达,更离不开触动人心弦的生活细节。发现、捕捉和挖掘平凡生活中的美与生动的细节,应当是画家体验生活的基本功。
他观察生活的视角与审美取向,除了和他的生活阅历有关,也与他对民间艺术的酷爱与研究相关。如他自己所说:“在题材选择上,我不赞成过多着眼于农村愚昧、落后、苦涩、带有感伤、抑郁情调的农村风情,而意在发现农村中那些闪烁的、跳跃的、唱着生命之欢歌的情景和人物,给人带来明朗与乐观的情绪。“这也是几千年来的民间艺术审美观点和情感表达的特征:富贵、欢愉,吉祥,喜庆。他的作品多以平视角度的构图,色彩强烈明快,有意减弱明暗与光影,不拘泥于焦点透视,人物轮廓有时用线等等,融合了民间绘画的手法,表达了人民群众的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从内容到形式,形成了他自己的一目了然、朴实率真的独特风格。
郭常信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画家,文学、音乐、油画、版画、水彩画、年画、宣传画、漫画,多方面地涉猎与探索。学识深广,才能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风格;既是提高的,也是普及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看他的近年作品,正值创作的旺盛期,希望通过此次展览的交流与学习,再创新业绩,像米勒和怀斯那样,做一个农民画家,终生不渝。
情属希望的田野
——郭常信先生《乡情》油画赏析
辽宁画院/徐萍
如果说,除了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是人类情感中最悠长的感情的话,郭常信先生以大半生的时间,用画笔倾诉了他对家乡故土、父老乡亲一往深情;如果说,造型艺术作品中最能鲜明体现时代精神者,莫过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话,郭常信先生选择了用最朴实、最易懂的写实绘画语言塑造了当代农民、渔民和他们的父辈、子孙的生动形象,这些形象是”个人的“,又是地域的、民族的,同时也是时代的。
农村题材、写实手法、油画媒材融和了民族民间姊妹艺术语言,与所描绘的对象同处平等角度的正面表现,是郭常信先生乡情油画创作的风格特征。一幅幅作品散发出质朴的感人气息,没有做作,没有矫情,没有晦涩难懂,有的是一如画家本人的平实、热情和晓畅明白。可谓风格即人。
1941年,郭常信出生于辽宁南部盖州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父亲教国文、美术,母亲教音乐。九口之家的生活虽然艰辛,但父母营造的温暖气氛和他们的言传身教,使童年的郭常信得到了良好的艺术启蒙和道德培养。乡村丰饶的民间艺术滋养,为他一生的艺术创作铺就了厚实、纯朴的底色;善良勤劳的父老乡亲的生活故事,成为他日后常画常新的绘画题材;“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延安鲁艺思想传统是他一生奉为圭臬的创作观;辽宁画院专业画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不断地学习、探索,不断地挑战自我,其创作涉及版画、年画、水彩、油画多个画种。虽逾古稀之年,仍保持着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和对创作的饱满激情,寄情于希望的田野上。
郭常信先生选择“乡情”为创作母题,这是跨越国界、种族、具有普世性价值观的主题。因此,他选择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并以写实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段进行绘画创作。从人类绘画史的角度看,写实绘画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看懂自己的画是郭常信先生的心愿。关于艺术让更广大的人群接受,鲁迅先生曾说过:“凡是艺术品必须令人能懂,而且有益,也还是艺术,才对”。他还说:“懂是最要紧的”。明白易懂与一览无余不是一回事,这中间的差别在于有无“艺术”的表现。罗丹也在《艺术论》中反复告诫年轻的艺术家们,要注意选取大众熟悉的题材,不要使观众在作品的题材上费解,削弱艺术形象的感染力量。法国的米勒、美国的怀斯、俄罗斯的特卡乔夫兄弟,也都终生热爱故乡、农民生活的题材,他们塑造了农民质朴的形象,善良的心灵,坚忍的精神,赋予了这些在生活底层的人们永恒的生命。这样的题材内容,对于其表现的语言形式是有选择的,那就是简洁、朴素、真诚。特别是米勒,他的作品《拾穗者》、《晚祷》等较早地被介绍到中国来,深深地影响着几代中国画家,包括郭常信。
通观郭常信先生作品,表现的是中国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乐观健康的心态;老人们晚年生活的平和幸福;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姑娘、媳妇美得直率、热烈;老汉、小伙劳作后的舒心、满足;老房舍、新家园;静谧的夏日晌午、欢乐的山乡庆典;日子有滋有味有盼头地过下去,经济发展、生活变好和孩子们上学读书命运的改变……一个个画面连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活画卷,色彩饱满、响快;人物各具性格,呼之欲出;而作者仿佛就在他们中间,与他们有着同样的欢乐与企盼。在郭常信先生的作品里,看不到居高临下的同情、怜悯,看不到袖手旁观的暴露、调侃,而让人强烈感受到的是他对父老乡亲精神世界、面貌特征、体貌特征的正面塑造与表现。郭常信先生坚持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原因有二:第一,1959年当他踏入鲁迅美术学院,入校第一堂课,曾经亲耳聆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任教务长的张望先生那番“六十个农民辛苦一年的劳动才能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话语始终萦绕在他耳畔。依靠一等助学金完成学业的艺术家当然地选择了他的审美取向和他的艺术表现手法。第二,青少年时代农村生活的经历,民族文化传统中阳刚、喜庆、祥瑞、圆满的“集体记忆”基因早已决定了郭常信绘画艺术的民族属性。情属希望的田野,既是他理性的坚持,更是他“率性由命”的情感皈依。
郭常信先生重视深入生活,在油画创作中重视借鉴民族、民间艺术语言的运用。倘若细心,就会从郭常信先生的作品里发现农村的变化,发现农民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的变化。正如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所说:“艺术表现的存在更胜于被表现的事物本身的存在。”这些由细微到明显的变化,郭常信先生以他的画笔客观地记录了近四十年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变。自郭常信先生大学二年级创作的版画《咱村来了新货郎》(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人民画报》1963年)刊登;版画组画《新春乐》、《丰年瑞雪》、《老师早》;到九十年代他投入油画创作,其油画《滔滔家常话》;《情系边关》(2001年获****辽宁省美展银奖,);《山娃上大学》(入选2002年共青团中央扶助贫困大学生“彩虹工程”展,);《家乡的小桥》等代表性作品,长期从生活中发现、吸取、淬炼题材,主题开掘深入,生活气息浓厚;艰苦地学习、体悟、掌握油画艺术技法,在写实表现手法中融入剪纸、木刻、年画等构图语言和色彩语言;逐渐形成了他明快、清新、朴实、亲切的个人风格。件件画作都透出作者对生活、对艺术、对时代、对父老乡亲的真诚情感,都饱含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珍视与喜爱。在他的画里,可以读到以往乡村、乡亲、乡情的诸多文化记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郭常信先生作品中民族学的、社会学的文化价值将会愈发引起重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