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Fred Dervin个展“万化之相”:万物参照,方见自我

2022-12-22 10:45

关于“面孔”的讨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中衍生出来的“面具、面目、身份”等问题也经常成为世人的谈资。这就如同那个经典三连问一样——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成为每个人类个体都会面对的人生思考。而文德(Fred的中文名字)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将跨文化研究带入其中,更强调人与人在“交流互动”中的面孔变幻和自我定位,并以一个非专业艺术家的身份把绘画作为出口,完成了艺术层面的新表达与新交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0aac554c58c1b4e998dcc6b6fa083a6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130ad7980b47bef422ecb8dde353507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21ca96ae48cee55d0875c7fb336c12f4.jpg

展览现场

2022年末,芬兰学者Fred Dervin(中文名字:文德)个展《万画之相》(Kasvot)在ICI LABAS艺栈画廊开幕。艺术家身着一席橘色外衣,携作品中斑斓的色彩点亮了疫情期间的798。展览题目的Kasvot在芬兰语中是“面孔、脸”的意思,有趣的是,“面孔”一词在该语种中是以复数名词出现的,它也成为了Fred本次展览的核心内容——即作者对个人随时间、场域、环境变换所带来的身份转换及其所呈现出的面相的芬兰式表达。而策展人胡昌茕受《黄帝·阴符经》中“万化生乎身”的启发,将其翻译为“万化之相”,更为展览凭添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55f2565f4438c5695fc317782ce3f70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fea3400554e44d5de3742c6205a0d9c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280dd980a1de9f0bcb7ed7e581a74468.jpg

展览现场

在以肖像为主的展览中,画尽人脸却无千人一面,正是文德的精妙之处。本次展览作品是文德旅居中国,并在2020年至2022年因疫情滞留期间的创作,在内容上分为三大篇章,分别是:身份的多变、(再)相遇、和自然与我们。文德将其对跨文化(交际)的思考呈现在他的研究与艺术作品中,将其打造成为一场探讨人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跨文化之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22309aefb6e24565c64cac266984c948.jpg

文德导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27985304bedfbeff87f73655132ea215.jpg

文德

第一篇章 身份的多变 (Identity Metamorphoses)

变化,是人类及人类社会恒古不变的规律。当我们面对不同人,我们呈现的样子也不尽相同。人们的身份或角色总是随着情境的改变而不停转换。同样,也随着时空的转变而变化。我们是谁与我们在某情境下做什么,与谁相处有关。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影响,或坏或好。这一篇章主要通过人脸的千变万化来表达身份的多元与复杂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af13362a486c5a320458a35bf86ff2e7.png

脸 kasvot (faces)

芬兰语似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使用复数来指称“面孔”( Kasvot )的语言,这幅作品便以此展开讨论:画中人物的面孔似乎很难界定,因为他/她仿佛被像拼图一样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同时,他/她的部分面孔又可以被视为另外一个人的面孔。这里的Kasvot(面孔)象征着个体身份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f3a38dc65146f3c69e26100599aa2c6e.png

面具 Persona (the mask)

这幅作品参考英文“人(person)”一词的词源描述身份的多样性。Persona这一拉丁词源,最初意为“面具”。作品中的男子戴着白色面具,面无表情地为他人“表演”。背后这座满是彩色字符的橘色山脉,象征着面具背后真正发生的事情: 相比起他所呈现的毫无表情的面具,面具背后的身份要更加复杂且丰富。然而,当他遇到别人时,戴上面具是他应对挑战的唯一方法。有时,我们可以做“自己”,但有时,我们也像演员一样在舞台上表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587894d11c3e6151524a97293346cbfa.png

条纹男孩3 Stripes 3

镜子是文德作品中常见的元素之一,它有时是画中人的反射,有时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有时又是自我之于他者的一种参照。作品《条纹男孩3》中的主角就不是在照镜子,而是将镜子转向观众。这幅作品提醒我们“他者”将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我们身份的存在和转变,都受到“他者”的影响。这幅画亦是文德最新出版的法语专著《L’interculturalité en miettes》(2022年)的封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0eaed71fc6a0bebf0228e43e974b3f75.png

转变4  Transformation 4

无论是对作家、艺术家还是作曲家而言,灵感和创造力都是难能可贵的力量源泉。这幅作品就是艺术家本人的传神写照:文德夸张却极为形象的记录了自己灵感到来时的状态。他如同一壶沸腾的热水,身体中每一个笔触都激动的跳跃和翻滚着,加速涌动的热浪变成橘红色充斥头部,这大概就是灵感来临的最大快感吧!“作为一名学者、教育家和艺术家,这样有灵感和创造力的时刻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为我的工作带来新的想法,从而促进我与他人的交流。”文德解释道。

第二篇章 (再)相遇  (Re-)Encountering

身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表明人们总是在适应中改变。第二篇章围绕“相遇”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加入(re-),作者希望大家能注意到,其实人与人的相遇始于我们还未见面前,因为人们的相遇总会受到之前相似经历的影响,如,相似的见面场景,某一熟悉的味道、声音等。而这种(再)相遇,更成为人与人之间彼此塑造的一种途径,也成为自我认知的一种参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ec1fb14a4c3af2e809c0d1acd5e977c0.png

