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0-02 08:22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迎来五周年庆
2017年10月1日,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以下简称PSA)迎来五周年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五周年庆 活动现场
大家亲切的将PSA称为“电厂”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历程了从官办南市电灯厂到上海华商电气公司,再到国营南市发电厂,继而改造为上海世博会之城市未来馆,最后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段波澜历程。
首先来看PSA开馆这五年的一组数据:
开馆五年至2017年十月为止共举办51个展览(其中包括三届上海双年展)、最高日参观人数逾1万人次、平均年参观量为32万人次、平均每年举办包括讲座、演出以及儿童活动在内的教育活动约400场。
PSA “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2013
PSA“时空书写 抽象艺术在中国”展览现场,2015年
PSA”蔡国强:九级浪“展览现场,2014
PSA“零食”展览现场,2016
PSA“蛇杖Ⅲ:左开道岔”展览现场,2016
PSA“身体•媒体II”展览现场,2017
五年来,驻扎于PSA内的上海双年展的品牌和文化先锋性得到了提升,在适度的范畴内突破了文化、地域及学术权威的狭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创立于2014年的“建筑和城市”展览研究方向、“青年策展人计划”以及2015年开启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代表了PSA的态度和视野;2015年启用的剧场项目“聚裂”和2016年成立的psD空间,将设计和社会剧场引入美术馆,结合成有机体,在美术馆内呈现出更综合生动的当代图景和思维谱系。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 社会工厂
坚持和创立“上海双年展”
及“青年策展人计划”两大学术品牌
自2012年第九届起上海双年展的主办方移师PSA,“重新发电”作为当届展览主题也彰显和呼应了新场馆“发电厂”的建筑身份,为上海双年展这一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注入和发射新一轮的思想能量。从2014年第十届开始,上海双年展首次采用了总策展人负责制。
“青年策展人计划”
2016 轴艺术项目小组 ——厦门肉食公司 轴艺术项目小组
“青年策展人计划”是PSA2014年创立的年度学术品牌,已连续举办三届,助力二十余位青年策展人实现了九场展览。以华裔策展人策华裔艺术家为原则,每年从公开招募的投稿方案中评选三组优秀策展人,提供共计一百万的展览经费,以多样的展览、宣传和公共教育支持,助力获选策展人实现三场实体展览。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成立于2013年,为包括“上海双年展”和“青年策展人计划”在内的PSA所有展览项目的学术高度和深度掌航。PSA 学术委员会是由海内外著名当代艺术家、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机构负责人及学者组成的学术审议和决策机构,对PSA 的事业发展方向、学术研究理念、作品收藏定位等重大问题提供决策并给予原则性指导。
PSA”伊利亚和艾米莉亚•卡巴科夫:理想之城“展览现场,2015年
确立建筑和收藏系列展
两大重点展览方向
2014年,PSA开辟了“建筑与城市”展览和研究方向,成为国内第一个将城市建筑纳入展示体系的当代文化艺术机构。建筑系列展览的参观人次最高占到全年总参观人次的40%,位居各类型展览首位,已成为独具一格的展览方向,更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点燃了关注建筑艺术的热情。
PSA“反高潮的诗学 坂本一成的建筑”,2015
PSA“建筑之名 非常建筑泛设计展”展览现场,2016
PSA“伊东丰雄 曲水流思”展览现场,2017
PSA“栖居的庆典 真实•虚拟•想像”展览现场,2017
PSA成立五年来共举办11个建筑展,其中包括三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伦佐•皮亚诺、伊东丰雄和坂茂的建筑个展。然而PSA并不仅仅将视野局限在建筑大师范畴内,而是同时以两条并进的梳理线索呈现鲜少为中国观众关注的建筑师。
PSA “余有涵”展览现场,2016
PSA“李山”展览现场,2017
从2015年开始,PSA对典藏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系统性规划,推出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先后举办了2015年“大同大张”、2016年“余友涵”和2017年“李山”三个年度大展。以“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为助力,PSA持续地丰富馆藏规模。目前,PSA收藏了包括蔡国强、大同大张、李山、余友涵、博伊斯、尤纳·弗莱德曼、伊东丰雄、坂本一成等艺术家的作品。未来将继续拓展收藏品的边际,收藏诸如声音、表演等非物质性的作品,并计划在3-5年内建立馆藏的永久展厅。
