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12-09 19:43
展览主题:大马戏——张静艺术个展
策展人:齐廷杰
展览总监:李彩云
主办机构:南京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北京百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承办机构:百家湖(北京)国际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开幕酒会:2016年12月10日 4:00pm
展览时间:2016年12月10 日—12月26日
展览地点:ART100北京画廊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D区
《蝴蝶结你很美,只是不会飞!》130cmX160cm 2014年
静谧的低吟
文/齐廷杰
伴随经济制度的转变以及改革开放的持续行进,中国集体主义的单一价值观体系影响力逐渐式微,随着全球一体化信息交流与价值观的多重建构,更多的艺术家选择通过对自我的价值认定而不是宏大叙事认定来观察与体验现实社会,提供了不同于老一辈艺术家看待世界的方式,在这样的语境下,艺术家选择自己更为熟悉的元素以及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作为创作素材,尽管学界提出的“卡通一代”、“动漫美学”从学术上肯定过这一转变的价值所在,但是也有不同声音的出现。在我看来,“卡通”是一种图示的表象,将所谓的“深刻性”隐藏在暗喻的所指中,产生自我介入的社会性。青年艺术家张静持续多年的艺术探索,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带你去相似的人群里停留》布面油画 2013年 150cmX200cm
张静的绘画,虚构了一个看似是“世外桃源”的大同世界,这种虚构,不是艺术家逃避现实的虚拟之物,而是艺术家表达真实态度的隐喻,谓之无声的对抗,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自我救赎的功能,她建构起一套视觉逻辑,通过这种自我暗示的心理逻辑,能够找到情感的宣泄口与灵魂的栖息之地,这不是一种“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流俗,而是艺术家从自我的认定到自我价值的判断,彰显了艺术作为某种治愈功能的存在。对于张静而言,艺术的救赎就体现在她所营造的“艺术乌托邦”之中。
画面主体“丢丢”形象的存在,以“动物拟人化”的刻画手段,成为张静所有情绪甚至是情感的表达。无一例外的是,丢丢的眼神中透露着失望、孤独、哀怨与悲伤,这与艺术家的个人经历以及身处这个时代所体验的真实境遇有关。静谧、安然、神秘的氛围布置与小心翼翼的封闭自我产生了不可捉摸的、复杂的矛盾共同体。按照常规理解,在张静塑造的美好世界下,“丢丢”应该是没有任何烦恼,处于一种自由自在的存在状态,然而,她又将现实中的所有真实情绪描绘,形成视觉的张力与心理的异视感,异样并置成为张静独特的艺术语言,她抽离了情绪的媚俗性,因而上升到“这个世界会好么”似的哲学追问。
《无处告别》青铜 80cmX40cm X46cm 化学热着色 2016年 (2)
到目前为止,张静的绘画作品分为三个系列,最早的系列为《我是一个小丑》系列,然后是《森林里的秘密》系列,还有一个是《丢丢的马戏团》系列,最近也在实践“丢丢”形象的立体化:对自我的剖析、审视到背后语境的追问,再到一种近乎“普世价值”的终极追问,张静没有沉寂在自我的小世界中,尽管她努力想把一种美好传递给大家,体现在画面中却不是“傻白甜”或者“小清新”的愉悦,除了从审美层面带给大家一种仪式感,更多在灵魂层面描述每个生命个体对于不含一点杂质的美丽新世界的期许与追求。她静谧的低吟,缓缓诉说,娓娓道来,不忍心使她受到一点伤害。
西汉桓宽著作《盐铁论》中有关于“马戏斗虎”的记载,《汉书》在后来的批注中称为“戏马之术”,即“骗”。在欧洲,马戏团起源于古罗马的角斗士竞技场,供贵族闲暇取乐之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马戏本身的存在具有表演甚至是“欺骗”的性质。
《寻隐者不遇》青铜 105cmX45cmX115cm 化学热着色 2016年
本次展览主题“大马戏”,意在揭示张静绘画作品中荒诞与真实、存在与虚无的关系,期待观者能在张静营造的童话世界中,找寻到哪怕一丝的心灵栖息。
来源:新浪收藏当代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