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1月14日~25日,《SHAPESHIFTER——陈世英平行宇宙个展》在香港历山大厦佳士得艺廊隆重举行。此次展览融汇多元文化、精湛工艺与无比创意,将带领观赏者飞越时空,回顾陈世英45年来的奇妙旅程,欣赏他的当代雕塑、珠宝艺术及创新作品,包括备受推崇的世英切割、钛金属珠宝工艺、翡翠切割润光专利技术、石镶石工艺、真空妙有及世英陶瓷等。
展览现场(图片提供:佳士得)
乍一听“平行宇宙”一词,似乎很难跟珠宝创作关联到一起,而对于一般观众对珠宝设计的惯常思维,也很难上升到如此磅礴宏大的认知。但这就是陈世英40多年来做的事,他扭转了关于珠宝的既定概念的局限,将其作为最具魅力的载体,呈现他对于世间万物的感悟和理解。“我不会站在这里告诉大家,我所做的所有创作都是来自我自己……我感受到,我创作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历史、大自然,还有整个宇宙的能量。”
陈世英在展览现场导览(图片提供:佳士得)
展出的陈世英雕塑作品(图片提供:佳士得)
展出的陈世英的装置作品(图片提供:佳士得)
陈世英,被誉为“东方珠宝艺术第一人”。他是首位在德国宝石博物馆及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个展的当代亚洲珠宝艺术家,也是史上首位及唯一获邀参家《巴黎古董双年展》的华人珠宝艺术家。王菲的那枚能够“站立”的婚戒,俄罗斯皇室成员为新婚太太订制的神秘礼物……均出自他的双手。这位从福州辗转到香港的少年,从十余岁的学徒开始,一步步成为欧美珠宝从业者严重“那个可怕的中国人”,他的作品如同诗句中的“除却巫山不是云”,欣赏之后的大部分女生,似乎都对其他珠宝丧失了兴趣。
艺术大师陈世英
“变是永恒”陈世英说自小就是带着这样的观念在面对世界。而这个“变”字也一以贯之地体现在他的创作之中。遍览展览现场,这汇聚了陈世英45年创作的80余件作品,几乎很难找出两件略有雷同的创作想法。《玉龙千翠》以战国时期的龙鉤为原型,呈现凤首龙身、一身化多身的当代演绎;《悟蝉知翠》将上千年来,中国古人对蝉之高洁、丰收、重生之象征,寓于精雕细琢间,《华彩心动》将各类不同的精美宝石巧妙结合,其呈现的五彩光色,曼妙如同韵律悠长的乐章。
《悟蝉知翠》(图片提供:佳士得)
“世英切割”的诞生,更是将陈世英关于“变”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份执着的“求变”源于他在80年代在照相馆里偶然认识到“双重曝光”,对光的神奇充满了探索,继而开始思考能否用宝石雕刻出同样的效果。1987年,他创作了超越三维的“世英切割”,简单来说,例如你从正满看到女神的五个脸,而事实上,陈世英只在宝石的背面雕刻了一个脸,其他四个脸则是通过精算和切割创造出来的投射影像。“这是一个三维阴雕,是逆向思维配合逆向雕刻运动而产生的幻象。也就是说,雕刻的时候,右即是左,左即是右,深即是浅,浅即是深。”如此一反常态的操作,恐怕也只有陈世英敢于巧夺这份“天工”。
世英切割(图片提供:佳士得)
陈世英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去训练和实验这个雕刻技术。这一过程很有点“不疯魔不成活”的状态,为了找到理想的雕刻工具,他甚至锲而不舍地去机械工厂当了半年学徒,学习改装工具。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他最终将牙医使用的钻头改装成了雕刻刀。但这个钻头的钻速太快,其产生的高温令宝石一碰即破。已经走到这一步的陈世英,进退两难,他干脆破釜沉舟地逼迫自己苦练技艺,然后开始在水下雕刻!水下雕刻的难度非行外人所能想象,当水吞没石头的时候,陈世英根本看不到任何细节,“我只能每雕一刀,就把石头拿出水面检查,没问题又放回水中雕下一刀,刀刀如此。”也就是说,陈世英几乎不是靠惯常的视觉在完成雕刻,而是有赖于厚积薄发的精准手感和浑然忘我的平和心境。
世英切割(图片提供:佳士得)
