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历史上有官民并重的收藏传统,国家收藏以皇帝为代表,私家收藏以官、商、仕为代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但1949年以后私家收藏有所抑制。直到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收藏才步入了常态化。应该说2010年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是收藏非常好的年份。
这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突出了《清明上河图》这个主题,使我们感到收藏的历史作用。我们要阐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还是要拿出我们的老祖宗在900多年前画的这张画。这画里承载着故事,我们可以查一下历史,在这900多年的传承中,它曾4次进宫,又4次流入民间,在民间流传了大概700年,在皇帝手里保存了200年。这就说明,这张画的历史保存,私家收藏的功劳甚至大过皇家的功劳。其他的像《平复帖》、《韩熙载夜宴图》假如没有民间的保存,我们今天就不会再看到。所以私家收藏功不可没,得到了大家的承认和重视。
《清明上河图》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收藏观就是藏而不露。收藏就是两个动作,一个去“收”,一个把它“藏”在家里。藏而不露,不露富,不露宝,不显山露水。一家人关起门来独乐乐,然后子子孙孙永宝之,传给自己后辈。这是我国的传统观点,不给人家看,不卖给人家,把它藏起来,所以我们中国人把藏品叫做传家宝。这是农耕时代形成的一种古老的传统。这种传统不能否定,它对于保存我们中国的文化起了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了,私家收藏面临着和从前不同的环境,这是因为信息化的时代来临了。也是因为拍卖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因为这个拍卖方式就是公开化。同时人们的时空观、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必然使藏而不露发生变化。大家都是独生子女,如何子子孙孙永宝之,代代相传的家庭基础也不存在了。所以,藏而不露难以承续也是必然的。开放的收藏观就是公开自己的藏品,让社会来品鉴和共享,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收藏的学术研究。使收藏资源充分被人们利用,也就是由单一的收藏变为收藏加传播。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公开藏品让社会共享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办私人的美术馆、博物馆。为什么说私人美术馆博物馆重要,我认为它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场所。举一国之力办的国家博物馆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举一家之力办的私家美术馆更代表了一国的文明程度,它反映了国民的觉悟和水准。查一下海外的私人美术馆,最有名的是意大利的贝利尼博物馆。世界知名的私人博物馆在美国比较集中。比如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洛杉矶的亨廷顿艺术收藏馆和盖蒂博物馆。他们都是名闻世界的,是西方收藏家服务社会的典范。这种风气近两年内已经传到我们中国。我看过的比较好的私人美术馆一是北京马未都创立的观复博物馆,一个是绍兴孙海芳创立的越窑博物馆、上海赵月汀办的世华艺术馆,他们都是比较成功、领先的私人美术馆,是一个比较积极的探索。还有300多家注册的私人博物馆,也有很多成功的。最近我高兴地获悉,在不太久的时间里,上海浦东将建成三家高品质的私人艺术馆。他们是喜玛拉雅艺术馆、龙美术馆,还有将在黄浦江边上的震旦大厦,以六个层面展示的震旦玉器博物馆。规模品级和学术水平都很高的三个博物馆都办在上海浦东,这会为上海传统的收藏的半壁江山增色生辉,说明了浦东的改革开放,从文化这个角度讲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洛杉矶盖蒂博物馆
那么私人艺术馆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我想结合私人美术馆五个方面的功能来说一点个人的见解,抛砖引玉。
第一个功能,我认为是发挥私人美术馆的展示功能。私人美术馆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是永久性的、不落幕的舞台,是私家收藏的外在体现,也是对国家博物馆的重要补充。陈列展示是它基本的方式和功能。这里有两个问题,展示什么、怎么展示,这是每个美术馆的个性和特色,也是对私家美术馆的一个重要挑战,给别人看什么很重要。其次为表现的方式,灯光环境布置、解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创意。同样的展品经不同人的设计,展示的品格和效果是不同的。好的展示可使观众进人优雅独特的环境,受到启示、熏陶和教育。
第二,发挥私人美术馆的研究功能。既然称馆,就必然是个研究机构。不能光有东西看,别人问里面有哪几个专家、有什么研究水平,是个大问题,所以私人美术馆是促进艺术研究的中心,也是促进艺术家成功创作的助推家。收藏家和非收藏家的差别之一就是是否有研究能力和学术成果。私人收藏没有走到博物馆的阶段可以随便,一建立博物馆必须建立研究机构。必须使自己系统化、有特色,不能家里有什么就拿什么,要选择和补充,同时要推动他人、吸引社会来参与研究,包括举办各种研讨会。现在年轻的学者缺少看实物的机会,缺少与艺术品零距离接触的机会,私人美术馆可以在这方面吸引高校的一些青年学者来参与,共同推进艺术研究和鉴定人才的培养。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外景
