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展览名称:《浮现的痕迹》Looming Traces
参展艺术家:毕蓉蓉、崔多、崔彤、郭耀先、韩锋、李吉英、李青、刘永涛、庞海龙、三水、郝经芳&王令杰、徐新武、赵峥嵘、郑皓中、钟乐星
出品人:陆剑刚
艺术总监:韩绍光
策展人:韩春阳
助理策展人:沈梦涵
展览时间:2018年9月16日-10月15日
展览地点: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课植园路599弄青空间
2018年9月16日,“浮现的痕迹”展览将在青当代艺术空间展出,此次展览由韩春阳策展,邀请了16位艺术家,突出“痕迹”的概念,探讨作品呈现在艺术空间里,呈现到公众面前,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创作的痕迹,展出的痕迹,也是艺术家一直思考和身体力行的痕迹,最终这种痕迹在宏观的世界里变成碎片的一部分,成为时间维度的未来、当下、过去,最终痕迹是人们对此刻、现实、过去、未来这个概念的一种解读。
关于学术论坛
《艺术生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 9月16日 16:00-17:30
主要议题:
1,上海西部为什么成为大量艺术家聚集的区域
2,艺术群落对当地的原有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
3,艺术家持续创作需要配套的服务是怎样的
4,未来如何让区域艺术机构与艺术家建立更有效的合作
此次展览还邀约了艺来艺往创始人、收藏家何飞先生,策展人、作家、新星星艺术节创始人曾琼女士,约翰·莫尔利物浦展览基金会理事凌敏女士,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策展人陈瑞先生参与“艺术生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论坛,同艺术家共同讨论艺术家的创作生活及机构的生态发展。
参展艺术家作品欣赏
毕蓉蓉 《风景系列二Ⅵ》 2018 纸本综合材料 40*40cm
《风景系列》作品基于毕蓉蓉其近些年在旅途中收集的纹样碎片而展开,这些素材犹如一片片在自我组合着的风景碎片,使艺术家重新编织起个人时间与空间。
崔多 《动态》 2018 纸本丙烯 26.5*38.5cm
崔多致力于创作与生活的贴合,那是唯一的源泉和动力。因为工作关系他常去往非洲,面对原始而稚朴的文明,艺术家的脑海喧嚣而汹涌,仿佛获得了远古的生命体验。
崔彤 《无题之五十五》 2017 纸本水墨 73*43cm
崔彤将幼儿时期幼稚、简单、有趣的印象碎片与孩子分享,嬉笑中度过阳光明媚的午后时光,享受阳光、草地、蓝天和一切的美好,其作品正是体现了这种美好时光。
郭耀先 《森罗万象》 2016 影像
指纹所指代的个体身份象征,于他人“交织”、“叠加”中变换着形态与角色。艺术家郭耀先将指纹构建在臆想的光影舞台上,为它们开启新的旅程。
韩峰 《Sometime》 2018 装置 尺寸可变
探索日常物的抽象结构,以及隐含于结构中的渐进的力量是韩峰的灵感来源。人造物是否越来越偏离生物的人和自然的轨道。探索平面作品如何多个维度的观看、理解世界。
郝经芳&王令杰 《Sun Drawing》 2014 光/热敏纸 32*32cm*9
《Sun Drawing》结合光与气象元素的长期日记式项目。艺术家组合依靠一台由光学元件和热敏纸组成的装置,记录太阳光线运动的图像。
李吉英 《孤独的破坏者No.5》 2015 装置/布面丙烯 30*30cm
李吉英一直希望用最直观有效的方式表达内心,突破对周遭生活的固有感受,目前一直在对材料和表达方面做更多的尝试和阐述。
李青 《屏室·一次采访》 2012 布上综合材料 39*70cm
在《屏室·一次采访》所表现的屏幕景观中,舞台(演播室)上的人物成为一种典型的动态介质,由一堆面具构成的身份流变的肖像,对于传统肖像画的凝视在这里也变成了涣散。
刘永涛 《忘城图-170805》 2017 皮纸墨汁 69*139cm
该系列作品的创作来自城市,城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也带来诸多问题。抽离城市的外表,使其精神指向成为一种脱离物质属性的抽象存在,强调现象之外的某种规律性。
庞海龙 《大棒》 2017 牛角/铸铜喷漆 50*14*60cm
庞海龙通过获取作品材料过程背后的一系列行为而激发的暴力幻想。以"剧场化"的表达形式反映生命存在的多面性和社会复杂性之间的内在逻辑。
三水 《外滩十二号》 2010 收藏级艺术微喷 90*90cm
《外滩》系列作品试图寻找一种“线索性”的表达来思考和描写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心理状况。以时间的跨度,隐约的“形象”与“踪迹”最大程度的记录时代的转变与前进。
