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他在法国教堂用机械艺术演奏中国古筝


▲陈俊恺在法国教堂展示


陈俊恺是首位在法国教堂用自动化乐器演奏古筝的中国艺术家

他将“古筝”、“八卦”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带到了法国

他用前沿的新媒体技术

重构着当下和过去的关系


他曾求学于欧洲重要的高等艺术研究院之一

——Le Fresnoy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

该艺术中心每年全球只录取24名学生

陈俊恺便是这二十四分之一


▲艺术家陈俊恺


初来法国的陈俊恺一开始是茫然的。第一个月,他去麦当劳买一份套餐都感觉十分困难,他通过不同方式(打工、旅游、考学、卖艺等)体验法国的风土人情。通过了法国尼斯美术学院的面试考核之后,他进入到一个陌生的艺术语境:实验、探索、思考、碰撞、提问、自由。

在这种艺术氛围下,他看到不同形式的艺术:跳舞的、话剧的、写作的……渐渐的,陈俊恺从茫然开始思考,并把不同的人的想法记录下来。

▲陈俊恺和太太与著名艺术家Felice Varini的合影

法国马赛Cité Radieuse艺术中心


记录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互动的方式去进行Sound Painting;是否可以用双手去绘画声音,去控制自动化乐器的演奏;已经有很多西方的自动化乐器,但好像还没有中国的乐器被运用到自动化演奏装置上,哪怕只是线性演奏的方式。


这一些问题让他从不同的领域产生碰撞,并着手开始实验。他用各类设备去创造发声装置:Super 8胶片放映机、磁带播放机、电风扇、角磨机、电吹风、Arduino传感器、Piezo……


▲20146月,陈俊恺在法国尼斯音乐学院进行排练


与此同时,他也常常感觉西方艺术学院和音乐学院出现的一些创作内容,似乎在统一个持续变化范畴之内,但他想跳出这个范畴。

 

他从对发声装置的研究跳跃至自动化乐器的创作,并对乐器的造型、音色、发声进行研究,希望从表演形式上寻找突破。就此,他开始用古筝进行自动化互动表演的探索与实验。


“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太难了”



▲陈俊恺在RHO工作室接受采访中


每个人接触表演、声音、视觉,都是从零开始。他最开始做表演,也是用线性的方式。后来因为音乐学院要上舞台进行表演,需要实时的触发声音或改变声音,他得以接触到一些特殊的硬件。

最开始玩的是一些MIDI控制器,后来接触到一些体感的传感器(Leapmotion、Kinect、Gyroscope、HTC VIVE ,麦克风,MCU穿搭的传感器等),他萌生了一些想法:“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它去创造舞蹈、音乐、或者一些特殊的图像?让我们可以进入空间,改变一些事情,而不是被动地阅读一些事情。”


▲陈俊恺在RHO工作室接受采访中

当俊恺被问及目前他的创作过程有遇到什么困难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无奈地说:“遇到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太难了。”

▲陈俊恺《ONE DAY》的创作实验


在《八卦》音画装置中,需要考虑空间、图像、声音、表演;在《和鸣》交互装置中,需要考虑乐器、表演、编排在《ONE DAY》人工智能装置中,需要考虑模型训练、机器聊天、TTS、电路设计。

 

在《和鸣》中,首先是进行乐器的选择,打击乐器在创作中是较为容易实现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乐器,让它能准确地或是随机地发出声音,是很有难度的。通过软件去操控,包括今后人工智能的介入,让系统可以学习手势。这些过程全部综合在一起,是非常复杂的。


▲陈俊恺作品《和鸣》


陈俊恺在搜索资料时,不经意翻到波德莱尔和陈抱一先生翻译的唐诗作品,这些碎片式的阅读给他带来不少启发。尤其,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作品“Correspondance”把五官感受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另一首来自于王维的作品《鸟鸣涧》,向读者展示了幽静而美丽的景色,又似乎能从阅读中听到一种纬纱式的声音背景(Trame)。


▲《和鸣》的衍生作品

20187月,武汉仟僖雅画廊赞助制作并进行展览


陈俊恺说:“一件作品是做不完的。”对于一个自动化乐器的表演或者是舞蹈、乐、声音、绘画等长期创作来说,无论是他创作的《和鸣》还是升级后的版本,以及未来探索的更多版本,他仍在持续研究中。


