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导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响力榜单”是雅昌艺术网从媒体角度对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与展览呈现进行全面搜集、记录与跟踪,从专业角度解读“策展人”每月所策划的展览在学术性、策划执行、公众认知及影响力、国际化推广、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与创新。
雅昌指数 | 月度(2022年12月)策展人影响力榜单
策展人:裴刚 先验的剧场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找到超越肉身与精神的先验剧场
2022年12月9日,“先验的剧场”青年艺术家群展上线雅昌元宇宙展厅,此次展览由裴刚担任策展人。
“先验剧场”青年艺术家群展
“先验剧场”青年艺术家群展
创作过程的每一个动作,都在逐渐超越碎片的现象世界,与心灵直接对应。终归于形而上的先验之象。日常固化的经验并不属于个人的纯粹体验,它必须经历对直觉、经验的重组、改造,必须经历深度的澄明状态,才能超越知识和经验的束缚,体验德勒兹称之为Pure(纯粹的我)的状态。可以称之为“先验之象”的状态。展览试图在被充满不确定的事件贯穿的当下,找到超越于不断瓦解、断裂、搅乱、摧毁肉身与精神的先验剧场。
展览现场:元宇宙带来新奇的观展体验
张翰文《神之视角》雕塑
裴燕妮作品《格式化》 新媒体装置
这是一场发生在元宇宙中的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种便利的、随时随地的、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这样的观展方式,使观众在观看作品时可以更为聚焦,尤其是作品的细节可以观看的更为细致。当然通过展览对青年艺术家们的创作和思考有更多的了解,比如项兴明的作品《初心自造》与众不同的是构图,树枝的穿插把画面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几何块面,观看的角度是仰视的,这是艺术家对花鸟画的一个新的探索;裴燕妮《格式化》是一个半封闭空间,里面有镜面反射装置,观众置身于其中,就像是身处在上下无限延伸的时空之中。作品本身会让人联想到死亡、生命。张瀚文作品《神之视角》是一件雕塑,飞在天空中的手、长在树上的眼睛、人身鸟首的生物、坐在凳子上猴子,两个站立的人,一个人的手中似乎拿着一把刀,另外一个人站其身后,很像是人们的一体两面(自我和超我),整组作品传达出的氛围是神秘的,具有某种仪式感。
策展人:鲁安东 王子耕 陈伯康 第九届UABB深港双城双年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城市生息”探讨未来城市新前景
2022年12月10日,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正式开展,此次展览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者鲁安东、青年建筑师王子耕和设计策展人陈伯康(Aric Chen)三人共同担任总策展人。
展览现场
何哲、臧峰、沈海恩(James Shen)《众镜塔》
展览在策划上延续“城市即展场,展览是实践”的原则,提出本届主题“城市生息”。呈现的作品主题从宏观的生命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多样的生态认识论、跨领域的对话与实验,到环保理念下城市与建筑实践者持续的创新和行动;聚焦城市气候、生态变化等全球性议题,同时也关注当下生活方式、流浪动物等日常相关的话题,共同探讨未来城市新前景。
展览现场:一场需要观众自己去探索的展览
这是一场需要观众自己去探索的展览,即使游览三天也会走出不同的路线,看到不同的艺术品,每一处岔口拐弯,就是一番新的艺术现场。数百位艺术家的数百件作品,散落在这个巨大的能量场里,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艺术、设计、建筑、景观……
贾若 苏畅《成为渔亭》
周力《我们》
各个空间里随处可见的,还有31位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给城市的小动物们设计的栖息角,散落在艺术街区的每一个角落,充满开放、包容和温情……
策展人:朱青生 顾佳君 谭维 李文敬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2021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呈现中国当代艺术最新的整体发展
2022年12月20日,“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2021”正式对外开放,此次展览由朱青生担任策展人,顾佳君、谭维、李文敬担任执行策展人。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2021”现场,798艺术中心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2021”现场,798艺术中心
《年鉴》自2005年启动以来,每年一卷,现已编辑至2021年。其基本工作方法一直强调的是持续而深耕,通过对当代艺术现场和生态的记录、观察、追问及反思,试图反映这个时代及伴随着的各种问题。《年鉴》侧重于记录其“变量”而非“常量”,从而将艺术现场“文献化”和档案化。此次展览是基于2021年2891个展览,通过广泛的调查、阅读和深入的研究,结合3850种文献,统计出111位(组)艺术家为代表,并以本年度14个专题来集中呈现中国当代艺术最新的整体发展。年鉴展全面展现《年鉴》调查研究的成果,介绍和展示这些杰出艺术家的成就。
展览现场:感受当代艺术多元的面貌、风格和语言
