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04-19 13:11
研讨会视频来源:飞地艺术坊
“锔瓷:撕裂的修复”王华祥个展现场
这个五一假期,你去苏州博物馆,会在现代艺术厅看到一幅幅西方经典写实油画被割裂后,又以绳索进行缝补的作品,这就是王华祥2020年创作的《锔瓷》系列。
其中,王华祥《锔瓷十三》和《锔瓷十五》通过捐赠,已入藏苏州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发展基金会。
王华祥《锔瓷十三》和《锔瓷十五》捐赠仪式现场
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左)、 艺术家王华祥(右)
绘画如想要好看和受看,技术是关键中的关键。如今绘画在现代被摄影和科技冲击,艺术在当代被哲学和商业替代,而王华祥希望用一生来恢复绘画的荣光。
王华祥从事绘画40余年来,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完成对古典绘画的技术上的一个汇合。天意之下,《锔瓷》系列中他试图创造出的“王华祥的语法”,才终于和古典绘画上这些永恒的东西“会师”,“把油画的问题解决了,我打通了”,王华祥认为。
因此,正在苏州博物馆展出的“锔瓷:撕裂的修复”个展,对王华祥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
解读“锔瓷”系列
锔瓷一,120×160cm,布面油画 2020年
“锔瓷”系列的画面形象,是源自艺术史中的经典图像。王华祥出于本能的选取大师作品中的某个局部图像或角色进行重新组合与创造,其实是对传统价值以及人性的永恒的守护,和对自然、美和性的守护。
锔瓷四
画面中当代普通人形象,均来源王华祥身边的人物。在他看来,选择熟识人,是因为了解他们的形象和经历,能激发创作灵感,当直觉跟世界观,以及对事、对生活的感知串联在一起时,就“通电”了,这个时候画就有力量了。
因为割裂,所以需要缝补,就像破碎的陶瓷需要修复一样,这就是“锔瓷”的意义。画面中,王华祥将今天的人和古代的形象“锔”在一起,一方面是向喜欢的画家致敬,另一方面也在检验自己能否跟喜欢的画家站在一起。
锔瓷十一,120×160cm,布面油画,2020年
【他们如何说“锔瓷”?】
参与研讨会嘉宾合影
研讨会现场合影
近期,“锔瓷:撕裂的修复”王华祥个展研讨会在展厅召开,围绕其创作动因、表达技法与切入视角展开讨论交流,回顾了王华祥艺术生涯中的经历与际遇。
研讨会现场,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尹吉男教授
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尹吉男教授形容王华祥,他发现了人类、种族、价值观、文化等等问题时,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和方法,希望将错误全部纠正。而他也一直在错的道路上野马狂奔,甚至“将错就错”。但“锔瓷”系列也许让他将错就正了。
研讨会现场,著名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礼宾
这种试错,著名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礼宾也认为是人在回到真理过程中的前提。而在这过程中,王华祥像一位斗士,将绘画当作人实现自由和解放的目标,去寻找一些“对手”和具有社会关怀的东西。
“锔瓷”表面上从图像或语言里,似乎试图缝合和修复分裂的人群、文化、各类观念和情感,其实包含了他早前将错就错的素描实验探索阶段,一直到现在的历程。
刘礼宾认为,这次展览中其实呈现了两个王华祥,“一个是他对传统文化复兴,没有裂变的艺术史。另一个是野性本能的王华祥,在撕裂、争斗,又试图自己缝合修复和活检的王华祥。因此某种意义上,展览也代表了今天文化和艺术的困境和矛盾。”
研讨会现场
而王华祥“锔瓷”中真实痛苦的困境,以及冲破困境的挣扎和努力,让在座研讨会嘉宾非常感动。江苏国画院研究员靳卫红评论说:“王华祥非常准确的抓住我们面临的文化处境,和我们几代人的文化处境。王华祥对绘画的坚持,和对真正立场的坚持,是当代艺术界非常稀有的品质。”
研讨会现场
在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副院长杨锋眼中,王华祥捍卫绘画的态度,让他特别鲜活。而“锔瓷”系列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震撼,能引起了精神上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家毛焰觉得,是进入到王华祥的精神世界后的结果。
研讨会现场
当然,也有嘉宾简明扼要的总结,2020年几乎是全球化土崩瓦解的时期,王华祥的“锔瓷”概念也许透露着某种隐秘的信息,他在呼唤一种修复重建,一个新的开始。
作者:王璐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