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4-19 09:04
本次纪念展的作品,都可追溯到以前在深圳举行的展览,都是黄专策划的。
他最早在深圳地铁策划壁画,他最先在深圳开创“户外美术馆”展览模式,他是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馆群创始人,我们今天行走在华侨城一带所欣赏到的户外艺术作品,就是他策的展留下的。然而他已不在了,永远缺席深圳艺术界。黄专病逝一年之际,4月13日艺术家王广义、张晓刚(微博)、隋建国、王友身等发起纪念展———“金蝉脱壳”。这个展隐含了何香凝美术馆与O C A T深圳馆的发展线索,正是黄专,让这两个馆、让深圳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重要展场。
用黄专的策划方式
完成这次纪念展
展览前言开宗明义:“这也许是我们所参与和将经历的最特别的一次展览了。展览的主题不是因为一个共同的学术观念,不是因为美术史,不是为了市场,不是为了包装作秀,甚至都不是为了艺术———虽然它包含了某种艺术态度……当决定要做此展时,每一个艺术家都无条件地拿出了自己的代表性作品来参与到这次展览中来。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朋友:黄专。”“以我们最熟悉的展览方法,以30余年来曾经与黄专有过展览合作、自由自愿的艺术家组合,而非以常规性的主题艺术展览方式去完成这次纪念活动,而展览的策划者实际上是黄专本人。”
黄专有遗言———“死亡只是一种金蝉脱壳”。而“金蝉脱壳”重启了黄专和艺术家们的生命仪式与艺术态度。
比如艺术家王友身的作品《金蝉脱壳方案》与《我奶奶去世前后》,他介绍,与黄专的合作始于23年前,因为《我奶奶去世前后》这件作品的首次“生死”合作,便开始了为此一生的“施予和包容”。再比如向京的雕塑《被跨越的身体》,黄专曾经评论认为,这件作品对艺术家本人和对中国当下的艺术都有某种绝对的意义。
尽管这些作品被抽离了原来的策展语境和思维逻辑,但毫无疑问,它们就像一帧帧的电影画面,将观众的思绪拉回到那段严肃的、具有个人史学判断的展览史迹。身为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学者,黄专虽然是用“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当代艺术领域,但他却强调要以“观察者”的视角与当代艺术保持一种具有“历史感”的观看距离,这是他策划展览与主持艺术机构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在他看来,这不是逃避。因为他一直努力的就是“让当代艺术成为一种批判性的文化力量”,而要使当代艺术拥有这样的力量,恰恰是要用艺术史的眼光对它的图像和文献进行严肃整理和研究。
这些走向世界的展览
都是他以深圳为阵地策划的
其实展览现场的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都可追索到在深圳举行的一个展览,都是黄专以O C A T与何香凝美术馆为阵地策划的。从2005年在O CA T深圳馆,推出“文化翻译:谷文达《碑林-唐诗后著》开始,黄专以O C A T与何香凝美术馆为阵地,每年都会策划一位或数位艺术家的个展。黄专策划的群展则多达25个(其中14个是与他人联合策划),其中很多展览在深圳举行首展,然后在其他城市进行巡展,比如2009年在O CA T深圳馆举行的“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之后巡展至英国曼彻斯特角屋、后盾画廊;2007年在O C A T深圳馆举行的“气韵:中国抽象艺术国际巡回展”,则从深圳走向北京、香港、纽约等城市;2001年在何香凝美术馆举行的“城市俚语:珠江三角洲的当代艺术”,之后又在香港巡展。这些群展中,较有影响力,或者说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还有:2006年的“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这一展览尝试对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精神进行回望,并进行视觉梳理;2005-2006年的“柏拉图和它的七种精灵”,试图让当代艺术与哲学思潮产生勾联。2001年的“被移植的现场———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与“城市俚语:珠江三角洲的当代艺术”这两个展览,则是分别从城市形态、公共性、地域性与语言等不同角度,对当代艺术的集约化建档与整理。
在深圳探索“公共艺术”
成为他艺术实践的脉络
除了那么多的策展活动,黄专还积极介入公共艺术,对公共艺术的思考,也一直贯穿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回溯他在近20年来的当代艺术实践,对“公共艺术”的关注与探索是很重要的一条脉络。
1998年,他把“第一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常设性当代艺术展事,在深圳乃至全国率先开创了“户外美术馆”的展览模式,将展览从白盒子扩展至公共空间,成为中国“公共艺术”的端倪。
1999年,“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黄专在策划时强调“它是一个完全公共空间的展事”。“公共性”是他所探讨的关键词。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生态雕塑”,强调作品与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结合。2011年,他与法方策展人阮戈琳贝联合策划“被移植的现场———第四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更加强调“在地创作”,邀请艺术家来到深圳华侨城的公共空间进行考察,并根据这里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和历史背景进行创作。我们今天在华侨城区域行走时,不经意会看到的户外的艺术作品,就是那届展览留下的。
在2016年,深圳新开通的几条地铁线路内都有公共艺术作品。但回头看,最先策划在深圳地铁里做公共艺术的也是黄专。2004年,他开始策划“深圳华侨城地铁壁画工程”,2006年5月18日,王广义的《世界,你好!》、方力钧的《欢乐颂》和张晓刚的《大家庭-地铁》,分别呈现在一号线深圳华侨城的世界之窗、华侨城和侨城东三个站点。这个创举成就了“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奇观”,也让人看到黄专在这一领域的大胆探索。
黄专曾指出:“当代文化首先是一种公共文化,同样,当代艺术也首先应该是一种公共艺术,建立一种真正平等和民主的公共艺术机制,将是我们这个时代各种深刻的社会变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深圳的诸多展览,到“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正是他对当代艺术发问的方式。
印象
把思考变成展场
让深圳成为展场
南都记者十多年前就认识了黄专,也多次在OCAT深圳馆的展览现场采访过他,部分见证了何香凝美术馆与OCAT的诸多展览在黄专指导下的发生过程。黄专有着很高的理论自治能力,他在深圳策划的诸多展览,不管是艺术家的个展,还是展现出他长期思想着陆点的群展,都提纲契领,精准地指出了艺术家的精神状态,及当代中国艺术现场的一些问题。比如他提出的“国家遗产”、“创造历史”、“气韵”等策展理念与概念,其中就有很多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思考。黄专把这些思考变成一个个展览现场,不仅刷新了深圳人的视觉,也让深圳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展呈现的一个重要现场。
知名策展人、艺评家吕澎谈到当代艺术界为什么要纪念黄专时表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黄专就是新艺术(前卫艺术、现代艺术、新潮美术、当代艺术等等表述的概括)的同情者、研究者、推动者与参与者。他很早就写出了关于中国现代主义艺术问题的文章,参与了推动现代艺术发展的《美术思潮》的编辑,直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策划与组织涉及当代艺术的展览,他都是在一种不喧闹的精神状态下进行的。黄专有很多文字留下来,这些文字几乎都与他作为新艺术的同情者、研究者、推动者与参与者有关。与很多文献不同,黄专的文字总是呈现出思想与观念的诘难。
黄专(1958年-2016年):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批评家,2016年4月13日在广州病逝。黄专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85思潮之后的重要策展人之一,他曾经策划了广州首届九十年代当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重新解读:首届广州三年展等大型展览,2013年,黄专还策展了王广义在今日美术馆个展。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作者:谢湘南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