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9-12 08:45
9月3日上午,100名青少年齐聚山东省临沂市王羲之故居洗砚池畔现场挥毫泼墨,笔法稚嫩但不失规范的书法赢得了围观群众的点赞。2008年至今,已有2000多人在王羲之故居参加书法公益培训,促进了笔墨艺术的传承。这也是近年来,临沂市以“量体裁衣”思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动实践和有效例证。
阵地服务扎扎实实
临沂市的“量体裁衣”,通俗讲就是不搞“一刀切”“大水漫灌”,而是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需求做文章。
临沂是“书圣”王羲之的故里,城区王羲之故居内的洗砚池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当地传承书法艺术的核心阵地,王羲之故居从2008年起便开设了书法传承公益培训课堂,但仍然无法满足群众大量的培训需求。“为扩大培训受众面,我们根据学员多是青少年的特点,最近几年将培训对象转向了学校的教师,这样每位经过培训的教师就能辐射培养数十个孩子学习书法。”王羲之故居研究室主任肖强告诉记者。
在临沂市图书馆,读者除了读书看报、借阅图书,如今还可以参加馆里因时制宜开办的剪纸培训、少儿诵读、传统文化讲座等。也因有了这些特色活动,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临沂市图书馆每天的进馆人次都保持在5000以上。临沂市图书馆信息中心副主任王小玮说,不同年龄的受众在这里都能找到可看、可参与的内容和活动,“孩子在馆内能画画、听故事,老人可以参加‘智能手机应用培训班’,中年读者也能参加有关家庭教育等内容的培训。”
临沂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李庆军说,临沂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按照时间节点和民众的生活习惯开展服务,强调互动性和内容丰富,力求让群众从中有所收获。
“走”出一路好名声
2017年到明光寺林场的一次活动,让临沂画院院长陈宗胜深有感触。
明光寺林场位于临沂市蒙山主峰西部,距离城区较远,看山护林的27名林场职工有的人一两个月都难有机会出山一趟。2017年8月,陈宗胜随团来到这里,闭塞的环境、单调的生活让他萌发了来此举办一场笔会的想法,并很快得到了临沂市文化部门、当地书法爱好者的响应。
“后来我们去搞笔会,林场职工都非常激动,他们没想到常年相伴的大山和树林,画在宣纸上能如此出彩。”陈宗胜说,“有的护林员祖祖辈辈在那守护山林,与那里的一草一木已经有感情了。他们无怨无悔的精神,也激励和提醒着我们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多出去走走’。”
走出去,是临沂近几年提升文化服务效能的工作重点。临沂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以“弘扬孙子文化 打造智慧课堂”为目标,通过与临沂多所中小学校合作办学的方式,开办了“银雀山兵学大讲堂”,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临沂市博物馆的“流动博物馆”,3年来先后150多次走进沂蒙老区的贫困山村和学校,让超过4万名群众进一步了解了临沂文化与历史。
临沂市文广新局局长曹首娟说,临沂的公共文化机构不仅要做到“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还要做到“留得住”与“走得好”相结合,而关键的一点是要让文化服务内容“适销对路”。
注重特定群体的需求
2017年,针对基层美术人才匮乏的现状,临沂画院尝试着举办了一期“全市基层美术人才培训班”,朱晓云是学员之一。今年8月底,朱晓云创作的中国画《雨沐秋意》成功入选“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展览”。陈宗胜说,如果没有相关的培训活动,朱晓云这棵好苗子可能就埋没了。基于城乡群众对美术培训的需求日益强烈,临沂画院今年继续举办相关培训班,专门面向乡村小学老师、基层文化馆业务干部和社会文艺骨干。
注重特定群体的需求,是临沂探索文化服务“量体裁衣”最显著的表现。临沂市博物馆正是这种思路的直接受益者。
“在博物馆参与实践的这段时间,我了解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了解了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未来也许会分散在天涯海角,但我们始终是蒙山沂水养育的一方人。”这是今年刚考上山东大学的杨婷婷写在临沂市博物馆留言簿上的话。今年暑假,她参加了临沂市博物馆举办的“带着家乡的历史上大学”公共教育项目。在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中,她和其他数十位准大学生一起,体验非遗课程、寻访革命遗址、参与志愿讲解……这些从未接触过的文化体验项目,让他们充满了好奇,也对家乡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临沂市博物馆副馆长赵建玲说:“在博物馆的体验和经历一定会让他们毕生难忘。他们会如蒲公英一样,将家乡文化的种子撒向世界。”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苏锐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