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代僧人怀仁集东晋王羲之书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我国古代**、政治、书法发展历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六七二)十二月八日,全高三百九十九厘米,宽一百二十七厘米,螭首额空白无字,仅碑阳刻字,三十行,满行八十八字,顶部另刻有七尊佛像,俗称七佛碑,由弘福寺僧怀仁集东晋右将军王羲之字而成,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原在长安修德坊弘福寺内,北宋初移置文庙,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此碑碑阳文字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高宗李治撰写的《述圣记》、两位皇帝回玄奘致谢信以及玄奘所译《心经》组成。贞观元年(六二七),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西行取经,成功抵达印度并修习佛法,终于贞观十九年(六四五)春回到长安。此行收获丰厚,玄奘从西域携回大批经卷、绘像、舍利等法物,受到朝野上下尊崇。当年三月,李世民下令组织规模宏大的译场,由玄奘法师带领开始翻译佛经的工作,译场以及置放经卷的场所就选择在长安当时最重要的寺院之一弘福寺。玄奘法师在这里埋首译经三年,直至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十月,由时为太子的李治为追念母亲长孙皇后修建的大慈恩寺落成,延请玄奘住持并将译经院一同迁移。为嘉奖玄奘取经、译经的功德,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后李治另撰《述圣记》。高宗一朝延续了对**的弘扬,《圣教序》《记》被四次书写刊刻勒石,最早为永徽四年(六五三)褚遂良奉敕书大慈恩寺本(俗称《雁塔圣教》),依次有显庆二年(六五七)王行满书招提寺本、龙朔三年(六六三)覆刻大慈恩寺本的同州本,最晚便是咸亨三年(六七二)弘福寺僧怀仁集王本。然而关于此碑刊立存在争议,唐开元、天宝时韦述所著《两京新记》记载,弘福寺有麟德二年(六六五)贺兰敏之书《金刚经》碑,碑阴即为怀仁集圣教序记,清代阮元据此质疑,近年荣新江考证提出,因贺兰敏之被武则天流放诛杀,时间恰在咸亨二年(六七一),怀仁原碑当已随贺兰所书碑刻一同被毁,我们现在看到的实为次年即咸亨三年(六七二)据原碑拓本重刻重立的。今存碑虽有额却空白无字,不合常理,或正因原碑刻在碑阴,本就没有碑额,另觅石重刻时仓促未曾顾及所致。此外,过去认为怀仁此举代表了皇权意志,然碑中并未称奉敕集字或刊立,仅称“京城法侣建立”,近来学界对此也另有新见,认为玄奘及译经院迁移至大慈恩寺后,弘福寺的宗教地位已趋衰落,怀仁此举非来自皇命,而有借刊刻御制碑文重振本院声威地位的意图,添刻《心经》并罗列于志宁、朱济、许敬宗、薛远超、李义府等文官重臣姓名,亦是出于同等目的,这些**均係奉敕参与译经润色,有助增加此碑的“正统”成色。此说如成立,则怀仁集字来源係取自皇家内府藏王书真迹的说法须重新考量。