PSA“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展览现场,2012
PSA”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展览现场,2013
PSA”谜途:时间 • 空间 • 织毯“展览现场,2014
此外,PSA 始终保持同国际各大艺术文化机构的密切合作,曾举办过的“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谜途:时间 · 空间 · 织毯”等展览不仅为国内观众引进并呈现国际水准艺术展,同时进一步扩大了PSA 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视野的交流途径。2018年,PSA还计划为中国观众带来法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大型个展。
打破当代机构封闭模式
邀请更多人走进PSA
PSA坚持为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背景的观众准备了包括讲座、表演、工作坊、导览、放映、儿童艺术体验活动在内多元形式的教育活动,以求帮助化解当代艺术的晦涩、抽象,为公众理解当代艺术提供方法和平台。自2014年以来,每年举办艺术教育活动逾四百场,共约二十万艺术爱好者参与。
“聚裂”演出现场,北京纸老虎戏剧工作室《朗诵》2016年
PSA不断探索和解锁公共艺术的呈现方式,调动“声音”和“身体”的实验。五年来,PSA已建立了多个自有的活动品牌,包括创立于2013年已举办8场的实验音乐现场品牌“1 噸半”、2015年创立的剧场表演品牌“聚裂”、行为艺术品牌“紧身”以及每年发生在馆庆当天的“电场12小时”艺术狂欢马拉松。
2017年10月1日馆庆日,PSA以“霹雳舞PSA5”为主题,延续每年一次的电力派对,不仅所有展览免费对大家开放,还将有“霹雳5周年展”、“电厂的故事”、“1噸半”、“发呆营”、“霹雳宝贝亲子活动”等多场特别活动齐上阵,期待再次刷新开馆日活动的体验纬度和参与人数记录,将PSA打造成为一座全民艺术馆。
psD
psD(power station of DESIGN)的成立是PSA的又一开拓性的创新,成为国内首个专辟独立空间强调“设计”概念的当代艺术机构。特别邀请张永和设计改造,以中国传统沿街店铺为概念,激活这一地处博物馆建筑临街位置的空间。自2016年创立以来,以6场展览为原点,辐射展开相关主题的psD School工作坊、讲座、商店和咖啡,涵盖书籍、海报、家居以及珠宝设计领域。
三楼电铺
PSA以一家艺术机构的姿态,并不拒绝而是拥抱消费,赞美艺术的物欲。一楼的psD凸现设计的力量和生活的态度,三楼的电铺(A Power Store,APS)由日本建筑师坂本一成设计改造主打艺术和人文类书籍和出版物,五楼的电铺以商品和工作坊的方式呈现中国传统民俗工艺与当代生活语境的对话。
由PSA特别打造的展览衍生品研发团队,突破常规的想象将展出作品转换为可拥有的日常商品。计划全面调整升级的咖啡馆和餐厅,力图为PSA打造更舒适的参观动线和全人群体验空间。
PSA馆长 龚彦
五周年之际,雅昌艺术网专访PSA馆长龚彦,让我们一起来聊聊PSA。
雅昌艺术网:PSA五周年,在您看来,这五年有哪些变化?
龚彦:我们团队比原来更成熟,有了很多具体案例的积累,对整个馆发展的未来更有默契度;我们对定位越来越清楚,清楚不该做什么,该做什么,如何是把它更开放,而不是给自己设技术性的约定和框架;另外一方面是社会对我们的认识,从刚开始的比较怀疑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明朗。我们知道我们作为公立博物馆公共性的使命和义务,我们更多在亲和推广艺术,不仅仅是当代艺术,我们并不希望艺术以时间限定来规范,而是提出艺术是什么?艺术可能对我们生活起到什么改变?艺术的外围可以包容什么?所以社会学、人类学、空间设计、剧场这些我们都会纳入,让一个很好的社会剧场图景在美术馆里面呈现,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雅昌艺术网:上海双年展到新的电厂以来,有哪些变化?
龚彦:上海双年展品牌移植到PSA新电厂以来,明年是第四次在这个馆举行。明年我们会迎接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这对我们来说目前也还是一个未知数,我们在非常焦灼的进行候选人的选拔过程,我们期待一个独特的策展人的出现,无论他什么年龄、什么国籍,希望他能不按常理出牌。
同时,我们的组织架构发生很大变化,从原来非常庞大的学术委员会做决定,浓缩成为9个人非常精简的学术委员会,这个学术委员会以3年作为一轮的任期,不仅是涉及艺术史、策展、也包括建筑领域、哲学方面的学者,尤其我们还加入很多在西方工作研究但是是亚洲背景的学者。
雅昌艺术网:从2014年开始,上海双年展实行总策展制,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龚彦:上海双年展总策展人制度,希望把更多的权力交给一个策展人,希望这个策展人能够更加主观、淋漓尽致去体现他自己的策展理念,而馆是会作为学术、人力、资金资源的配合。这样可以把上海双年展做到区别于泛泛而谈的国际性的展览,而是让它和上海、和亚洲发生更为紧密的关系。
雅昌艺术网:收藏系列展是PSA的主要展览方向之一,您如何看待馆藏?
