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道迹——祁海平艺术展
参展艺术家:祁海平
主办机构/赞助方:北京锦都艺术中心/天津海河人才
策 展 人:荣剑
学术主持:王端廷
学术批评:贾方舟、邓平祥、李旭、张晴、张子康、彭锋、高岭、徐虹、杨卫
展览时间:2019年11月20日——2019年12月19日(周一~周五10:30—17:00)
开幕活动:2019年11月23日(周六)
学术研讨会:14:00~16:30
开幕式:16:30~17:00
展览地点:北京锦都艺术中心展厅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恒通国际创新园C9号楼蓝色光标公司北门
回到绘画的原点
文/王端廷
在中国抽象艺术界,祁海平是一位较早开始抽象艺术探索、具有明确的构成要素、清晰的演变轨迹和鲜明的个人风格的抽象艺术家。他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获得启发,找到创作主题,建构自己的抽象世界,以“道”为本,黑白(阴阳)为相,以音乐节奏为韵,以行草书法的方式为语言,计白当黑,在点线交叉重叠中寻求虚实疏密变化。无论是混元一气的淋漓书写,或者是相反相成的黑白变化,他的抽象绘画从本质上还是表现一种生命的自由运动,以达到宇宙节奏和生命精神合一的境界。
祁海平的抽象绘画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涂抹式的块状抽象,另一类是书写式的线状抽象,这两种抽象方式一直同时存在、并行发展。这两类抽象除了绘制方法不同,在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上完全一致。他将色彩的使用严格限制在单色系之内,努力避免绚丽而丰富的色彩对感官的刺激,而力图通过冷静而单纯的色彩使人产生心灵的震撼。
事实上,祁海平的抽象绘画是一条不断摆脱具象、日益简化之路。这是一种形与色的双重简化,最终祁海平的抽象绘画回到形成绘画的最基本的元素——线,他的最新作品几乎就是带有音乐旋律和节奏的线条舞蹈之物化痕迹。应该说,这是极简主义之后抽象绘画向纵深维度更进一步的推进,是形式主义终结之后绘画向本体更进一步的回归。除了绘画之外,祁海平还通过非绘画材料和装置艺术手段拓展抽象艺术新的可能性,体现自己无拘无束的自由创造意志。
祁海平
祁海平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油画系主任,造型艺术学院院长,现为天津美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
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各种艺术展览,曾获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优秀奖,中国青年油画展大奖,中国小幅油画展艺术奖,CCTV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播优秀奖,天津市美展金奖。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大都美术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雅昌文化集团,天津美术馆,上海MOKA当代艺术馆,中央电视台,天津泰达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游》160X160cm布面丙烯2018
祁海平关于“道迹”的思考:
我这些年画画一直在寻找一个“本”,弄清楚这一点就找到了源头,一切由此来演变生发。
从哲学上看,这个“本”就是宇宙的本体精神“道”,道生阴阳,阴阳迹化而生万物,也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原理。
客观世界是有形的,而精神世界是无形的,对于形而上之道的追求和感悟,是我关注的焦点,而所谓抽象或具象只是便于描述的风格划分。
道是有生命的,宇宙之气生生不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老子称之为“恍惚”,其实就是在深邃的空间里涌动的无穷的生命意象。作品是一个灵魂之窗,是博大而幽微的玄妙之门,一种心象的隐喻。既有理性的思考,又包含了感性的生命精神的表达。