我们之间的声音1  Voices between us 1

在文德的跨文化研究中,通常涉及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当人们身处不同文化情境中时,总是有多种声音存在于我们之间——那些别人的想法和声音。通常,这些都会影响我们待人处事和与彼此说话的方式。它们也可能给我们一种错觉,以为我们已经认识对方了。例如,对某个国家的刻板印象将会导致对来自该国家人的误解。在这幅艺术作品中,两个人之间充斥着很多模糊的色块,影射不同生活背景的人们在各自生活中遇到的不同声音和思想预设。而这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场景被表现在一个大圆圈(泡泡)中,也是在提醒我们,当你看到艺术作品时,你会与作品对话,当然,这也是与自己的对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a27349136db6e86300107188e9c6cb0f.png

我的镜子2 Mon Miroir 2

在这幅作品中,另一个人的眼睛变成了镜子。文德意欲表达,在与他人交往的同时,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将自己与他人互为参照。当别人与我们说话、形容我们、批评我们的时候,这些外界“回响”都如同一面镜子,更好地帮助人们定位和寻找自己,这种镜像效应亦可以触发彼此双向的改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e426b00fbb05d1ba7111946c2eece7bf.png

我的镜子4   Mon Miroir 4

有趣的是,不同语言的人们却总会遇到相似的经历,而绘画搭建了读懂彼此的桥梁。乍看《我的镜子4》,突然让人联想到“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文德便是希望通过这张作品建议我们走出自己的那口窄井,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我们是谁,去思考这个世界的模样。

第三篇章 自然与我们 (Between Nature and us)

作为展览的最后一篇章,文德通过引入“自然”,从更泛的角度探讨个体身份与相遇。该篇章的作品提醒我们,人类发展应该把自然置于中心地位,如果不牢记自然的重要性、美丽和力量,不以自然为土壤和语境,也就不会有最终的身份认同与相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452d3e319e054ff9847286b10ce108db.png

春之祭2   Rite of Spring 2

《春之祭》系列是文德对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所做创作的伴奏曲《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The Rite of Spring)的诠释。该曲目的主题是春天的到来和觉醒。“世界各地的许多人对春天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些人几乎没有体验过‘真正的’春天。在芬兰,春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因为它意味着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就要结束了。春天万物苏醒,大自然重新焕发出生机,我渴望诠释这‘真正意味的’春天,它应该是令人狂喜的。”文德在采访时表示。

有趣的是,文德会在部分作品中留下一枚自己的印戳,这是他来中国后学习到的。有时候他把这方印作为自己的签名,有时候他则索性把印印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用来代表画中的自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fc3a300814ccfcd89479a22a472ff82a.png

中国的小“芬兰”-A-piece-of-finland-in-China

这幅作品是一张再形象不过的个人快照了——旅居中国的文德在一次散步中来到北京的紫竹院公园,并惊讶的发现有那么一处景致特别像他家乡的某处森林。“那天公园空无一人,我几乎是独自一人沉浸在这片‘迷你芬兰’中。”文德说到,他那时的表情既兴奋又激动,“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的身体似乎与它合为一体。大自然存在于我、中国和芬兰之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1bae75d47fc602f664a79c0c1fb10d74.png

紫竹院2   Bamboo Park 2

这便是文德说的紫竹院公园了,它是艺术家能量的积聚站,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来源。夏天,公园的色彩变得丰富起来,荷花崭露头角。《紫竹院》系列作品呈现了文德对公园不同区域的理解,与此同时,它们也展示了中芬大自然之间的对话。

文德是世界跨文化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他拥有法国索邦大学和芬兰图尔库大学两所世界知名古老院校的博士学位。现担任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终身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同时还在世界各地高校担任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身份、跨文化交流与教育、人口流动与移民等社会问题。作为一个学者,文德每天都要花费近十个小时去读书和写作,而结束了这段枯燥而重复的劳作后,他更喜欢将自己抛向颜料和画笔,醉心于艺术创作。

当皮埃尔·布列兹 (1925-2016) 被问及其音乐时,他常回答: “我无法用文字来谈论音乐,否则我将成为作家,而非作曲家。”“我对艺术也有同样的感觉。然而,作为一名学者,演说也是我的工作。”文德在采访时说到。因此,艺术创作似乎成为文德学术著述的一种有利注解,通过视觉形式更加直观而有效的补充文字的指涉。而主攻跨文化交流研究的他,更善于在沟通中锁定眼神的互动并加入大量肢体语言,他对颜色的选择也准确的诠释着情绪的表达。

游走于《万化之相》的展厅中,就如同翻阅一本图文并茂的著述。它让我们思考,虽然世界上的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但艺术却能成为打破壁垒终通天际的巴别塔;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教育和成长背景,但一颗接纳沟通的心却始终可以绘出最美的色彩。“万化之相”,不同的是那千万个“相”千万个“面孔”,而永远不变的是在“关系的变化”中找寻我们多面的自己。在他人与世界的回响中,重新认知自己,方能与己相洽,这也许亦是文德在跨文化交流中想要探讨的一环吧。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月8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