▲墙上挂满了各种设备和工具


因为陈俊恺作品的展陈要求很高,需要非常高的空间以及设备匹配度,所以至今作品没有频繁出现,但他仍在寻找最佳的机会给观众带来他的研究。



“ 给观察者一个开关或者一个通道,让他去输入一些事情是必要的 ”


2017年《八卦》1.0版本,法国Le Fresnoy工作室

▲2021年《八卦》2.0版本,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进行测试


卦象中的爻是对阴阳的描述,也是对古老神秘的易经的诠释,装置利用两个视频投影的方式,把八卦的平面图像转化为圆型剧场空间,每一个卦象转化为图像声音的运动。


《八卦》最主要是对空间、对舞蹈、对图形等进行一个拓展。俊恺把这个图形进行了一个变迁,做成了一种生成式的变化,把它变成了一个环境,变成了一种移动的状态,希望观众能更好地阅读。

八卦本身也是0和1的排列组合,0和1代表了阴和阳的变化,他认为,怎么空间或视觉去表达变化本身是非常重要的

                                                                                              交易担保                 MANA APP                                                       八卦_1.0                                        

▲陈俊恺作品《八卦》


《八卦》在法国刚展出的时候,作品吸引了许多小孩子躺到里面,他们享受灯光氛围,享受声音,享受旋转和移动,即使他们一开始没有理解其中意义。“也许我是片面的思考,很难去把它读透,我想把我思考的状态呈现给大家。”


▲小孩子们躺在《八卦》中


如果只是做了一个闭环系统,不能把观众的反馈输入到这一个作品当中,陈俊恺认为这是非常可惜的。他希望每一个观众都可以介入到作品当中,去产生一个循环,去听,去看,去做出一些音乐的表达……这是陈俊恺认为最有趣的一点。


给观察者一个开关或者一个通道,让他去输入一些事情是必要的。愿意跟作品交流,愿意跟艺术家交流,这也是做艺术的一种魅力。”



“我想把最本质的东西——我们现代人怎么去理解过去,表达出来。”



虽然现在的一些创作中,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但是陈俊恺认为,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是要用双手多去体验,边做边思考。不能在一开始做得太复杂,因为我们把一个东西想得太复杂或太丰满的时候,反而更难把控它。最重要的就是,从最简单的开始,把一件事情做好。


不管是《和鸣》,《八卦》还是《ONE DAY》,都运用了中国传统元素作为载体。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陈俊恺认为,年轻一辈是有责任在作品中融入一些重要的传统符号,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参与,去结合一些当下的一些技术,用特殊的形式表达出来。


“不同年代的人对一个同样事物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想把最本质的东西——我们现代人怎么去理解过去,表达出来。” 



  



关于艺术家陈俊恺


1987年出生于上海,获得法国艺术与文化特殊人才签证,毕业于法国Villa Arson 尼斯国立当代艺术学院硕士,2017年在法国的 Le Fresnoy 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获得第三阶段“大师班后文凭”。


他一直在视听艺术和互动装置中寻找突破,他的作品指引着观众去尝试不同的互动体验,将其转化为一场行为表演,而每个观众不同的表演细节,体现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他在科技艺术领域有着独特的研究和创作,他的作品有强烈的现场感,艺术家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行为的表现形式让作品更加耳目一新。他开发了视听创作作为实现表演的工具,并一直试图找到一种新的乐器和一种新的视听装置,用他自己的经历融入不同的文化来讲述他的故事。


陈俊恺采访视频


陈俊恺对中国乐器自动化演奏装置的探索仍在继续……


摄影:Lisa 王大头 Echo

剪辑:Echo

编辑/排版:Echo

审核:文雅

内容支持:华理-MANA科技艺术实验室



近期文章推荐

北京7月 | 15个不可错过的新媒体艺术展

上海7月 | 16个不可错过的新媒体艺术展

国内首部基于未来科幻场景的派对式戏剧

2021网龙沉浸光影大赛征集开启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作者:新媒体艺术站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