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八破图”与明城残砖

2018-12-05 08:56

v4N8kQZNmxbUkrdZuQgrItw87pmkyii6MqtjbgE7.jpg

南京收藏家叶伯瑜,擅集藏金石碑刻。由于家学的熏陶,他擅长小楷、会写古文古诗、熟识古文字、精通传拓技艺和古碑镌刻技巧。一些机构和私人藏家常常邀请他制作拓片、教授传拓技艺或辨读古代碑刻文字。本文所要介绍的这幅明城残砖“八破”拓片(见图),就是他创作的金石佳拓。据他介绍,“八破”就是有历史价值的物件,残了、破了、不完整了,依然好玩,搜集拓制,存之一乐,大可寄托情怀。叶伯瑜作为一位金石收藏家和研究者,将这些所谓的“废物”捡拾收集起来,洗净拓印是“八破图”,并名为“明城残砖八破图”,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南京历史文化气韵的艺术品。

“八破图”,又叫“锦灰堆”,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化元素的画种,它的形式和内涵,不亚于“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八破图,也叫“集破”“集珍”等,其中的“八”是虚数,代表内容丰富,“发财”“发达”的意思。“破”是破碎残缺不全,“破”可延想为家值万贯,“碎碎平安”的意思。我们过去所见过的“八破图”,大多描绘古代文人雅士书房所常见的器物,如:古旧字画、废旧拓片、青铜器拓片、瓦当拓片、虫蛀的古书、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信札等。这些物件呈现破碎、撕裂、火烧、沾污、破旧不堪的形状,给人以古朴典雅、古色古香、雅气横生、耐人寻味的感觉,有人称之为“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因此,其又被慧眼相看,历来备受文人雅士和收藏家的青睐。

江苏省文史馆馆员、著名作家、书画家,92岁的诗翁俞律说:这种形式,起初只是画家成画后,对剩余笔墨的几笔游戏,通常是对书房一角的随意勾勒。翻开的字帖,废弃的画稿,参差的秃笔,杂乱无章层层叠叠挤入画纸。看去像是字纸篓打翻了,所以又叫“打翻字纸篓”。也有人刻意创作“锦灰堆”,一般是在画纸上先框定轮廓,形状不拘,然后就设计摹画出若干重叠交错的小事物,诸如:旧书的残页,揉皱的画幅,发黄的报纸,甚至门券邮票等,只要上面有书有画即可,而且大多还是破烂的面貌,活像灰堆里拾出来的,这就是“锦灰堆”名称的由来。这一类创作,乃粘贴、版画,或用现代科技等方式拼作,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又不失其传统绘画的意义。

近年来,有人专攻其创作技法,成画较多,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已成为当今收藏爱好者青睐的收藏佳品。就如叶伯瑜的“另类”拓片,这就与历史文化、与古玩联系得更加紧密了。古玩,就是存世时间久了的、有人文承载的物体。有的东西本来很多,但随着时间流逝、社会的变迁,会变得很少很少,因而普通的器物也会成为珍物,为了防止灭失,许多文化人担起了其间的责任。

南京是六朝古都、繁华所在,不仅历代的金石遗存极多,尤其明代的城砖更是随处可见。明城墙墙砖的特点是,每一块城砖上还有各种铭文:如“南昌府南昌县”“上元县匠头余龙造”等凸起的文字。由于砖体残破,这些竖着的文字大多不再完整,但是残留部分文字依然清晰。近几十年的建设开发,使许多原本深埋地下的古旧残破的东西重现地面,引来许多爱好者搜求研究。一片片明城墙的残破城砖,零零星星地遗落在沟沟坎坎,这毕竟是久远历史的遗存,如果在捡好利用的基础上,再能如此这般地变废为宝、变废为艺,开发利用,那当然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收藏之宝。

俞律在看到这幅拓片时也非常赞赏,并欣然在拓上题词曰:“八破图者,集破碎文物于一体,合诸美为一美,此一美之大,可谓文化之珍矣。乃残缺美之最佳品……此集明城砖之碎片为之,前人所未及,尤为可珍。”

作者:江苏南京 钱桂萍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