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让·米切尔·巴斯奎特》展览登陆了由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现场展出了巴斯奎特创作的120件作品,分布在路易威登基金会的四个楼层,完整呈现这位艺术家 1980年至1988 年的创作生涯。
从绘制于1981 至1982年间、首次集中展出的多幅《头像》到巴斯奎特与沃霍尔的数件联名作品,本次展览中的众多核心画作此前从未在欧洲公开亮相,如《可憎的自由派》(1982)、《在意国》(1983)以及《死神骑行》(1988),另有一些经艺术家亲手展示之后便难觅其踪的作品,如《进击的橙子》(1982)、《无题(拳击手)》(1982年)与《无题(黄色柏油与羽毛)》(1982)。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苏珊娜·佩奇(Suzanne Pagé)表示:“巴斯奎特笔下的线条充满年轻人的冲动和满载真实的愤慨。他希望透过作品强调黑人的存在。而黑人在艺术界毫无立足之地的状况让他悲痛不已。”
巴斯奎特在年轻的时候早早辍学,纽约的街道成为了他的第一个工作室。不过很快,巴斯奎特就赢来了自己苦苦追寻、努力付出的回报,他的画大获成功。巴斯奎特的作品可以在现代性的井喷阶段,以及表现主义者们身上中找到影子,但这些有迹可循的联系不再少数,他真正的文化来自于自身敏锐的凝视,对美术馆的造访以及大量的阅读。
大卫·贝克汉姆与让·米切尔·巴斯奎特作品合影
巴斯奎特的作品深受爵士影响,以孩童式的涂鸦、颜料色块堆叠、文字的拼贴,塑造出不同层次的、同时带有图像和文字的作品。这些作品背后所探讨的主题涉及殖民主义、奴隶制度和宗教,性、权力、压迫与街头主义等议题,并且带有独特的原始粗旷风格。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无题》,1981
此外,他的凝视也受到引导:当时黑人艺术家的缺席显而易见,作为艺术家巴斯奎特不得不去填补描绘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化的需求,与此同时在创作中做出自己的反抗。1988年,巴斯奎特去世,多产的创作生涯戛然而止,留下在过去二十年超过一千多幅绘画。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无题》,1982
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摇滚巨星,巴斯奎特对于艺术与文化的影响力不仅限于绘画,还涉及音乐、电影、时尚等领域,被称为“黑人毕加索”。他曾在2007年跻身“世界画坛十大最受欢迎艺术家”,地位仅次于安迪·沃霍尔、毕加索、培根等人。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黑人警察的反讽》,1981
虽然巴斯奎特已经离世近30年,但全球艺术界从未遗忘过这个天才。成百上千幅巴斯奎特的作品进入拍卖市场,而不断创造奇迹。在他离世的20多年时间里,作品拍卖纪录已经超过了2000条。贵到千万美元一幅画,小到1000美元一幅海报或者一幅小小的蜡笔画。他的藏家包括著名的私人收藏家Swizz Beatz家族,史蒂芬A.科恩,劳伦斯·格拉夫,约翰·麦肯罗,麦当娜、莱昂纳多等名人。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月14日。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作品
《无题》,1982
《赢得百万美元》,1984
《阿方索王》,1983
《天堂的鸟》,1984
《消火栓上的男孩与狗》,1982
来源:绝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