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玛丽·阔思个展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9年3月26日,正值一年一度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之际,佩斯画廊在香港的两个空间中分别带来美国艺术家艺术家玛丽·阔思(Mary Corse)及中国艺术家萧昱的个展。
其中在佩斯位于香港中环 H Queen's 大厦的空间中,佩斯呈现了玛丽·阔思创作于2019年的最新作品,延续了她对于材料、色彩的娴熟处理手法以及对空间、光线的敏锐感受力。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光与空间运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员之一,阔思被该运动领军人物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评价为“我们这一代最被低估的艺术家”。
萧昱个展现场
而在娱乐行空间展出的萧昱最新个展“BB”则以数件以“竹”为核心意象的雕塑及影像作品展现了艺术家近年围绕生命体验的思考与实践。
玛丽·阔思个展现场
玛丽·阔思个展现场
玛丽·阔思(Mary Corse)个展,是其在亚洲举办的首次展览。在过去的五十年里,玛丽·阔思的艺术实践致力于探索感知、光的特质和抽象概念——通过对绘画的创新,她对以光作为艺术的主题和媒介进行持续的探讨。此次首度于亚洲举办的阔思作品展,佩斯画廊将展出艺术家的全新作品,延续了她对玻璃微粒和简洁的红白黑丙烯颜料的运用,并创作出简单的几何构图,为她的画作中呈现冷光的内部空间建造结构。
玛丽·阔思个展现场
玛丽·阔思个展现场
阔思的画作不仅仅蕴含了对光的表达,还有对主观体验的创新探索,她的作品对周边的环境,折射光的同时邀请观众在动态视觉中进行一场感知的邂逅。此次展出的画作是阔思于 1968 年开始持续演化了 50 年的《白光》系列的延续。艺术家最初从太平洋海岸公路边的白色油漆线受车灯照亮时闪烁的光中获得了灵感——白色涂料中的玻璃微粒,与她自身的物理移动,一同造成了这一现象。阔思将这一意外发现转化进她自己的创作中,将玻璃微粒融入丙烯颜料,从而驾驭了光的折射,创造出光芒四射的视觉效果,并且根据观赏者在画作周围移动的位置,看到的光反射也会产生变化。
玛丽·阔思个展现场
此后,阔思孜孜不倦地拓展着《白光》系列画作的边界线,在几何元素中加入不同的基础色阶与黑色,探讨新的结构和感知的可能。此次于佩斯画廊举办的展览包括了阔思在此系列中的最新创作,展出不同尺寸和轮廓的白色带状画作——从 244 x 244 cm 的正方形到 198 x 305 cm 的长方形作品——同时亦有融入了各种宽度和结构的红黑色条幅的作品。
Mary Corse, Untitled (Black Earth), 1978, two fired earthclay tiles, 51.1 cm × 101.9 cm © Mary Corse
玛丽·阔思 1945 年出生于伯克利,1968 年在乔纳德艺术学院(现在的加州艺术学院)取得艺术硕士学位。她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出作品,包括一些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展览,如 2011 年盖蒂美术馆的“亚洲标准时间:洛杉矶绘画和雕塑的横流,1950-1970”,后巡展至柏林的格罗皮乌斯博物馆;2011 年在圣地亚哥当代美术馆的“显著:加州光与空间”等。2018年,阔思在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办回顾展, 2019 年夏天,回顾展会巡展至洛杉矶郡立美术馆。同时艺术家的新作会在洛杉矶的凯吉克画廊展出。她的装置作品正同时在纽约“迪亚:比肯”艺术中心长期展出中。
Mary Corse
2019.03.25 - 2019.05.11
佩斯画廊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H Queen's大厦12楼
萧昱个展现场
萧昱全新个展《BB》是其于佩斯香港画廊的首次个展。是次展览将展出艺术家最新的创作,包括五件具代表性的“竹”雕塑,以及三件影像作品,延续了艺术家对于当代社会生存及文化处境的关注与反思。展览将于3月25日晚间举行开幕酒会,并持续向公众展出至5月11日,艺术家本人亦将出席开幕酒会。
萧昱个展现场
展览题目“BB”可被视为理解艺术家近期思考的线索,该缩写词因所承载的意涵众多而成为近乎抽象的符号,透露出艺术家对于强行解读的拒绝姿态以及对当代艺术中过度阐释问题的反思。与展览同名的《BB》系列铜铸雕塑,是艺术家此前强调反叛的“竹”雕塑作品的延伸与进化。萧昱在过去的创作中经历并完成了对传统符号“暴力解构」的过程,而新作《BB》系列则淡化了这一过程中“暴力”的表现,致力于对艺术家自身语言的建构与书写。这些雕塑作品线条无序但流畅,令人联想至中国书法的笔触挥洒,蕴含着一种投射于感官体验的诗意。相比起单纯替换竹的传统语意,艺术家更进一步,运用铜铸雕塑的媒介,令其作品中的竹脱离了先天的物理特质,实现自然状态中不可达成的姿态,在纯粹的线条与色彩的勾勒中,形成了一个不依附于外界环境的内部语境。对“竹”这一符号的碎片化与异态化,使其超脱为他艺术家个人抽象语言的一部分。艺术家在去除竹被后天赋予的文化含义的同时,又在细节处理上保留了人们对其视觉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由自然至人为的微妙交汇,为观众提供最直观的美学体验。
萧昱个展现场
在另一边展览区域呈现的是萧昱的三组影像作品,依然以“竹”作为他的艺术语言,在动与静、明与暗的对比中创建出一个以竹条碎片化为视觉表象的叙事;但同时竹子并非此叙事描述的对象,其中文化符号被艺术家开放为感官语境的用意不言而喻。关于自己的创作与观众之间的关係,萧昱认为,随着越发便利的条件使当代艺术被公众接触的广泛性大幅改善,已经使当代艺术的观众在全球范围对当代作品获得更多机会的阅读,自然经过了一定的积累与训练,并形成部分的文化共识,可惯性地自我解读,不须依赖艺术家注入过多诠释去引导。萧昱运用多种媒介素材的视觉表现,创造出自由解读的语境,更多的让作品本体与观众建立嵌入式的互为关照的语义场,而这其中个体背景与阅历的差异所造成的理解的深入与多样,正是艺术家本人所乐见的。
萧昱个展现场
据悉,在展览开幕同一天,佩斯艺术家宋冬作品《哈气》(1996)及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作品《无题》(2003)还亮相厉为阁(Lévy Gorvy)香港空间开幕群展“澡雪含章”。
萧昱
2019.03.25 - 2019.05.11
佩斯画廊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30号娱乐行15楼C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