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连环画丨孔子之师项橐

项橐(tu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今山东日照)人。相传他聪明过人,七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在山东嘉祥县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也出现有孔子拜项橐为师的画面。这个项橐是何许人?他又是怎样成为孔子的老师呢?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探寻项橐的身世及孔子拜他为师的缘由吧。


 神童项橐 

编绘 / 王鲁闽  指导老师 / 杜萌


1.《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短短六个字,使项橐家喻户晓。这个孩童项橐是何许人,又是怎样成为孔子的老师呢?


2.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有个叫项橐的孩子。


3.他聪明伶俐,刚会说话就问东问西,常把大人问得张口结舌。


4.两岁这年,项橐见外面电闪雷鸣,问父亲:“天上怎么回事?”父亲告诉他:“这是天上的雷公电母在惩罚地上干坏事的妖怪和坏蛋呢。”项橐反问:“妖怪和坏蛋只是夏天有吗?要是冬天他们干坏事怎么办?”


5.四岁那年的夏天,晚上全家在天井乘凉,舅舅逗他:“橐儿,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呀?”“跟你的头发一样多。”项橐答。舅舅难为他:“不对。”项橐笑道:“我们可以数数呀。”说着就佯装去拔舅舅的头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6.项橐六岁的时候去姥姥家,忽听到头顶“扑啦扑啦”的旋风声,接着院子里的鸡就炸了群。原来是一只老鹰扑了进来,满院的鸡乱窜乱撞。项橐急中生智,左手抱鸡,右手用劲折弯身旁的柳树,照着鹰头猛抽,那老鹰被抽得头晕脑胀,落荒而逃。


7.项橐折柳击鹰,一传十、十传百,周围村的人都知道项家出了个“神童”。周游列国的孔子听说了项橐的故事,便带着弟子子路前往莒国。


8.到了之后却听说春耕大忙,项橐随父下地,和几个小伙伴在路上垒石城玩。


9.城筑好后,孔子师徒正巧来到此路。见马车驶来,其他孩童纷纷躲开,唯项橐不惊不慌,也不躲避,像是没看见一样。


10.孔子非常奇怪,与子路下车一探究竟。孔子问:“石于路心何也?”项橐答:“筑城耳。”孔子又问:“城之何用也?”项橐回:“以假乱真,戏耳。”孔子言:“既然戏之,车至何不躲也。”项橐回:“城高门关,焉能过乎?”孔子无奈,谓弟子:“绕城而走。”车过后,孔子师徒对这个机智的孩童赞叹不已:“想必他就是神童项橐。”


11.孔子师徒进村后,见刚才拦马车的孩子也在人群中,只顾留心观察他,衣服不小心被刺槐扎的篱笆墙刮来一道口子。子路还对刚才堵路的事情嫉恨在心,话中有话地说:“此地刺槐甚多,自幼生刺,长大更恶,实缺礼少仪之材!”项橐知其别有用心,遂问:“请问先生,什么是有礼有仪之材?”子路眼一瞪:“诸木之中,唯松柏耳。此木非但质佳,且四季长青。”项橐反问:“竹子也四季长青,为什么不能成为礼仪之材呢?“这······”子路语塞。孔子道:“后生可畏!”


12.因怕项橐难为孔子师徒,第二天一早,项橐父亲就带他下地,让项母代向孔子道歉。孔子访项橐不着,再三追问,项母告以实情,孔子师徒便前去寻找。


13.到达东山时,子路看到了正在锄地的项父,随即想戏弄一下以捞回前羞,乃问:“您忙忙碌碌,不知手中之物一天能抬多少数?”项父支吾良久,答不出来:“庄户人只知道锄草保苗,争得秋后丰收,一家老小方可糊口度日,不曾留心手中锄头一天锄多少下。”正说之间,项橐回到父亲身边,见问话离奇,难住父亲,愤愤不平地对曰:“我父农人,不曾读书习文,无法计数,难以回答您的问题。您是读书之人,小儿无知,借问您所骑之马,马蹄一天抬几数?”子路被问得目瞪口呆,骑马而去。


14.不久,孔子亲自到了东山项家地里,说明来意。项父见孔子温文尔雅、谦虚大方,于是以实相告:“刚才放牛的孩子喊他看日出了,就在树林那边。”


15.此时,太阳刚上东山,好似红红的大车轮。


16.子路看着刚升起的太阳,有了主意:“小孩,你说太阳是早上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呢?”项橐反问:“您说呢?”子路答:“当然是早上,你看早上的太阳大得像个车轮,中午才像个盘子。”项橐反驳:“那为什么早上凉飕飕,中午能把人晒得汗如雨下?”子路哑口无言。


17.孔子道:“你年纪不大,懂事不少,多次难住吾等,吾有一题,你敢答吗?”项橐说:“尽管道来,不过我有个条件,您若难住我,我甘拜下风,拜您为师;如若答出,并难住您等,不论年长年少,应拜我为师。”孔子欣然允应。


18.孔子问道:“人生于世,托日月星辰之光,地生五谷,方养众多生灵,且问小儿,天上日月星辰有多少?地上五谷杂粮知几何?”项橐答:“天上星辰计数三百三十三万三千六百个,地上五谷乃稻、黍、稷、麦、豆无差无误矣。”项橐遂问孔子:“天高地广不可丈量,地生五谷多不可数。而人的眉毛在眼睛之上,天天可以看到,请问夫子,二眉生毛有几多?”孔子无言,毅然跪于地下:“师父在上,受弟子一拜。”


19.孔子拜项橐为师,子路心有不甘。见荷塘有鸭戏水道:“我不曾学游泳,恐沉而不浮。”项橐回:“鸭也不曾学游泳,然浮而不沉。”子路曰:“人不同鸭,鸭有离水毛,故浮而不沉。”项橐回:“葫芦无离水毛,何又浮而不沉?”子路对:“葫芦圆而空空,因得不沉。”项橐反问:“钟圆且空,何沉而不浮?”子路无答,心服口服。


20.这就是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也就是《三字经》所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典故的由来。



更多精彩详见《连环画报》2020年第12期



欢迎订购《连环画报》!


订阅方式

1 官方微店购买:点击图片进入“人美商城”购买

2 邮局订购:可在当地邮局订购,邮发代号:2-146




人美融媒体编辑平台

责任编辑:周文亚 王珏英





- END -



扫码关注更多信息


 商业合作或投稿

联系电话 010-67517860

 邮箱:rm_rmt@163.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作者:人民美术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