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行旅的美妙在于每人可以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即使用相同的艺术眼光去看世界,那也是各有不同。妙在不同,美在差异。像缅甸这样的国度,需要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尤其是要用艺术的眼光去看那无处不在的佛塔。用万塔之国、万塔之城来形容缅甸或蒲甘是极其准确的。因为当你进入到这个充满神奇的属于佛的国家,就能看到佛塔在这一国度中的普遍存在,而且数量之惊人,也是出于想象之外。而在中国,塔在城市中,哪怕是在乡村,都是区域内的制高点,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独特的标志。因为它巍然屹立在人们的视线之上,成为人们世代相依的一种视觉记忆,也是与文化传承相关的一个特别的符号。而在缅甸,尤其是在蒲甘,佛塔以一种随处可见而让人们感觉到是置身在佛国之中。所以,这些塔不管是处于什么方位,还是处在哪个角落,它们都有着相连的一种关系。它们彼此的相互关照,它们彼此以其它塔为背景,彼此又把自己作为别的塔的背景。就这样,它们彼此在自己的位置上,以不同的岁月沐浴着相同的风雨而展现出自己的年轮,成为一个特别的群落。
在仰光,尽管大金塔是唯一的高度,也是最大的规模,可是,在这座城市中还有很多佛塔,还有很多散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然而,到了仰光,大金塔好像是必须去的地方,因为它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在这座城市的不同角度都能够看到它不同一般的巍峨以及熠熠生辉。大金塔与这座城市的共存已经有了600年,而它的始建则在公元前六世纪。因此,历史悠久是它的骄傲,超大规模是它的自豪。当人们来到这里,走到这个制高点上的时候,回望那拾阶而上的过程和感觉,一定会发现那是一种难以省略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每一步台阶都是默默的还愿,都是对佛的念想。这种充满对佛的敬仰和膜拜的过程,应该是和佛塔相关联的内容,如同给佛塔贴金表达心情一样。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参拜,就是想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佛塔,告知自己内心的祈祷。而当大金塔修建了观光电梯,乘电梯很快就可以直达顶部,却消解了这样一种需要体力、需要时间、需要默默祈祷的中间过程,而失去了这样的过程,人们也就在参拜中失去了相应的内容。无疑,参拜的过程非常重要,它是礼仪的一个部分。因此,当观光客乘电梯直达顶部的时候,那些信徒们依然默默的在一步一个台阶的走向他们心中的金塔。
由此想到,缅甸早在1994年就加入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可是,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未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因为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的一些专家认为蒲甘的一些佛塔的修复违背了“修旧如旧”的原则,而且增加了当代的内容,包括在蒲甘建造了一座16层高的观光塔,破坏了作为文化遗产的整体形象。显然,专家忽视了大金塔和蒲甘地区佛塔不断新建的过程,而历代、历年的新建都没有“修旧如旧”的问题。无疑,对于历代修建的大金塔以及正在贴金的金塔本身,还有一个宗教仪轨和乡规民俗的问题,这也是需要尊重的。缅甸人看佛塔是现实的存在,是日新又新的理想和憧憬。
中国早在十世纪的五代,绘画就存在着富贵和野逸这两种不同的风格,而缅甸的佛塔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两种绝然不同的审美差异。仰光的大金塔属于富贵的一类,任何人立足于此都能够感受到一种特别的皇家气象。几百年来人们不断在其周围建造新的佛塔,历代相续,以致现在四周环绕着大小不等、造型各异、高低错落的68座佛塔,成为一个巨大的佛塔群落;而人们还在不断为大金塔贴金,使得塔身上的黄金已有7000公斤重。而塔基座上的佛传故事浮雕瓷塑以及花纹装饰,更是以一种独特的内容和形式的结合,装扮了塔的美妙。还有那些精雕细刻的塔的门框、门楣,代表了缅甸的工艺水平和工匠精神,同样为处在不同光影中的塔增加了可以慢慢品味的内容。漫步在这里的每一步,不管是眼前,还是身后,都能够看到由塔构成的不同景观。这里的高低不等,层层叠加,各种光影关系伴着不断的变化,时时不同;加上阵阵起飞降落的鸟,以及那些挂在塔上的数以千计的金铃、银铃所发出的悦耳的铃声,一片祥和的景象来自塔影佛光,让人们感受到佛国世界的一切美好——佛国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作者:陈履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