龚彦:我们的馆藏还是特别少,之前有余友涵和现在正在展出的李山老师的相对比较完整的系列捐赠,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馆藏对博物馆很重要,馆藏同时也是文献的一部分,观众会对他们看到过在这个馆里面发生的有一个记忆的加深。目前还在非常艰辛的开展之中,但计划在3年左右的时间里面,我们准备把永久性馆藏的展厅设出来,如果仅靠目前的速度的话,要形成比较有规模的永久展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还是希望政府能够给相对固定的馆藏资金和社会募资与机构合作来实现。
雅昌艺术网:PSA的观众群是什么样的群体?
龚彦:我们的观众群没有具体的年龄的限制,他们是对生活充满了好奇,也有非常多的东西要表达,希望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希望除了展览之外,我们也可以更多的提供一些不太确定的,比较有弹性的空间能够让有意思的想法和意见在这里能够抒发,不一定要固定它的形式。
雅昌艺术网:PSA的艺术衍生品很有特色,开发流程如何运作?
龚彦:我们艺术衍生品的商店叫“电铺”, 商店的名字改成发电的“电”,就是希望是以这个传统的形式赋予新的创意和生命。我们有专门的文创办公会,名字听上去很行政,但是整个选择和运作非常符合商业规律,我们也会定期有选拔会,有类似星探的人去发现有哪些有意思的设计师可以有特别的合作,有了设计师的资源,也有这方面意愿的艺术家,我们可以作为中间的桥梁,让设计师为艺术家做一些限量版的有意思的专门开发的产品,也会邀请一些已经非常成熟的品牌入驻我们的“电”铺。
雅昌艺术网:未来PSA在文创开发上有没有可能把“电”铺开到馆外?
龚彦:我们也非常想做这样尝试,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和衡山和集的合作,我们也会去尝试特别大众的场所,比如在东方明珠设一个点,可能寻常人可能会觉得东方明珠是特别旅游的地方,上海本地的人不是特别多,但你不能拒绝游客,不能设定明显的界限说这样一群人是可能喜欢当代艺术,那群人是不喜欢的,永远不能低估非常普通的,没有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的人群,通过消费和商品让他们知道可能还会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雅昌艺术网:建筑系列展一直是PSA持续的展览关注项目,但也并非大家的理解上的建筑展示,PSA有什么心得?
龚彦:建筑和艺术本来就不应该是被割裂的,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领域也不应该被割裂。PSA做的是“建筑与城市化”研究方向。它不是对单一建筑体做美学角度的分析,而是呈现并讨论人、建筑和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应对。
所以建筑展最关键的秘籍就在尺度的转化,建筑展本身和建筑是两件事情。有些建筑师非常能把控真实的社会空间,但是一到白盒子,他的想法会变得非常模式化学院的展示方式,展览是另外一套语言系统,要转换方式让观众能够进入他们非真实的尺度,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神话、寓言、模型、视频等,让大家了解整个建筑它所处的社会的背景。
雅昌艺术网:除了选择建筑师外,PSA呈现的建筑展对建筑师本身也是全新的创作过程?
龚彦:博物馆是城市的产物,而且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功能标配。PSA不是一个画廊式的白盒子,它有民族工业革命的记忆,现代化进程的记忆,世博会的记忆,简而言之,城市的记忆。现代性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丰富性,把内部展览与外部世界从空间、历史、人文角度联系在一起,形成想象的反转,在博物馆里实现另一种生活,让建筑这个社会综合装置发出声音,是我们开始这一方向的初衷。
对每个建筑师来到PSA的展览它都是一个再创作,重新换个角度,把他当作观众来重新回望自己的作品。我们希望建筑展是非常小的切入口,让你看到你的生活是有可能是被改变的,更重要的是要展示一个建筑它和过去和未来的关联。
雅昌艺术网:所呈现的建筑本身也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些切面。
龚彦:我们做的是对建筑师的补缺,也许对国内很多建筑师来说,他对建筑史的理解也都是在翻译的文本上面,我们邀请这些国外建筑大师也是希望大家有直接面对历史的机会,同时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看到多样现代性的可能性,希望更年轻的中国建筑师能够更自信、更踏实。PSA计划在将来继续深入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研究方向,一方面聚焦在亚洲实践、中国年轻建筑师,另一方面也会组织策划具有历史意义的主题性展览,比如法国现代主义建筑的黄金时代。
雅昌艺术网:持续对于建筑展的发现与关注,是否也对当下上海的城市发展有启示?
