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唐存才(子穆),男,汉族,1962 年 1 月生。书斋号曰:步黟堂。现为西泠印社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金石碑帖专业委员会主任、海上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师承海上童衍方先生,篆刻初学赵之谦,旋即涉刀二周古玺、秦汉经典,三十载寒暑不缀,近年苦修黟山黄士陵,得黄氏印风三分。书法重汉魏六朝,亦能水墨小绘,以汪士慎、金冬心诸家为宗。秉承先贤为艺之道,溯本求源,印外求印,步黟堂凡汉晋砖瓦、金石碑版、造像陶文,均兼收并蓄。此外,创作同时重书印画理论小结,黟山黄士陵研究、战国陶文及其艺术研究为其特色。编著有《步黟堂藏战国陶文遗珍》《步黟堂藏石刻造像遗珍》《黄士陵》《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集——朱复戡》《易大厂印举》《来楚生印举》《黄士陵印举》等。
马衡定义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于今日者,皆是也。以此种材料作客观的研究以贡献于史学者,谓之金石学。
伴随着金石学的蔓延,金石器物的传拓逐渐成为学者收藏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器物铭文、纹饰乃至整体形态在纸质文本上的还原,不仅提供了金石器物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也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器物内含独特的艺术之美。
考古代传拓一术,见于文献者为唐魏徵等撰《隋志.经籍志》,考古能佐证最早的墨拓文本仅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唐太宗书温泉铭,也就是说在历史文献范畴内,唐朝是迄今传拓术的上限年代。值得安慰的今天尚能见到一定数量的传世宋拓本及诸多明清拓本,为我们研究古代传拓技艺提供了珍贵的目标文本。
由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申报获批立项,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古拓今”金石拓创新应用人才培养项目,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学员进行传拓专业教学,最终我们看到了学员们运用所学技艺作金石传拓,尤其是掌握金石传拓理念基础上延展出创意传拓的作品,这些创意传拓作品突破了以住金石的范畴,突破以往传拓的经典构图,突破以往传拓墨色的呈现,突破以往传拓博古图的构思,可以用“新”字来评价此次培训班教学成果。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金石拓国家基金项目培训是一次重要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探索创新的案例,而展览作品就是呈现这种教育探索的窗口,值得我们观摩与思考。
子穆
2022 年 5 月
学员部分作品
马兴建 《无题》 67cm×139cm
王海迪 《落木-2》 86cm×143cm
陈晓虎 《防疫之三》 69cm×69cm
肖智芳 《砚田山馆治印留痕》 50cm×70cm
齐鲁 《野处丛生之探幽二》 48.5cm×67cm
高敏 《结古欢》 130cm×170cm
李昕 《幽篁里之四》 125cm×125cm
陈晓虎 《油画工具》 69cm×69cm
于露 《衣系列四》 168cm×68cm
乔凯 《封万年~痕迹》 96cm×78cm
金俊《城·语系列之二》 160cm×48c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