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杜曦云
成长于“中国竹乡”安吉、定居于“世界桥城”汉堡的单凡,在跨学科、跨地域的频繁穿梭中,相当真切的体会着“地球公民”和“民族国家”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非常复杂微妙,在遭遇突发事件时,更能显露深层的真相。
他首先是个体,栖身于浩瀚苍穹和深厚大地之间,在感知天、地、人的过程中揣摩已知和未知、可知和不可知。生命的丰富经验在积累和释放的过程中,“竹”成为中介,通过各种各样的“竹”转化着……他称这种关系为“身与竹化”。之所以选择“竹”,和他对幼时故乡的眷恋直接贯通,也和他在跨文化生活中的理性选择有关。
单凡 《缓慢之作·上海隔离》 2020年
“身与竹化”也就意味着“竹”是他生命经验的分泌物或结晶体。每一次画竹,都和那个具体时间、空间中的独特处境和心态息息相关,是诸多复杂因素间具体而微的综合。转化的过程中,生命状态和艺术语言的契合越是充分,“竹”就越敏感的表达着他的“身”,如同心电图。
单凡 《缓慢之作·上海隔离》 2020年
2020年10月19日,单凡从汉堡起飞,经苏黎世转机后抵达上海浦东机场,经过近5个小时的入境手续后,在上海静安区恒丰路688号开始了14天的隔离。隔离期间,是禁止与任何人员接触的。身处狭小房间中,运动受限、饮食单一,连阳光和空气也经过了过滤。
单凡 《缓慢之作·上海隔离》 2020年
14天的隔离,是难捱而无奈的,对单凡的肉身和心灵无疑产生过冲击。这种处境中,他选择了画竹来释放和调整自己。6幅《缓慢之作·上海隔离》在这 14天里渐次成形。这6幅绘画中的竹,都非常挺拔健翘,单纯的黑白两色相互映照,如同晶体般透明清澈、莹光照人。而作画者当时正身处幽室。
单凡 《缓慢之作·上海隔离》 2020年
人独居在封闭的小空间中,更容易躁郁交替、萎靡消沉。但从《缓慢之作·上海隔离》来反向推测单凡在那14天中的心态,是平静自信的。静则生灵,平静下来后可以逐渐下潜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在心无旁骛中触摸幽微。单凡有“日画一竹”的习惯,用毛笔、墨汁在宣纸上一气呵成,捕捉内心转瞬即逝的念想,他称之为《瞬时之作》。但《缓慢之作·上海隔离》中,竹枝竹叶都是细致描绘而成。亚麻布的淡黄作为底色,黑白这色谱中的两极,在从黑到白的渐变中,涂抹堆叠出异色的挺拔之竹,溢出经验之外,散发超验气息。
单凡 《缓慢之作·上海隔离》 2020年
单凡自述当时的心境:“恰恰是在隔离中才让我明白,当人们对什么东西都无能为力时,你唯一能做的是随天意!这样的认识蕴育了我个人对待疫情的一种不焦不虑、虚心高节、随遇而安的态度,这恰恰是竹子的精神!”
单凡 《缓慢之作·上海隔离》 2020年
什么是“竹子的精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和定义。这令单凡终身难忘的14天中,通过《缓慢之作·上海隔离》,他把自己理解的“竹子的精神”视觉化。时过境迁,在2020年11月2日解除隔离后的单凡,又在经历着新的处境,快速刷新着自己的生命感受。在“身与竹化”的宗旨下,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竹”顺次排列时,单凡的观念、情绪、方法的演变轨迹会显现出来……
单凡:
德国品牌大学跨文化艺术学教授,英国白金汉契尔顿大学名誉博士,德国政府"艺术与学术"勋章获得者,德国汉堡艺术院院士,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校长。
1959年生于中国浙江省,自幼在浙江省安吉县竹林中长大,1984年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堡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深造,获硕士学位,目前生活,工作在德国汉堡。
在十几个国家的美术馆和知名画廊举行过三十二个个展和二十一个群展,作品被以上多家艺术机构永久收藏,出版过三十几种多种文字的个人画册、书籍和展览目录。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