色彩有丰富之美,也有单纯之美,我喜欢单纯甚至单一的色彩。我认为单色胜于多色,因为它具有鲜明的特征,而且更具有象征意义。我学画从彩色开始,一直追求到色彩的终极-黑白,从视觉上看高度的鲜明单纯,实际上它更有哲学的意味,“一阴一阳之谓道”。黑白相混(阴阳相合)达到黑灰,“其上不皎,其下不昧”,因此是最接近“道”的终极状态-无色。我的色谱是这样的序列:黑灰-黑白-单色系-多彩世界,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太朴鸿蒙,出现了“一画”,就是绘画最初的元素“迹”。由迹生形、生象、生画、生字。
从表现形态来看,也是从混沌产生一画之迹,进而演变为符号,乃至万物的客观形态…。
了悟绘画之本质,便可打破一切束缚,由此建立任何形式的绘画。可单纯可丰富,既可抽象也可具象……
汉字和绘画同生于迹,古人所谓的“书画同源”, 我以为不只是用书写的方式画画,其实象形文字也是一种绘画符号,可以说一个汉字或者一组汉字的空间疏密的构成就是一幅画。
书法是我的绘画的一个丰富的资源,它常常给我运笔用线造型和布局的灵感。书为心画,书法也是心性之迹,即有生命的书写。我一直用书法的方式来画画,分黑布白,阴阳互换,编织点线的视觉交响和精神图像。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持守混元一气之道,而神游于物之初,融天地之氤氲,状万物之纹理,非字非物,无始无终,纵横涂抹,元气淋漓,在时间和空间中穿越往来,以达到人画合一,道迹合一,宇宙节律和生命精神的合一。
作品赏析
《混元No.1》300x240cm布面丙烯2019
《混元No.2》300x240cm布面丙烯2019
《混元No.3》300x240cm布面丙烯2019
《混元》系列是最近开始画的,但是它可以说是我对本源思考的结果,是我的其它系列作品的出发点,也是产生其它作品的根本。
混元意味着原初,根本,本源,道。
黑灰色调,其状混沌一体,无边无际,不皎不昧,惟恍惟惚,但是其中有物、有象,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无穷的生命气息。巨大的笔触浑厚交叠,犹如龙行天下,自由翻滚,拖泥带水,酣畅淋漓。
《迹No.1》240X200cm布面丙烯2019
《迹No.2》240X200cm布面丙烯2019
《化》150X100cm布面丙烯2018
《迹》与《化》这是由混元派生出来的系列,这组画用了黑白版画似的极端对比,采取书写和泼洒结合的方式,落花飞雪,声如急雨,阴阳交替转换,黑白相互覆盖,不断的破坏再建立,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下对比融合,直到形成所需要的图式。
《青花魂2018.No3》200X190cm 布面丙烯
《青花魂2019.No.5》120X100cm 布面丙烯
《青花魂》系列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灵魂和象征性,我更愿意根据内心的感悟来选择颜色。当我对某个单色进行重复使用并使之达到最大限度的丰富变化时,便会沉浸在它的氛围中,对它的精神属性和微妙的质感温度有了更为透彻的了悟,乃至“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这大概是我长期喜欢运用单一色调的原因吧。
开始选择蓝色是喜欢青花色彩的原因,使这种颜色多了一层中国文化的寓意。1998年画了一组以青花瓷为意象的《诗词》系列。后来再次使用蓝色时,已经不再局限于青花的淡雅,浓郁的群青蓝常常让我体会到更为深邃的精神情感,而且泼洒和书写性形成更为自由交错的空间。
《黑色主题No.35》 300×200cm布面油画2003
《黑色主题No.35》这是早期从音乐主题转入抽象的作品,当时还保留了传统油画的厚重和肌理效果。黑色旋律像大型交响乐队一样展开,其间丰富的黑白语言如同各种声部的乐音交织,形成斑斓壮阔的视觉交响。
《光线·书法涂鸦No.3》200X100cm布面丙烯2017
《光线·书法涂鸦No.4》200X100cm布面丙烯2017
《光线·书法涂鸦No.5》200X100cm布面丙烯2018
《光线·书法涂鸦》也许是原来画过音乐题材的原因,我对金属的高光很感兴趣。这组画我想像传统油画一样,用暗背景衬托亮主体的方式来画。在交错的行草线条中偶尔出现文字符号,但是没有任何连贯的内容意义。我在随意泼洒缭绕亮色的线条上进行理性的加工,渲染出虚化的光晕,像维米尔一样画出每一条点线的高光,如同夜晚的霓虹灯的光芒。自己称之为现代的图式,古典的手法。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