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代枭雄曹操在临终前的《遗令》中道:“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晡上脯备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由此可见,“香”在魏晋时期已然流行,香品的鉴赏和使用也渐成风气。
自先民发现祭祀时焚烧某些植物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后,后世便开始了如何获得馨香气息的探索之路。魏晋南北朝时熏香流行,士族子弟莫不熏衣傅粉。到了隋唐时,香品的用量远超前代,除了佩戴、含服以及熏烧等品香方式,更出现了用香涂刷装饰房屋等奢侈之举。
宋代是中国香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香料作为商品往来于与海外进行的进出口贸易中。宋代用香蔚然成风,文人雅士圈盛行焚香用香、搜集香方、品鉴香类等香事。《香谱》一书便是由宋人洪刍所撰写。时至明清,香文化的发展以及香的广泛用法已趋于成熟,民间用香风气也更为繁盛,妆饰香膏、佩戴香囊、雅室熏香、调服香药等各种手法层出不穷。
在香材的使用上,原态的香材一般在经过人工处理后,制成各种各样易于使用的形态。这样经过处理后的香材的香味会更加醇正。原态香材经过蒸煮炒炙后,通常会磨成细粉,再加入其他附着剂,便可制成线、塔、盘、丸等多种形态;经过蒸馏萃取,还可提炼出花露等香水。
香器是指焚香用的器皿或用具,除了常见的香炉外,还有香囊、熏球、香筒、香盒等多种器具。这些多种多样的器具,主要是为了配合不同形态的香焚烧或熏蒸。
北京诚轩2012年春季拍卖会第163号拍品
清雍正 “长春居士”款冲耳铜香炉
10.2×6cm. Wide×High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第244页,图409,2015年11月
成交价(人民币):805,000
据《宣德鼎彝谱》,冲耳炉原为宣德皇帝置于案边,相伴朝议之物,乃宣炉之首。按清代以“长春居士”为别号者,仅乾隆皇帝弘历一人,拍品朴素无华,应为弘历未登基时所置之书斋实用小炉,底镌“长春居士”款,以示不忘雍正教诲。
炉体扁宽,器形端庄沉稳,双耳圆润,矮足乳形,腹底略平而光滑,膛内旋纹明显,斑驳发亮,乃烧结经年而致。铜质坚致,足底处现铜之金亮本色,沉重坠手,扣之音脆,气息蕴光华于素雅。
北京诚轩2013年秋季拍卖会第624号拍品
清雍正 天蓝釉皮囊罐
11.5×9.8cm. Wide×High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第233页,图386,2015年11月
成交价(人民币):4,830,000
仿皮囊而制的瓷器多见于辽代,源于游牧民族随身携带之皮革水壶,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其后少见。拍品以瓷质仿皮囊之形,构思新颖,形制独特。罐身如一只饱满的皮囊,腹部对称饰整齐的缝线纹,以索绦微束之势为颈,棱瓣凹凸,颇为形肖,腹侧一面饰索绦系环,另侧饰绳结。随形口沿内凹,以承罐盖。内外均施匀净的天蓝釉,釉色优雅纯美,积釉处微泛极淡的黄绿色,美不胜收。
北京诚轩2012年春季拍卖会第153号拍品
明末清初 文殊师利童子骑狮像铜香熏
27×28.8cm. Wide×High
成交价(人民币):310,500
文殊菩萨道场在五台山,以青狮、莲花台、金孔雀为坐骑,尤以青狮最为人熟知,代表以狮吼威风震慑魔魇之象征。上幅铜香薰外形精致,是以童子骑乘青狮,应为文殊菩萨法相,取其智慧无边之意,制作案头香熏,为宗教造像与文房用器结合之一例,颇为少见。
北京诚轩2013年春季拍卖会第879号拍品
清中期 竹雕西园雅集小香筒
1.7×11.5cm. Diam.×High
成交价(人民币):460,000
北京诚轩2017年春季拍卖会第919号拍品
清乾隆 玉雕太平有象图香囊
尺寸:6.5×4.7cm. High×Wide
成交价(人民币):178,250
中国佩香传统由来已久,先秦诗词文藻中即已出现各类香草,文人更以随身佩香表现高洁的君子品性,故香囊颇为流行,及至清代 ,以各种材质制作的香囊尤其工艺精湛。
作者:北京诚轩拍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