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王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新一代艺术家里一位较早成名的油画家,创作于1989年,并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作品《黄昏时寻求平衡的男孩》就是王巖的成名作。7月16日下午,王巖最新个展“看得见的散步”于北京势象空间开幕。不仅展出了成名作《黄昏时寻求平衡的男孩》(复制品),还同时展出了艺术家王巖近几年的新作。
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
王巖《黄昏时寻求平衡的男孩》
布面油画 175x161cm. 1989年作
上海美术馆收藏
展览现场
当进入展厅,王巖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色彩缤纷、大气磅礴、充满生机。关于展览的主题“看得见的散步”,策展人鲍栋介绍时说:“这源自于2003年王巖写过一篇《灵魂的行走》的文章”。
嘉宾合影
艺术家王巖(左)
策展人鲍栋现场导览
该文可以视为对自己前期艺术观念的总结,在文中王巖表示总觉得自己像一个“旅人”,有一种总是“在路上”的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以及对都市这个“现代人的集体宿营地”的陌生感和异己感。策展人鲍栋认为,王巖那个阶段的创作也正体现出了这种日常视角中的超越及疏离,画中的城市与人大都是艺术家眼前的现实,但是其背后的内容却是精神的“行走”,乃至“出走”。从2009年《沧浪幽迹》系列作品开始,王巖的作品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关注人和社会的关系转向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这个系列的作品更像是中国传统的山水,从心源出发,把所感所悟变成所见,随性漫游,戛然而止。整个过程像是在“散步”,即是画家的精神在风景的意象中随性行走,也是画家身体在画布上的散迹。
王巖,沧浪幽迹3,布面丙烯,300x600cm,2015
王巖,沧浪幽迹9,布面丙烯,240×570cm,2015
王巖,沧浪幽迹10,布面丙烯,80x120cm,2017-2021
王巖,悠想清沂4,布面丙烯,160×240cm,2017
事实上,在很多大尺幅的画布上,他采取的正是行动绘画的方法,围绕着平铺的画布从四周开始,再逐步进入画面中央。在这样的工作方式中,西方传统绘画的箱式空间被压平,绘画的窗口隐喻也被撤除,画家从观看者变成了参与者,当风景成为了可游可居之处,就变成了山水了。从早期象征主义出发,王巖的出走最终抵达的地方是不再需要行走目标的地方,从灵魂的行走到身体的散步,他的绘画获得了一种看得见的自然灵性。
艺术家王巖在创作中
本次展览的作品中,王巖表达的完全是另外一种心境。学术主持贾方舟表示:“当王巖面对自然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完全敞开了心扉,进入一种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心灵状态。诗人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这种绝望的判断让他走上了绝路。但在王巖,远方是诗,是烂漫的山花,是生命气息扑面而来的飞瀑流泉,是自由生长的草木野卉,是他多年来不曾使用过绚色艳彩,是过客、旅人可以止步的地方,是漂泊的灵魂可以安歇的所在。那颗长期以来疏离于自然的心在他的自由挥洒中变得光华灿烂。”
王巖作品局部
王巖是一位潜心于艺术创作不断革新的艺术家。他认为绘画是人的情感和精神的视觉传递和交流。有两个层面的东西,一是绘画性,二是精神性。从这个角度讲画家有着双重身份,一个是匠人,一个是思想者。两者的完美契合才能形成有效的交流通道。王巖很少关注写实或者表现,具象或者抽象,东方或者西方这些大的命题。也不想把自己的绘画边界切割地那么清晰,他对风格化和样式化保持高度的警惕。这时候绘画一旦放弃对客体、对主体的观照,绘画就在本体意义上获得自我完成。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为其两个月,将持续至9月15日。如果有暇,不妨去到展览现场,在王巖的精神风景中,于展厅散步……
展览现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