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张鼎《安全屋1#》 展出现场
黑暗的房间里,一束光,伴着“黑色催眠曲”,将张鼎最新个展“安全屋”揭开。2018年8月4日,这场特别的展览分别在金杜艺术中心、怀俄明计划、掩体空间同期呈现。艺术家将同一概念在三个不同空间场域和层面予以呈现,共同构成《安全屋》所探讨的观念内核。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展出场地均不属于我们熟知的白盒子艺术空间:一个位于金融中心,一个位于最普通的胡同民宅,一个位于地下防空洞内。
《安全屋1#》 喷塑铁板,喷塑不锈钢,桦木板,ABS塑料,3D打印光敏树脂,电机、电脑、雷达、喇叭、分频器、光束灯、镜子、无线接收器、丙烯、线材、螺丝、U盘、 程序、双声道声音, 293.4X300X300X1件, 281X135.8X127.8cmX2件, 176.3X211.3X226cmX1件, 2018
张鼎表示,“安全屋”的概念源于当今这个随处都是摄像头,以及被监控的世界:“我们处在摄像头很多的环境中,但我们是不是真的获得了安全感?”通过三个空间不同的作品,张鼎将这一问题提示出来:
在两个看似“安全”的建筑内(金杜艺术中心、怀俄明计划),呈现的是《安全屋1#》,《安全屋2#》,作品均处于完全黑的环境中。《安全屋1#》内:昏暗的空间一个”张牙舞爪的家伙“射出一束光,打在有着6个可以跟踪运动的眼球装置上,背后是两个黑色的大音响装置,播放着一首”黑色催眠曲“;《安全屋2#》,同样在全黑的空间内,一个不断转动着的长方形方块,似保险箱,其中两面箱体上安置着门把手,似乎可以打开这个巨大的“家伙”,另外两面上则安装着墨镜,似一个黑衣人,在不停地巡视着他的四周;掩体空间里,呈现的是《安全屋3#》,与前两者不同,这个本来全黑的空间,艺术家在五个房间内分别放置了5件灯光加声音装置,强光将空间照射的一览无遗,音响播放的是五声部白⾊空间交响乐,每一个小时循环一次。
《安全屋1#》
《安全屋1#》 ,跟踪人运动的眼球装置
所谓安全感,对于一个人而言,很多情况,不与外界联系,能够自我控制,不被侵入的自由,目的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但安全感这一概念本身又重新将我们拉入与世界的关系之中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达到一种绝对的封闭,那谁又需要什么安全感呢?
《安全屋2#》 喷塑铁板,方管,油漆,伺服电机,减速机,轴承、轴承座、齿轮、电控柜、线材、墨镜、不锈钢、门把手、螺丝, 200X80X80cmX1件,60X25X60cmX1件, 2018
《安全屋2#》 上的门把手
《安全屋2#》上的墨镜
这样的矛盾体现在三个空间内呈现的作品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中。从金杜艺术中心到怀俄明计划,到掩体空间,是一个远离被监视的过程,从社会关系拉回到自我的内在情感;从掩体空间到怀俄明计划,到金杜艺术中心,似乎又喻示着远离自我,进入社会的过程。
张鼎谈到:“我是从三个不同属性的公共设施着手的,三个不同的区域用同一个概念将这件事情连接在一起,只是在作品形态上有些不同:金杜艺术中心,是一座商业大楼,作品是与场所本身比较符合的现实‘监控’场景;怀俄明计划是在一个胡同内,是一个社区的情况,作品具有一定调侃、幽默的意味;掩体空间是一个地下室,黑被转化为白,在这儿的’安全感‘显得虚无。”
《安全屋3#》 铝板,铝型材,桦木板,喇叭,功放,分频器,低频无极灯,线材,螺丝,U盘,五声道声音, 200X202.4X49.2cmX5件, 2018
《安全屋3#》 照射出的强光,注:参观需带墨镜
《安全屋3#》的声音装置
在这些作品的背后,艺术家所试图指出的,也是处于全球数字监控背景下的每个人共同关心的问题:“谁拥有打开CCTV密码的权限?而那个在背后观看着所有人的大Boss究竟是谁?它为所有人提供了保障,而为它的保障提供保障的又是谁?”
一项医学研究表明,人类恐惧的最大值是在其离开母亲子宫,来到世界的时刻。而终其一生,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安全感”的庇护。就像展览的主题“安全屋”,源自间谍电影,当主人翁逃离了敌人的监控,返回到自己的阵营,面临的其实是一种新环境的监控。
张鼎-安全屋-观展地图
炎炎夏日,在北京城区三处特别的艺术空间,艺术家邀请所有的人走进他的“安全屋”,与他一同思考关于“安全感”的问题。
艺术家张鼎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罗书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