“如果没有发现新的东西,没有发明新的东西,没有创造新的工艺,那么我好像对明天就很有危机感。一直都是这样,如果我创造的这件作品太容易了,明天人家一下子就能够模仿、超越了,我是不愿意的。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想突破自己,而且每一件作品创作之后,我不会享受那些作品的成就,而是很快就让它过去。因为我在享受的时候,就没有心思再去创造新的。”
《宇宙新生》(图片提供:佳士得)
而对于钛金属的孜孜求索,也是陈世英这个“痴人”做出的最巨大的转变。从传统来说,珠宝制作常常采用贵重金属,如金、银、铂金。这个无数代人坚守的传统,却让陈世英产生了颠扑的念头:既然珠宝本身具有超凡的价值,为何还要被金属的价值所限制?陈世英想找到一种金属,一种既能让他镶嵌较大珠宝,又不影响珠宝整体美感,同时还兼容佩戴舒适性的金属。
由钛金属参与制作的《华彩心动》(图片提供:佳士得)
一开始茫然四顾毫无头绪。有一天,陈世英像往常一样看报,偶然读到了“心脏起搏器”是由钛金属制作,这个与他而言颇为陌生的金属,似乎一下子抓到了他的心,这种金属坚硬、轻巧、强壮、亲和人体、色彩丰富,几乎陈世英对新材料的所有要求都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但一位艺术家,如何去驾驭这种代表着高科技和时代精神的太空金属呢?当时的陈世英可以说功成名就,他设计的珠宝已成为藏家争相抢购的心头好,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他稳赚不赔,只会收获更多的掌声和赞誉。
但一成不变,就不是陈世英了。钛金属极难驾驭,它非常固执,不曲不就,如果使用蛮力,就会极速回弹;它的熔点虽然生死1688,但是退火后,它还是不熔;除了金属本身的难度,外界也是嘘声一片,对于陈世英这么“惊世骇俗”的探索和改变,总是有人觉得不过是“瞎折腾”!
钛金属参与制作的《玉龙千翠》
“曾有人问我在创作的时候你害怕失败吗?我回答说失败越多我越有动力,太容易的事我不想做,因为大家都能做,我偏要做人家做不到的。这就是陈世英铿锵有力的回答。为了弄清楚钛金属,陈世英充分发挥了之前为了工具去机械厂当学徒的干劲,一一走访了解钛金属的科学家。但在科学家这儿,陈世英没少吃“闭门羹”,一方面他们觉得一个艺术家非要研究钛金属,是“越轨”行为;另一方面,他们对这一想法的可实现性充满了怀疑。陈世英用了八年的时间研究钛金属,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在我们这个物欲横行的当下,很难想象一个人却无所畏惧地逆流而行。
《蝴蝶星云》(图片提供:佳士得)
“这是魔法一样的金属。它用无比的力量肩负着重量,却几乎是隐形的存在者。钛金属具有多重性格,它可能很固执,但它不惧怕变化;它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变化取代规范。”
由世英陶瓷、钛金属制作的吊坠(图片提供:佳士得)
四十多年来,陈世英一直在变中思变、变中求变,在变中创变。当一件作品变到一个无可再改变的地步时,陈世英会停下来,开始在另一件作品中追寻变的深度。《真空妙有》就是诞生于无数次的改变之中。很多年前,陈世英第一次看到逃生术的表演,一位魔术师被捆绑双手,落入水中。“时间就只有一口气那么长,生命就只有一口气那么短,那一口气,是生也是死。我想要捕捉这一口气,于是萌生了《真空妙有》的概念。”
《真空妙有》是一个在发晶体内镶有一千多颗祖母绿的吊坠,从构思到实践,陈世英用了十年时间,前前后后打破了三十多块水晶。一千多颗祖母绿放到方寸之间,对陈世英来说最难的莫过于挖空发晶的中部,这一过程让他认识到,若要“生有”,先要“生无”。这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作品,成为通往未知的“秘道”,十年的时间里,陈世英在这道上进进出出,起起伏伏,有欢欣有失落,有感悟有取舍,这是创造,亦是修行。
展览现场(图片提供:佳士得)
“什么是艺术?曾经我只看到一个狭窄的宇宙,而如今,我知道万物都是宇宙。只要你有艺术的眼光,它无处不在。发现艺术,如同修行,人心起,道心盲。所以,无论是书法、绘画、工艺,都是载体或手法,归根究底的是作品究竟能否启发人心。这次的展览,我就是这个目的,如果我创作一件作品,马上高价卖掉,那么它的时空生命就太短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