众所周知,唐太宗酷嗜王羲之书法,从为秦王开始即广罗天下王书真迹,萧翼为其计赚《兰亭》的故事流传千古,他本人不仅书法力学右军,还亲自撰写《晋书》中的王羲之本传,命褚遂良鉴定编写《右军书目》,甚至死后将《兰亭》真迹陪葬昭陵,实为继梁武帝后再次将王羲之推至书圣神位的关键人物。选择集王字,固有迎合皇家之意,而此举也并非怀仁所创。早在南朝,梁武帝便曾命殷铁石从王帖中摹拓不重复的千字,并由周兴嗣次韵连缀成文,作为开蒙学书之用,此即《千字文》之肇始。陈朝僧智永传为右军七世孙,曾书真草《千文》八百部广布江南寺院,传其《千文》即临写自王羲之的集字本。到唐初太宗朝,翰林供奉拓书人赵模曾集王羲之行书摹成《千字文》,他也是与冯承素、韩道政、诸葛贞一同奉诏响拓《兰亭序》的宫廷书手。《赵模千文》当时与《兰亭序》等一起作为弘文馆教授书法的标准范本,从而成为唐代传播王字的重要源头。据王家葵研究,继之而起的怀仁极大可能是从《赵模千文》中获取素材,并结合当时可见的其他王帖响拓本,完成集字工程的。相较工艺要求极高的硬黄响拓法,捶拓碑刻制成拓本无疑是更方便快捷的复制手段,将集王字勒石刊碑,纔是怀仁的创举。怀仁本人通晓书法之道,即使多有拆解偏旁拼凑成字,但集成重排后行款自然,鲜有生硬突兀之弊,加之摹刻传神,故能备尽王书风采,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方便法门。此碑刻成后,其传播与影响极为深远,据载继之而起的集王碑刻有十余家,其风气一直延续到宋、元、明后。故王体行书成为唐宋官方院体书风的主流代表,此碑功不可没。然时至今日,即使专业学者,也往往只识《怀仁圣教》,不知《赵模千文》矣。
正因学王成风,极受欢迎,招致历代捶拓不休,传世《集王圣教序》拓本从最早的北宋一直到现当代,在所有古代单种碑拓善本中独占鳌头。而鉴别拓本的早晚优劣已形成公认标准。碑身早在宋代就已出现细微裂痕,一九七二年碑林工作人员在修缮《石台孝经》时从底座下发现一件约南宋晚期(金代)拓制的整幅《圣教序》,碑身尚未断裂为两段,可确定断裂时间约在南宋末年至元初,故凡未断者皆可视为宋拓。根据损泐状况,宋拓中又可分为北宋与南宋,据前人总结的断代分期,十五行末“故知圣慈所被”之“慈”字右上角两点完好,虽有细纹,但未损笔画,二十一行“久植胜缘”之“缘”字左下角不连石花,即为北宋拓本。若六行“纷糺所以”之“纷”字右旁分部首撇可见,“以”字右半起笔未泐粗,则为北宋本中尤早者。《善本碑帖录》作者原北京琉璃厂庆云堂主人张彦生,平生所见此碑善本极多,评价“北宋早本字瘦硬,北宋晚拓字肥润,南宋拓字渐瘦弱无力,宋末元明初拓字瘦秃”,实为经验之谈。传世宋拓虽不少,但符合北宋拓本条件的堪称稀有,包括极个别的北宋早本在内,几乎均收藏于海内外各公私机构。民间流通的旧拓善本中,南宋拓本已可称顶级珍品。
北宋早期拓本 宋装裱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明晋府、莫文骅旧藏)
皮麻纸本
1册32开 30×768cm
【集王圣教序】
碑建于唐咸亨三(672)年 。弘福寺和尚怀仁从唐御府所藏王羲之真迹中,用廿余年时间集成此碑,模刻精极。是传世书圣王羲之书迹之最大一宗。
【北宋拓本】
拍品十五行末“故知圣慈所被”之“慈”字右上角两点完好,虽有细纹,但未损笔画;二十一行“久植胜缘”之“缘”左下角不连“石花”,是北宋拓本。与朱翼庵本(故宫博物院藏)、崇恩墨皇本(天津博物馆藏)、殷铁庵本(国家图书馆藏)、刘正宗本(陕西碑林博物馆藏)、张应召本(上海图书馆藏)、许翰卿本(故宫博物院藏)等知名的北宋拓本属同一版本考据。
【宋装】
据张彦生先生鉴定,此本系宋时仿经折本式装裱。
【晋府旧藏】
此本初藏明晋府,晚清归江方衔,1962年由莫文骅先生购得。
【钤印】
1 晋府:“晋府书画之印”、“敬德堂图书印”、“子子孙孙永宝用”
2 江方衔:“国子先生”、“江方衔印”
3 另有“紫竹山房”印
4 莫文骅:“莫文骅藏”“莫万之章”“莫文骅”“六琴”“莫文骅印”
【题跋】
1 莫文骅函套外签:北宋拓本 王羲之圣教序 钤印:六琴
2 莫文骅函套内题:书法精华 钤印 “莫万之章”“莫文骅藏”“文骅珍藏”
3 莫文骅册页外签:北宋拓本 王羲之圣教序 钤印:六琴
4 莫文骅题识一:文坛之宝 六琴 国庆十三周年纪念日题 钤印 六琴
