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开幕时间
2018.12.22 19:00
展览时间
2018.12.22 — 2019.1.31
出品
陶谷公园
展览地址
南京市鼓楼区陶谷新村6号101
照片来源:罗荃木工作室提供 Photo: Luo Quanmu Studio
陶谷公园TOKU Gallery 荣幸地宣布将于2018年12月22日推出本年度的最后一场跨年展览——系列展览Artists & π 之第一回:罗荃木。该系列展览“A&π”试图通过艺术家、作品及其收藏切入当代语境,构筑一个开放的对话空间。π在此,既喻指环绕艺术家的日常事物,他的玄思、审美及隐秘的精神背景,也使对话在追溯与碰撞之余,带来更多启示性的回声。
艺术家罗荃木
罗荃木1965年生于江苏南通。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现生活工作于南京。曾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北京/台北亦安画廊及Gallery JChen等艺术机构举办个人展览。曾多次受邀参加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意大利曼特尼亚美术馆、成都当代美术馆、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泰国曼谷)、法国巴黎泰勒基金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英国伦敦路易斯布罗恩基金会、维也纳奥地利Kunstraum Noe Niederösterreichische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重要联展。
照片来源:罗荃木工作室提供 Photo: Luo Quanmu Studio
喧嚣与静默
文/刘立杆
安迪·沃霍尔热衷囤积大众消费品,杉本博司攒集人造眼球,乔治亚·欧姬芙像地质学家一样搜罗岩石、植物和动物骨骼,而人体解剖模型及标本摆满了达明·赫斯特的工作室……跟崇尚体系的收藏家相比,艺术家的私人藏品无疑更为散漫,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也不可避免烙上时间、梦想和个人史的斑驳痕迹。
罗荃木 Luo Quanmu 《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 2014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43.6cm*64cm
罗荃木作品及其收藏的油画、摄影、速写、版画和碑拓,似乎重现了一间凌乱又有序的画室,并唤起人们对湿画布、松节油以及干涸颜料的记忆。当观看者从画廊直接进入了艺术生产的现场,如同从一座建筑物回到未拆除的脚手架、地基和草图,这种纵览使人们同时置身于望远镜两端——罗荃木的标本、地图和假山逐渐扩展为幽暗的车间和密林,那些埋首于劳作,木然、面容模糊的“生产者”也转过身,换之以平静的直视——事实上,展览部分还原了罗荃木工作室的冰山一角:他严谨、近似苦修的工作状态,某种冷静、克制的氛围,疏离感和一点点强迫症。
工作室堆积的颜料 Piles of paint in the studio
罗荃木 Luo Quanmu 《作家H.》 《Writer H.》2018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30cm*40.1cm
从素材或文本研究的角度看,作品与藏品的并置无疑为考察艺术家的初始想法和动机,提供了某些痕迹学依据。譬如,关于建筑的绘画、旧影集很容易令人想到贝歇夫妇的工业摄影,即便罗荃木冷峻的“工厂”较之“工业考古学”有更多情感的脚注。同样,“养蜂人”和“伐木人”的影子也若隐若现于亚历克斯·卡茨的抒情风景,后者的明亮和抽象恰好反衬了前者的幽密。我们也不难从荒木经惟的摄影或拉脱维亚画家Janis Avotins的画作,发现某种神秘的精神呼应和回声。在回眺与追溯中,这些收藏如同淡淡的光晕环绕于罗荃木作品之上,又由于必然的错位和悬宕,赋予其以更复杂的经验叠层,并朝无限的可能性敞开。
照片来源:罗荃木工作室提供 Photo: Luo Quanmu Studio
也许,夸大这种隐秘的关联是牵强的。无论从感知还是个人记忆的层面,这些收藏对于艺术家,可能并不比一张家庭合影更加深切,恰似其作品同眼泪和记忆的亲缘远多于档案或观念。换言之,展览无意提供过于明确的线索或暗示,相反,更倾向于通过两者之间的落差,捕捉其中“流动的变量”——唯其不同,唯其相距甚远,构成的磁场才越强,交汇时的漩涡才越湍急。正如荒木经惟的情色摄影之于罗荃木的《肖像》,贾科梅蒂的速写和他描绘的太宰治、黑塞及川端康成,各成体系又盘根错节,彼此穿刺、衍生、撕裂、震荡与交融,加入并增厚了罗荃木特有的孤寂和抒情气息。
照片来源:罗荃木工作室提供 Photo: Luo Quanmu Studio
罗荃木 Luo Quanmu 《建筑》 《Biulding》2016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30cm*50cm
不难想象,在罗荃木开始工作之前,他收藏的所有绘画、照片和物品就已经包围了空白的画布。不管博伊斯的素描还是贾斯培·琼斯的石版画,潦草的小稿还是泛黄的旧照甚至一张小学生的习作,都在画室里拥挤,汇集成徘徊不去的低语,时而喧嚣如一部袖珍艺术史,时而又迟缓,紧张,充满了默祷和追问的意味:一边是画布和零散的思绪,谨慎和怀疑,一个艺术家宿命的局限和自我苛求;一边则是堪称不朽的事物,随心所欲的大师们,想象的自由和解脱。
宝丽来 Polaroid 摄影:罗荃木 Photographer: Luo Quanmu
罗荃木 Luo Quanmu 《肖像》局部 Part of《Portrait》 2018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50.2cm*60cm
艺术家正是籍此确立了自己复杂的精神坐标,其中隐含了日常生活与美学法则,也指涉了从历史迂回的现实和欲望机制,既有追慕和致敬的意味,又以无数交叉的路径构筑了多重对话模型——就展览而言,这些对话至少以喧嚣与静默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在激荡与拉抻中变得更小,似乎抹掉了野心,又仿佛对人生某种痛苦、热切、黑暗动机的反应,在相互辨认中不断喷涌出情感、幻想和心灵的奇观。
罗荃木 Luo Quanmu 《蜂蜜是如何酿造的》 《How is honey made》2014 纸上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on paper 78.5cm*109.2cm
罗荃木 Luo Quanmu 《养蜂人》局部 Part of《Beekeeper》2014 纸上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on paper 76.7cm*106.9cm
宝丽来 Polaroid 摄影:罗荃木 Photographer: Luo Quanmu
作者:谭娟,于淼(实习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