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注意!前方螭虎出没


复盘包罗万象的寿山石雕创作题材,不难发现寿山石雕刻家对“螭虎”的偏爱。

单是福建东南拍卖十余年年释出寿山石雕高品中,就有“螭虎不下数百只,它们虎相龙身,姿态万千。其中有爱穿环嬉戏,爱成群结队出没的,也有一只独坐的,自带王者气质。上可乘流云而去,下可戏海浪而来,自在而威猛。

那么,虎形象从何而来?从龙开始说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1/83e884ba55512581e953a0d3b18a2286.jpg

白玉凸雕双螭小璧
  故宫博物院馆藏


最初,螭虎形象只是龙的变体。


追溯螭虎的踪迹,可以从战国时期开始。那时的螭虎被视为战无不胜,常作为玉璧、玉剑、腰带上的纹饰。后来,自秦汉始, 螭虎被当作权力的象征出现在皇帝、皇后的专用钮式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1/fbaa154abf766a8bc67e59537dc03c32.jpg

白玉镂雕螭虎纹剑珌
  故宫博物院馆藏


汉代的螭虎方齿宽唇,短耳鼓目,多用阴刻、浮雕表现,其造型虽简单、拙笨,却拥有生动活跃的力量和气势。


“沉迷汉风”的宋人也依样画葫芦,学着汉代人刻螭虎。可惜“画虎画皮难画骨”,灵动的气韵有了,但是力量和气魄却减弱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201/737669b9e3fdfe27d695b42a4a1a8776.png

西汉皇后之玺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1/74d4e91d8e23d88cb1d2dd2bdf98b918.jpg

寿山石双螭纽“圆明园”印
  故宫博物院馆藏


到了明清时期,螭虎工艺从浮雕走向圆雕,造型从装饰意味走向独立的审美个体。在地上“趴”了几百年的螭虎,也终于迎来了“站起来”的一天。


对比汉代和清代的螭虎印玺,汉螭形体尚且稚拙,线条简略,没有过多的雕琢。清螭造型更为完整,形态灵巧生动,其外形不再“马马虎虎”,拥有了更多的细节刻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1/877eb508a374c7de0fea110c59c191fe.jpg

寿山石双螭纽“兢兢业业”印
  故宫博物院馆藏

在清代,螭虎也进入了寿山石刻中。

比如拥有许多寿山石印的雍正帝,他的诸多印玺如“兢兢业业”、“为君难”等皆是寿山石螭虎印玺。

从印文可以发现,这枚印章对于雍正而言,不仅是权力的载体,更是用来自励自勉的珍爱之宝。这些盘踞在印台上的螭虎,姿态、动作更加丰富有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1/74e409e639b1f164c221ebab21cf218d.jpg

寿山石随形纽“嘉庆尊亲之宝”

  故宫博物院馆藏

另一件嘉庆帝的寿山石随形纽“嘉庆尊亲之宝”,周身满雕山石树木和出没其间的螭虎,造型复杂,代表了当时宫廷寿山石雕刻水平。

可见,此时的螭虎造型已经不满足于个体的表现,而进入了构图的层面之中,增添了“可观、可赏、可玩”的意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1/ebb7ecc55accd1e7271388673ad03bce.jpg

清 田黄石螭虎摆件 
2016福建东南秋季拍卖会释出

从战国、汉代至明清时期,螭虎的形象在历史中不断进化完善,从龙的变体渐渐脱离,显露出独特的面貌和气质。

再看如今的寿山石艺术,螭虎造型在走向更加奇险、繁复的同时,也成为了考验雕刻师技艺的试金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1/6f2f5e324988a21573e67c6aab8a0451.jpg


周宝庭  都成坑石 九螭穿环摆件

  2017福建东南秋季拍卖会释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1/78283dbe9a7148c520bab4b69c95a244.jpg

周宝庭 旗降石 九螭穿环椭圆章 
  2017福建东南春季拍卖会释出

能出色“拿捏”住螭虎的雕刻师往往技艺精湛。

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宝庭,他就曾雕刻过两件以“九螭穿环”为题材的作品。在数个连环之中,九螭凌空飞跃,自由穿梭,其灵活的身姿映衬在精巧严谨的布局之中,显得堂皇大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1/e9dac6e8a592cabc8600188563db6eb6.jpg

郭功森 银包金田黄石 螭虎穿环随形章  
  2017福建东南春季拍卖会释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1/18b8c7cefff1d541b346929b2dd2a323.jpg

田黄石 螭虎衔芝方章 
  2017福建东南秋季拍卖会释出

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在雕刻师的有意经营之下,螭虎不断与玉璧、玉环、钱币、祥云、灵芝等元素相互结合搭配,衍生出了各式各样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再是力量、权力的象征,也更加贴近日常,成为表达祝福与盼头的富贵吉祥物,进入寻常百姓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1/9432223b99f6e1471fde6aa09a5e1333.jpg

田黄石螭虎钮随形章 
2014福建东南秋季拍卖会释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1/2179a971bd523ce3ef813291c7bf5a5b.jpg

田黄石螭虎钮章 
2014福建东南秋季拍卖会释出

毫无疑问,不断进化的“螭虎”,是寿山石经久不衰的魅力来源之一。

在一拳灵石之上,不作“天上龙”,偏为“人间虎”。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