龚彦:建筑本身不能孤立的变成纯美学或纯功能性的讨论,我们更有兴趣是关于城市,更想去讨论上海或者中国其他城市的可能性。从生活角度建筑展更多是会讨论居住者和建筑的关系、城市和它周边延伸的关系。建筑和社区它可能会改变一群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它也需要得到政府在关于未来规划的支持和肯定,要在这些条件之下它才有可能成型。整个中国建筑城市发展的状态,某种程度也代表了国家的态度,我们可能无法用非常直接的方式去表达,但从生活的角度还是希望能进行试探性的交流。
雅昌艺术网:PSA还有一个持续的项目是青年策展人计划,您如何看待这个项目的情况?
龚彦:我们开展青策计划做了以后国内也多了很多关于策展人方面的项目和比赛,这说明大家都是有共鸣的。PSA青策计划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是不限主题,唯一有的只是年龄和国籍的限定。但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参加者对空间感觉的缺乏,他们可能是很好的文本的书写者或某个专业领域学者和研究者,但是项目要变成展览,缺少空间语言转化的能力,缺少对观众读者想象能力,更多的像是自我写作的状态。
雅昌艺术网:针对这一现象,PSA的青策计划会做出什么调整?
龚彦:我们在选拔最后入围后就会设置课程,请专家和每一个项目小组进行一对一交流,很多学者展览经验并不够多,他无法想象当一件作品如果放在一个适合的位置,它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力量,但这是一个过程。我们希望未来的青策计划在空间转换这方面可以有更多的表现,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展览形式,但目前对于空间、美术馆、社区周边、观众动向这方面的思考非常的少。
雅昌艺术网:通过国际性的艺术平台来帮助青年艺术家站在更高的纬度,青策计划未来如何考虑?
龚彦:未来会更加着重对方案中艺术家的选择的部分,之前更多集中在策展里如何用文本表达你的学术理论是否成立。两届下来确实也发现这个问题,它可能是很好的理念,但是当用作品来呈现的时候它就缺乏说服力,更多的时候感觉艺术家就像一个个图象被策展人在抓取索引进来,完成他的论述,这其实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接下来今年这一届评选的时候评委更多提出的问题是针对这件作品,为什么要选择这件作品?它的唯一性在哪里?你将怎么样在空间里面去表达这件作品?它放在怎么的环境?你如何所有这些作品的叙事性串起来?这些都是我们会着重提问的方向。
雅昌艺术网:在您看来,青策计划取得了哪些成效?
龚彦:学术委员会寻找中国最新鲜的思想者,通过青策其实他们获得很好的第一手的资源在他们自己所拥有的领域里面给这些年轻人更多的发挥空间。青策计划它也是同龄人之间的对话和陪伴,认识到这些青年策展人的价值,在他走向瓶颈时给予互相的启发,这种状态是现在是在整个艺术生态圈里边很缺乏的,我们还是要用好青年策展人这个平台。
雅昌艺术网:PSA的团队如何构成和运作?
龚彦:PSA目前共有展览部、媒体部、运行部、教育部、设计部、市场部和综合办公室7个部门,总数52个人,平均年龄是85后,非常精简年轻稳定的团队。PSA更多采用邀请策展人的方式,目前馆内没有正式意义上的策展人,我始终觉得美术馆养不出好的策展人,策展人必须是散养在外面。这和传统西方的经典美术馆拥有丰富的馆藏,馆藏策展人就可以进行非常长期的研究和策划展览有所不同。PSA目前没有那么丰富的馆藏,我们每一个团队的成员如果有好的想法我们都可以支持配合他去实现出来。
雅昌艺术网:PSA是中国第一个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目前它的经营情况怎么样,是否能够实现自负盈亏?