杨洋 《自然形态》 雕塑、石膏、漆、铜,尺寸可变,2021年
姜波 《我是谁1#》 石膏、铁, 尺寸可变,2019年
进入展览现场可以看到的是,作品的内容以及形式非常的丰富多元,正如策展人所要展示的,可以看到当代艺术最新、最全面的面貌。比如艺术家创作的主题涉及到“媒介的可能”“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现实”“艺术与公共”“艺术在地性”“观念呈示”;文献主题包括“后疫情时代下的艺术市场转向”“当代艺术教育”“美术馆与社区”“青年艺术与代际问题”“批评的转场:网络艺术批评”“生态艺术”“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自组织”。更为重要的是,看到艺术家们更多的关注和向往一种自由的,不被束缚的状态。这类作品在这次年鉴展中有非常充分的体现。
策展人:李振华 小宇宙:科技主导下的情感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探讨科技主导下的情感
12月20日,“小宇宙:科技主导下的情感”在成都市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李振华担任策展人。展览以“科技主导下的情感”为引,讨论人和技术界面的张力,消隐的技术表层、消隐的人类情感、不可见的技术操控、不可知的复杂情感。
大卫·克睿彭朵夫,《梦游》,单屏幕录像,13X8米 25’02’’
刘嘉颖,《红与蓝》加密艺术,LED显示屏,5*5米
“我⽣本⽆乡,⼼安是归处。”在疫情和不稳定的现世,李振华希望这个展览能让观者,找到内在的平静。对未来的希望,对⾃然的热爱,对科技的好奇,对诗歌和⽂字的共情,对⾃我可能性的探寻,⼀切变化,也可能恒常永驻。
展览现场:关于浪漫与艺术的初体验
想象你在月球的表面,太阳正缓缓的移动过来,阴与阳,明与暗,热与冷。仰望星空,探索无限。一个真实情感的世界正在不断扩延,一个充满艺术张力的世界正在交织……人类对宇宙星辰的全部想象,日常而隐秘,在这里,你能回溯关于浪漫与艺术的初体验。
刘广云,《11071.9600114143公里》,装置
张增增,《呼吸》,特定空间装置,委托创作,500平米
比如艺术家刘嘉颖的加密艺术《红与蓝》是整个展览的起点,如《骇客帝国》中红丸或蓝丸的选择,这是虚拟和真实的开始。张增增的《呼吸》也将进化成⼀个巨⼤空间的光的万花筒,⼈在空间中,光是每个呼吸的个体,来⾃⼈类共处的灯,来⾃时间累积的光,和观看的⼈共同呼吸闪烁。
策展人:策展团队 艺以通衢——2022武汉双年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艺以通衢
2022年12月28日,艺以通衢——2022武汉双年展”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启幕。此次展览由范迪安、吴为山、马锋辉担任总策展人,邵晓峰、吴洪亮、邱志杰、盛葳、张子康担任分策展人。
双年展现场
展览以“艺以通衢”为主题,策划“文化样态”“城市形态”“创新动态”“绿色生态”“开放姿态”五个专题,深度探讨世界、人类、自然、科技、文化等多态合一、多态共生的关系命题,以体现“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通过艺术叙事讲好武汉故事、中国故事的同时,也是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创新探索意义的视觉艺术成果的一次立体性梳理、创作与展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使“艺以通衢”这个主题成为学术内涵深厚、形式结构新颖、艺术感受度高的视觉大观。
展览现场:一场属于城市的文化节
双年展现场
此次双年展展场分布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合美术馆三馆,同时,汤湖美术馆、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芷美空间、东湖杉美术馆、近觉空间、剩余空间、美莲社艺术空间、佑品空间等九家艺术机构都将以双年展平行展场馆的身份参与其中。
因此,这是一场联动全城的盛大的文化节,展览“走出”场馆、走入城市生活,为公众带来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视觉艺术体验。
策展人:策展团队 开启START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呈现“非线性、去主题”的叙事逻辑
2022年12月30日,星美术馆开馆展“开启START” 开幕,此次展览由星美术馆创办人、馆长何炬星领衔的策展团队策划。
展厅现场
此次展览借用经典作品,在国际学术领域提出一系列新见而重要的问题。它似乎在重提中国艺术在新的时间历史中的精神价值和贡献,又像似开启了一个以中国视角参与再塑国际艺术史的宏大愿景,而在当下约定俗成的流行范式中他们又颇具超越地将经典弃之于"时间线索"和"主题性"之外,用何炬星的话说:他希望艺术家及其作品可以自成时间和丰碑,而不是被时间编排和主题定义。而这也许正好击中的是—既成美术史的书写模式和当下流行艺术展览逻辑的痛点。
展览现场:全球当代艺术对话的场所
《水-辞海标准版》_张培力_单频影像_9’35’’_1991
《摇篮曲(致敬梵高)》 _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 _ 装置:有椅子和向日葵的玻璃橱窗 _ 450 x 150 x 150 cm x 3 _ 2010
展览现场可以看做是当代艺术史的再现,展出作品均属于具有强烈代表性和辨识度的历史性创作。比如马修·巴尼的《狄阿娜》,刘小东的《三峡大移民》,安东尼·葛姆雷的《反射II》,安塞姆·基弗的《摇篮曲(致敬梵高)》,张培力、耿建翌的代表作《水 — 辞海标准版》和《视觉的方向》,南准的《蜡烛电视》,中西方最重要的软雕塑和纤维艺术家,包括罗斯玛丽·特洛柯尔、万曼、梁绍基、施慧、卡里·厄普森等,共聚展览,是一次观看和了解全球当代艺术史的机会。
