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4月7日,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北美术馆主办的“大漆世界:变·通——2023湖北漆艺三年展”在湖北美术馆正式开幕。本届湖北漆艺三年展以“变·通”为题,展出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法国、西班牙、泰国、越南、缅甸9个国家的147位艺术家约200余组精品力作,对漆艺的“当下之变”和“未来可能”进行开放式展望。
现场:在变通中开新局
本次展览由湖北美术馆曾静担任策展人。曾静介绍,本届三年展主要从为什么传承漆艺、漆艺的当代价值为何、漆艺三年展的社会价值何在等问题展开思考与策展。曾静表示,本次三年展的主题并不是单纯地强调变,而是强调在变化中去思辨、于变通中去开新局,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既呈现漆艺传统经典的一面,也去呈现打破传统和界限的一些新颖的跨界的创作方式。“从策展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这个展览把对漆艺的‘当下之变’和‘未来可能’进行一个开放式的展望,让这个漆艺在时代变局之下更具高度、广度和温度,从而形成一个以传统为根基、以艺术性为引领、以实验性为驱动的一个大漆文化艺术共同体,从而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景观和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右)与本次展览策展人曾静(左)在展览现场为观众导览
策展人曾静在导览中
本届三年展首次尝试用影像传播漆艺界前辈可书可感的历史担当和开拓,同时大胆构想不以“物”的创造为终点,而以漆艺的社会价值及其与当代生活的重塑为更高目标。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
“致敬艺匠”单元通过影像和作品生动呈现国内外漆艺家的创造与贡献。在这个由两个展厅构成的单元,将最经典的漆境和最大胆的表达并置对话,旨在思辨“工匠精神”作为时代议题的应有之义;
“漆言思辨”单元呈现了活用漆工艺进行艺术表达的作品,既研究漆语言的本体美和丰富层次,也提供一种观世事的独特视角;
“造物髹漆”单元旨在思辨“设计”作为系统介入漆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责任与策略,思考如何将传统的材料和工艺转化为当代的生活之美与生活之道;
“通变重塑”单元的参展艺术家多为年轻艺术家。本单元呈现了漆艺更多元的形式、内容和方法,既有以漆为纽带的田野计划或在地艺术项目,也有基于材料和工艺的研究项目或数字交互设计,以及装置、影像等实验性表达。
作品:不受边界限制的漆艺
本届三年展于2022年4月公布主题,面向国内外征集优秀漆艺作品,于2022年8月征集截止共收到作品投稿超1000件。经过专家评选,从中选出约200余组在展览现场呈现。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漆艺在传承传统的同时,打破了传统的界限,开辟出新颖的、不受边界限制的创作方式。
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林栋此次带来的参展作品是三联幅作品《边界线MYC》,该作品是他近期在亚克力载体上的尝试弹漆,背面加上LED光源,整体呈现出极简主义的面貌,使作品更具纵深空间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我想把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归纳到最简化,不断尝试样式的可能性。”林栋表示,他的作品看上去是一种西方极简主义的东西,但核心内容是非常东方或者非常中国的系统,包括选择的材料和操作方式都跟东方哲学、宗教诵经和命相学有着密切关系的。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汤志义介绍,此次带来的《中华璧》是他去年开始制作的新系列,也是他将中国传统的图式进行当代转换的代表作。汤志义表示,璧与大漆一样古老,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它们有共同的美感,即材质美、工艺美、历史美、纹饰美、意蕴美等特点。璧系列作品试图运用大漆语言的各种可能性,在体现当代生活的审美意趣的同时,以璧的形式激发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响,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汤志义在该系列作品中尝试了大漆与各种材料的结合,漆的不可预见性一直引领着他的艺术实践,本次展出的这件作品展示了铁粉与大漆的融合与碰撞。
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程向军展出的是创作于2014年的作品《构成》,是程向军从具象绘画转向抽象探索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构成’不光是画面结构的构成,更是多种文化含义上的构成。我的创作表达的是我对漆画的一种创作研究态度,我希望把创作的繁复劳动留在作品背后,更多的是让人从作品当中获得一种审美的快乐。”程向军希望通过传统媒材将传统艺术和当代审美进行衔接,让更多的人对漆画有进一步了解。
平台:将东方漆艺推向当代
湖北美术馆自2010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湖北漆艺三年展”。随着展览的连续举办,中国当代漆艺的创作面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漆艺由技入道,开始强调问题意识和文化立场。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介绍,美术馆希望能搭建起一个高端的国际漆艺交流平台,实现传统漆艺的创造性转化。三年展的举行,不仅对本地的漆艺有了很大推进,还让漆艺这个学科在当地越来越受到重视。“漆艺是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根性和符号礼仪的艺术形式之一,而湖北是中国大漆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冀少峰表示,漆艺必须和今天的生活相适应,和当代的文明相协调,以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与早期的平面漆艺作品相比,当下的漆艺作品越来越多地走向立体、走向装置,由二维走向了三维,由静态走向了动态,而且由平面走向了立体,从架上走到了架下,就漆的展出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皮道坚连续参与策划前几届漆艺展,本次担任展览的学术顾问。他表示,湖北漆艺3年展是湖北美术馆携手海内外当代漆艺家打造的一个非常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展览平台,这个平台把有着深厚传统的东方漆艺推向当代。在皮道坚看来,大漆和水墨、陶瓷是东方的三大传统媒介,这三大传统媒介存在的文化精神和哲学思考,是东方的是亚洲的,非常值得向世界推广。“当代艺术是一种表达,表达当代人的生活感知当代人的情感态度,而大漆又是立足于我们传统文化根基。我相信湖北的大漆世界将来会成为一个向国际社会展示亚洲精神、亚洲思想,尤其是亚洲时间的平台。”通过这几届漆艺展,皮道坚也明显感觉到参展艺术家队伍的变化,这一届的参展的年轻艺术家很多,而且把一些数字技术很好地运用到大漆的推广中,这是一个亮点。
傅中望此次展出了三件作品,均是利用漆的现成品、现成物去中重新组合,其中包括在榫卯结构中镶嵌了他收藏的老的漆艺品。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是故事,他希望观众能通过作品感受到某种共鸣和共情。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也是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之一。傅中望分析展览能坚持举办的原因,一是源于湖北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二是源于湖北美术馆“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兼顾历史,重在当代”的办馆理念。湖北有3000年的大漆文化历史,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大漆作品大多来自于湖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支撑。“如果说没有这个平台,我们的大漆文化可能就断裂了,我们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几千年前的漆艺品。” 湖北漆艺展汇聚了来自全世界的重要漆艺家,并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成为湖北美术馆的珍贵收藏。同时,漆艺发展也在不断推出新问题,比如很多艺术家都在探讨传统大漆和化学漆的不同。在傅中望看来,正是这些问题的提出,湖北漆艺展的每次展览才会有产生新的主题,艺术家们才会在大漆艺术上不断创新,去探索产生更多更新颖的大漆艺术作品。
展览将持续至5月18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