5 莫文骅题识二:一九六二年秋,在青岛旧书店发现此王羲之圣教序帖。店主说,这是旧拓本,在店中出售2年,许多顾客看过,都无人要。他劝我买它。我看之后,觉得很好,至少是明拓本,但不敢断定为宋拓,因为宋拓不会无人理会的。因此,当天未买。回家后,考虑再三,决定买之,以免错过。于是,次日以廉价购得。后往北京专家鉴定,为明晋府收藏北宋仿印经装裱之拓本,封面亦是宋锦,所谓“三绝”。得此拓本,欣幸之至!此不仅有足以参考之古帖,亦可为国家保存珍贵之文物。六琴 一九六三年五月二日于北京。钤印:六琴
6 莫文骅题识:宋拓 王羲之圣教序 莫文骅 一九六二年七月廿七日 于青岛。钤印:六琴、莫文骅。
7 莫文骅印花一页并附题识:1)共二十五页。2)此印是一九四六年在安东时,送去平壤刻的。3)此名是小时用的。去年冬参加萍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重用。回京后刻此印。一九六六年春季。
8 张彦生题跋:唐怀仁集王右军圣教序记 此碑第十五行 圣慈所被之慈字未损 及廿一行久植圣缘之缘字未与下石花泐连 为北宋拓本 此册上钤明晋府数印 据宝贤堂帖序所载 晋府文物 多出自明初内府所藏 此本又是宋时仿印经装裱 可称三绝。一九六二年十月三日 张彦生敬观并识。
9 莫文骅题识:帖中之宝 六琴 钤印 六琴。
10 王敏题签:北宋拓集王圣教序记 壬寅季秋念七日 王敏题签 钤印王敏。
11 王敏题识:唐怀仁集右军书圣教序之北宋拓本者 圣慈所被之慈字未损 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内出之出字大半可见 是宋拓早本之确证也 此本拓时字口未经刷实 致使笔道有肥瘦不均之处 虽重墨浓拓字未掩 以冷眼静观之 似是翻刻 细审笔画有极肥处 字锋楞具存 是宋拓之在前者 非寻常不断本可比 此拓本纸地坚硬 毡蜡拓 由送至今未经多次揭裱 宋麻纸地不松懈 此特点之一也 有明晋府藏之鉨印 其特点之二也 宋装宋锦面 古色古香 此特点之三也 此拓本稀若星凤 珍如拱璧 虽有黄金白玉亦不可多得也。莫院长得此宋拓善本祈珍保之。王敏谨题。壬寅季秋念七日。钤印:王敏。
12 张西帆题识:希世之珍 张西帆鉴赏 一九八三年十月。
13 魏传统题:观奇珍可称一乐事也 一九八八年二月 魏传统。
14 孙大光题:希世之宝 孙大光敬观 一九九〇年春。
15 独峰题:三绝之宝 一九九一年春 独峰。
【著录】
张彦生《怀仁集王书<圣教序>拓本概述》
近又见莫文骅院长由青岛收得一本,明晋府藏,宋时仿经折本式装裱,粗皮麻纸,拓工纸墨粗,蜡光如新,与陈文伯藏明晋府本略同,此本开卷雅洁如新,北宋早期所拓,同时装裱,明晋府藏,可称三绝。
【出版】
西泠印社出版社“善本碑帖精华”系列丛书出版《宋拓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晋府本)》
E-mail:sh@polyauction.comE-mail:gdsh@polyauction.com征集微信(公众号):gdsh_polyauctionE-mail:gj@polyauction.comE-mail:gd@polyauction.comE-mail:ddyh@polyauction.comE-mail:zb@polyauction.comE-mail:yp@polyauction.comE-mail:sijigudong@163.comE-mail:zc@polyauction.comE-mail:sale@polyauction.com.hkE-mail:shandong@polyauction.comE-mail:shanghai@polyauction.comE-mail:taiwan@polyauction.comE-mail:polyauction2005@gmail.comE-mail:nyc@polyauction.com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