策展人:策展团队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阐释“共生”新发展理念
2022年12月30日,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正式开幕,展览邀请了各个艺术领域活跃的策展人和学者担任版块策展人,由杭侃、马岩松、朱朱、房方、申舶良、龙星如等组成策展团队。
展览现场
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以“共生”为主题,呈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话题和样本,丰富“共生”这一主题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涵义:一是空间“共生”,展示北京地区多元艺术生态共时性发展的繁荣面貌;二是时间“共生”,诠释北京艺术生态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历时性发展和展望。同时,在数字技术和网络科技加速发展下的“共生”也包含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共生、数字科技与艺术创意的共生、数字创意与现实生活的共生关系。数字技术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视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旨在思考后疫情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阐释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展览现场:一场惠及全城的视觉盛宴
与众多城市双年展一样,此次展览同样是一场惠及全城的艺术盛事,想要看全整场展览,需要去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北京友谊商店、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等地,同时在不同的场地可以看到绘画、雕塑、装置、影像、图片、建筑、文学以及科技艺术、生态艺术等等众多艺术门类,比如借助数字技术一览昔日云冈石窟的壮美,漫步在百岁画家戴泽笔下的北京风景......是一次难得视觉盛宴。
戴泽 北京风景之一——北京王府井校尉胡同5号中央美术学院(老美院)
展览现场
梁绍基 2017-2019 蚕丝、蚕茧、古香樟木 74(H)*196*110cm
其中,展览的主会场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分会场在北京友谊商店、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由杭侃策划的“唤醒石头里存在的生命”、由朱朱策划的“无尽的交谈”和由房方策划的“可见的浪漫:与北京有关的记忆与想象”(第一部分)三个主展单元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由房方策划的“可见的浪漫:有关北京的记忆与想象”(第二部分)、由申舶良策划的“幻方:艺术与文学的互映”、由龙星如策划的“大地热流: 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和“英姿”版块在北京友谊商店,由建筑师马岩松策划的“蓝图北京”展览单元在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
策展人:吕澎 绘画事情——何多苓的艺术历程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全面梳理和呈现何多苓的艺术历程
2022年12月30日,“绘画事情——何多苓的艺术历程”在成都市美术馆A区开幕,此次展览由吕澎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
“绘画事情”即归纳艺术家迄今为止整个艺术历程的“事”与“情”,展览按时间线索还原了何多苓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创作生涯,时间跨越40余年。呈现200多件作品和部分文献资料,是对何多苓艺术生涯的一次尽可能的归纳与梳理,也是对何多苓近年创作新尝试的一次具体呈现。
展览现场:沉浸式体验一位绘画大师的成长之路
在展览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乌鸦是美丽的》、《雪雁》、《带阁楼的房子》等众多经典油画原作,还有何多苓2022年的最新作品。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大师画作,从意到笔随的精妙技艺中,感受何多苓独特的美学意境。
展览现场
展览分布在美术馆的四个展厅中,第一展厅将何多苓的艺术创作置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历史语境之下进行讨论。不仅展出同时期多位对画坛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家高清复制画作,还汇集了100余幅何多苓70、80年代的珍贵手稿、习作,以及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画册、书籍,在此借由历史叙事牵引观众客观地进入何多苓的艺术世界。第二、第三、第四展厅则完整展现了何多苓的绘画历程,分别展出了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及近几年的最新创作。观众可以跟随年表纪事与展墙上何多苓本人所写感悟、说明等,体会艺术家创作时的所感所想,沉浸式体验一位绘画大师的成长之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