第三,发挥私人美术馆的学术出版功能。出版包括作品集和学术论文两部分。历史证明,只出版作品集是不够的,述而不作也是不够的,只有不断地推出优质的出版物,才能打破时空的界限,使艺术知识传播和交流更广泛、更久远。你的博物馆和别人交流,不可能让别人都来看你的博物馆,但你博物馆的藏品集和其他的学术出版物代表了你的水准。我看到很多收藏家出版自己的作品集,水准高的不多。因为基本上是一个藏品集,拍个照,前面写个序言,没有对它们进行相关、系统的研究,这是很遗憾的事情。成立艺术馆后就一定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出版是其中一定要做的事情。
第四,发挥私人美术馆的文化交流功能。现在国家博物馆除了展示自己的展品外,实际上也成了一个流动的展台。像上博就经常吸纳世界上其他的博物馆到这里来展览。私人艺术馆也应该长期引进其他的展品和艺术品,形成一个公共的交流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私人艺术馆也是开放的,不是只展自己的藏品,其他收藏家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吸纳进来展览。以国内而论,私人藏品要进人国家博物馆办展极为困难,有经费问题,也有国家博物馆的观念问题。我认为这恰恰给私人美术馆和博物馆提供了一个空间,有一些收藏家的展品,没条件办博物馆,让他们有个地方展示和交流。同时,私人美术馆的展览也可以办到外地和国外去,形成一个双向的交流。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最后我希望,私人美术馆也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现在国内很多的国家博物馆都被列为教育基地,这种功能私人美术馆同样可以担当,让公民尤其是学生面对藏品受到历史教育。同时,让学生从小受到人格的教育,知道一个人依靠社会建功立业,有了钱不只是吃喝玩乐,可以从事文化收藏,有了藏品不只是收在家里,可以建立私人美术馆为社会作贡献。这样,就成了一个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场所,和国家博物馆的功能不完全一样了。
五个功能的建议是一个理想的方向和长期的过程,我希望中国的私人美术馆能达到这个目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体验到过程的快乐和收获。
上海震旦博物馆
私人美术馆创办和长期维护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它的发展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预计最大的问题有三个。
第一个是经济问题。城市的建筑成本越来越高,私人美术馆一次性投入的钱不少,长期的维护(包括硬件、人工、活动的支出)构成了一个不小的负担。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实际问题,建起来不容易,建起来5年、10年地维护下去更不容易。所以一方面私人美术馆要有筹措资金的实力,另一方面能否同时考虑建立一个基金会。国外的私人美术馆都是靠募集资金或者进行一些项目资金的筹措。比如说解决一本书的出版、一个展览的活动、一个论坛的经费。用社会的资源,吸引有识之士共同参与,在经济上使它长治久安。
第二个是学术问题。艺术馆除了展示功能外,最重要的就是研究功能。研究功能的基础是领军的人物和人才。我们国内这样的资源很多,我们很多博物馆的馆长、副馆长,60多岁退下来后,实际很多是可以吸纳到私人美术馆,资源不浪费的。上海震旦博物馆聘请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副馆长张临生女士来任馆长,对我们会有启发。
第三个问题,要关注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与其他私人美术馆、学者、收藏家等之间怎么互动,也很关键。收藏家非常另类和个性化,私人美术馆怎么能团结这些人也很重要。
还有人问我,自己有藏品,也想建一个私人博物馆,又没有钱,怎么办?我的建议是私人美术馆以后的方向,未必都去投资搞一块地,搞硬件,可以去寻求与区政府或企业的合作。你个人建立一个私人美术馆,能够存在10年,把美术馆的藏品研究好,就可以了。把馆的维护、空调、员工的问题最好是丢给区里或企业,不要试图觉得我借文化的品牌搞一块地,然后再在地上发财,这样弄的话,肯定很累很累。现在上海有很多空余的房子,它苦于没有很好的展览。区里面是有资源和房产的,但它是没有软体的。假如能够实现结合,我认为是很好的。
另外,不要苛求终身拥有某一个美术馆,我觉得阶段性就可以了。有人谈什么样的人是收藏家,他们主张在外面卖过一样东西不算收藏家,曾经开过一个画廊,以前的出身是画商,也不算收藏家,这就没有收藏家了。我认为一个人曾经某个阶段拥有比较好的藏品,对它们作出过学术的研究,他就是收藏家,后来全部卖光了还是收藏家。王世襄晚年在嘉德一次拍卖卖掉了全部藏品,还有一批家具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卖给了香港的庄先生,庄先生把它捐给了上海博物馆。他还是收藏家,私人美术馆也是如此。
不一定要拥有50年、100年,你曾经做过10年私人美术馆,在你生命的有价值的年份里面,在某一个地方存在过10年、15年,我认为也足够了,一个个人毕竟不像一个国家博物馆拥有很大的资源和财力。一个个人能够拥有藏品,建立一个美术馆,对社会做出过贡献,后来维持不下去或转给他人办,也没有关系。它就是阶段性的历史贡献,我觉得足够了。所以藏家也要解放思想,办私人美术馆也要解放思想,自己把自己解放出来。
(选自《祝君波谈收藏》 上海文艺出版社 定价:29.00元)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