龚彦:虽然PSA在全国的范围的当代馆人流量是最高的,但和古代美术馆或国外相比,在推广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目前是实行政府差额拨款,政府的投资主要还在硬件上面,软件和展览本身的投入还不够,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运作的模式可以来补足这一部分的不足。硬件每天都在折旧,但对美术馆来说软件每天都在升值,要看到这个重要的潜力。对艺术专业人员的培训不仅是PSA是急需的,整个上海都非常急需。这点做到先行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你掌握着这个契机,但在那一刻没有爆发,你就可能就会丧失或20年的机会。
雅昌艺术网:人员培训的急迫性。
龚彦:这是一个隐患。现在上海众多的美术馆,真正能不能成为文化中心?还得看5年以后,或者2020年左右,我们可以说巴黎它不再产生艺术很滞后,但是要看到它曾经有那么丰厚的积淀。对上海当代艺术的土壤积淀可能在 80、90年代中很大的断层,好多艺术家去了北京或者国外,这些艺术家的藏品可能都在西方藏家手里或者私人的手里,这些空缺如何去弥补?年轻艺术家在上海活下来其实是非常难的,我们也在试想能否通过基金会,帮助有意思的艺术家完成一些特别具体的项目、驻留计划等等,但要变成非常长期的项目,而不是噱头或者只是临时的态度表达。
雅昌艺术网:所以开设psD的目的,也是以各种教育课程为主。
龚彦:在艺术教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对传统的院校进行补充, psD更多的是移动学校的概念,它的活动都是以工作坊教学相互的学习为出发点,一般都会设置至少7天左右的课程,涉及到各个领域。因为艺术就是靠这些非常具体琐碎的东西慢慢累计出来,而不是靠一个演说去完成,通过这些非常具体的东西可以重新感受到手的重要性。虽然手的触觉在目前好象已经被废弃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这些具体的课程能够再积累回来。
雅昌艺术网:借助新增场馆的建设,当代艺术尤其在上海,发展非常迅速,您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龚彦:当代艺术某种程度和资本挂钩太密切,所以感觉它只是在北上广比较国际化的都市里,我们特别希望能看到其他的城市,所谓边缘的地区的艺术家在想什么?做什么?这可能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之前我们为学术委员安排了特别旅行的计划,帮助他们去贵州、云南探险,去发现一些特别有意思的艺术家,他们的能量、作品表达会让你特别感动。所以我们在明年的时候也会把发现的特别有意思的艺术家在4月份和卡地亚艺术基金会的藏品展里面有所呈现。
雅昌艺术网:为品牌与艺术结合提供新的可能?
龚彦:这个展览在策划的时候就不希望它成为某一个品牌藏品的展览,而是希望这个品牌能和中国的艺术家有关系,除了展示卡地亚艺术基金会30多年的馆藏精选之外,还会特别要求能够加入有意思的和艺术市场还保持距离的新鲜的艺术家的作品。我们也带着卡地亚基金会的主席一块去旅行,他已经完全被震撼,立马就决定他看到的这4、5位艺术家可能在后面的3年里面,会在法国巴黎卡地亚艺术基金会总部做个展,这也是种有意思的文化输出,希望PSA的推荐能成为很重要艺术平台。
雅昌艺术网:PSA五周年,您觉得当代艺术和大众的关系和5年前相比是否有变化?
龚彦:接受度越来越高,就像是带着大家在进行环球旅行,体会到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不同个体的表达。就像上海双年展从一开始不知道这是什么,到现在大家会把它当成一个节日,还有些观众是因为偶尔进入了上双城市馆的所在地的商场,他突然了解艺术其实挺好玩的,这其实都是有触动,我们希望在城市里有更多的当代艺术的触角,把大家慢慢的吸引到PSA这个母体里面来。
雅昌艺术网:您对PSA未来的期待?
龚彦: 我非常希望PSA能够始终保持在婴儿的状态。我希望它能永远保持那深邃、神秘的眼神,像是一个外来者,跟我保持一定的陌生距离,让我们回想起那些无法再拥有的能量,直觉的,神秘的,不确定的,和宇宙保持一致的频率和节奏,那种最高形式的美和崇高。有很多地方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情感和希望,PSA也许可以以一种当代的姿势成为这样的地方。同时,PSA又是非常独特的,未来的两年里像蓬皮杜等国外的艺术中心都要进入中国,我们应该更加抓紧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这不是狭隘的,而是国际视野、更有自己独特性的声音。
(图片提供:PSA )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谢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