徐新武 《秘境18.4.5》 2018 布面丙烯 150*120cm
徐新武探索与可见世界之外的秘境,《秘境》系列所表达的是一种现实中和现实外之间的边界连接状态,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和变换的能量场域。
赵峥嵘 《果实》 2017 布面油画 100*75cm
生活在当今的城市里被无形的力量控制,“平常”成了人们最渴望生活,这年的夏天总会变成那年的夏天,那年的记忆会一直陪伴着我们。赵峥嵘的作品便在试图修复那些记忆。
郑皓中 《觉时恋梦梦恋醒26》 2016 布面油画 40*30cm
艺术家认为所有的视觉经验和心里经验都造成了他的艺术和绘画。其绘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实践——一个解释绘画是如何形成以及展示绘画的自由的实践。
钟乐星 《关系项目20170915》 2017 木板油彩 51*61cm
在钟乐星的作品中,可以源源不断地感受到关于他对身体自身的叙事,但这些作品不是对叙事内容的客观反映,而是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通过触觉让观众介入,从而将流动的思想展现出来。
关于青当代艺术空间
青空间立足于上海西部,水乡古镇,由青隐文化经过多年规划,由DC国际建筑事务所设计,作为综合文化公共空间,将艺术与生活方式融为一体,艺术空间结合艺术酒店,衍生品商店,在空间上做了多元的尝试,希望将艺术的公共化做的更生动多元,拉近人与艺术的距离。
青空间致力于当代语境,未来将邀约专业策展人和艺术家参与空间持续的展览项目,同时结合艺术酒店的优势,也会推出艺术家/策展人驻留计划,同时又从艺术的当代性对传统地理空间及人文空间有一种对话和交流。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的语境,艺术体验场景的平台。
2018年9月16日,“浮现的痕迹”展览在青当代艺术空间展出,此次展览由韩春阳策展,邀请了毕蓉蓉、崔多、崔彤、郭耀先、郝经芳&王令杰、韩锋、李吉英、李青、刘永涛、庞海龙、三水、徐新武、赵峥嵘、郑皓中、钟乐星等16位艺术家,此次突出“痕迹”的概念,探讨作品呈现在艺术空间里,呈现到公众面前,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创作的痕迹,展出的痕迹,也是艺术家一直思考和身体力行的痕迹,最终这种痕迹在宏观的世界里变成碎片的一部分,成为时间维度的未来、当下、过去,最终痕迹是人们对此刻、现实、过去、未来这个概念的一种解读。
此次展览策展人韩春阳认为,“浮现的痕迹”展览通过16位艺术家的作品,让我们看到每一位艺术家自己独特的阐述方式和自我建构的体系,艺术家保留了个体独有的观察方式,此次我们从视觉,听觉等维度所体验到的作品,正是每位艺术家从自身创作经验里尝试的,会有一层隐形的影响渗透到我们内心,作品最终以有形的呈现,无形的记忆留在人们心里。痕迹便是弥足珍贵的部分,如同史前的岩洞壁画和古代佛窟造像,今天我们用新的媒介方式实现作品,材料已经越来越综合,多元,有时候痕迹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但是对艺术的态度还是要静下心来,细细阅读和体验,无论是一种场景体验还是一种互动交流,值得我们去耐心探究。
青空间作为新兴的可持续机构也希望通过不断积累的展览项目,推动艺术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上海作为越来越重要的艺术阵地,汇聚了众多的美术馆、艺术中心、画廊等,民营的艺术机构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为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学者提供活跃的平台,所以此次展览选择了常驻上海青浦和松江创作为主的艺术家,他们参与了大量的国内外的展览,在自身研究方向上受到了众多专业机构的认可,同时影响广泛,作为长期在上海创作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改变了本地原来传统的氛围,而这种氛围是很难短期聚集形成的,是一种长期的效应,需要得到持续的支持和重视。
此次展览还邀约了艺来艺往创始人、收藏家何飞先生,策展人、作家、新星星艺术节创始人曾琼女士,约翰·莫尔利物浦展览基金会理事凌敏女士,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策展人陈瑞先生参与“艺术生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论坛,同艺术家共同讨论艺术家的创作生活及机构的生态发展。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