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在缓慢的运动中不断前进——我看何先球的当代水墨探索

2023-08-20 22:17

文|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论系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所长)

2001年,我从北大哲学系毕业,来清华美院任教,在大一工作组担任四个班的班主任。我比多数同学年长十岁,但是在绘画系一年级学生中,却有一位男生只比我小五岁,社会阅历也较我丰富。他的名字很好记,叫何先球,一口湖南口音令人过耳难忘。一晃十余年过去,当年的学生已成长为一名小有名气的职业画家。翻开他赠送的画册,大一时的几幅炭笔速写,竟然还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将我唤回到过去,在脑海中浮现出那个从湖南乡间走来、一谈起绘画就两眼放光的好学青年。

入学前,他的手头功夫就很好,那是勤学苦练、自学成材的结果。早年的辍学打工经历,不仅使他加倍珍惜在清华的学习机会,更使他下笔时带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感悟。从他画得最多的风景写生可以看出,山水之于他,或许从来不是笔墨游戏的对象,而是令人魂牵梦绕的故国、家园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异乡。夜深人静时读他大学四年级时创作的《梦游者》系列,从笔法立意来看虽不够成熟,却不能不被那股浓浓的乡愁打动,直至眼角湿润。这些画令人想起我们这代人都曾听过的崔健的《浪子归》,历经沧桑而又清纯有爱,远比那些声嘶力竭的呐喊,更贴近我们对家国与时代的感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1ed58385ec1cdc878b44c4b5e230004b.jpg

《参天之木》140-210cm,2021

对于70后一代人,萌生的艺术运动模式和二元对抗的思维方式,都只能引起一时的亢奋而无法形成持久的兴趣。对于这些至今仍然占据着当代艺术舞台的情绪和思维模式,早识人世忧患的何先球似乎具有天然的免疫力。在校期间,他便对“观念”、“先锋”不太感冒,人与自然、家园与守望是他学习与创作过程中持久的主题。他喜欢与老一辈画家交流思想,黄苗子、杜大恺、刘巨德……他敬仰这些前辈,并不是因为他恋旧或他们守旧,而是因为他们是永远保持着一颗童心的艺术家,不断开出春风浩荡的新芽。他像他们一样,孜孜不倦地向传统学习,同时坚持写生,在自然中淘洗心灵。他在笔墨中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关联,山中花开,不仅是自然的生命在绽放,同时也是鸢飞鱼跃的艺术灵境的形成。

他技术全面,却从不炫技,读书多,却从不玩观念。他的作品为市场广泛认可,却不急于形成固定的风格,也不像许多画家那样追求视觉冲击力。西方舶来的先锋话语或当代艺术逻辑,似乎很难套到他的身上。他在京城一个安静的角落里自然生长,该结婚时结婚,该生孩子时有了孩子。他妻子性格与他相仿,从相识相爱到相知,两人的书画创作宛如天造地设、珠联璧合,然而若是旁人问起来,他们又会淡淡地笑着说,两人的画其实不同。或许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真正体会到二者的不同,因为他们都是在缓慢的运动中不断前进的画家,用中国当代艺术界此前习惯的逻辑,的确很难看出其中的变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b490c0dce77171d0179de6ec38c75945.jpg

《抽思-荷1》 纸本设色94cm-80cm 2014

二十世纪的跌宕起伏和剧烈变迁,形成了观察文化艺术的短时段视角,在西方如此,在中国更为明显。进入新常态的二十一世纪,终将教会人们以更长的时间段看待人类文明的演进。从最近十年的发展来看,如何复兴传统,如何建立传统的当代价值,已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和研讨中最为热门的话题。就此而言,先球夫妇的水墨创作看似“老旧”,却暗合了时代的潮流,代表着中国艺术的未来。先球在《我与绘画》一文中说,“我期待通过我的作品,做一个生活体验的践行者,而不是一辈子卑曲在故事里,死于名句下”。他从不敌视市场,更不反感芸芸众生对他的作品的喜爱;他期待他的作品,带给人世间以喜乐平安。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当代艺术,将以更平和的心态看待日常生活,以更宽容的姿态对待精英与大众、前卫与低俗等一系列二元命题。先球虽然是70后,其心态却与80后、90后接近,其作品受到后者的欢迎,正在情理之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8/365f58d3ce182f79bafe46824bb2a2bd.jpg

《春山集萃系列》140-96cm,2021

西方当代艺术源于一战、二战前后形成的两个先锋艺术高潮,由此造成了当代艺术难以降低的高格,一味追求思想性和批判性,而将人间温情和赏心乐事统统划归“低俗艺术”(Kitsch)管辖,使得艺术与美无缘。先锋艺术以挑衅中产阶级价值观为己任,然而在中国目前的社会阶段中,中产阶级尚未完全形成;先锋艺术高举反文化、反秩序的大旗,但反文化的前提是有文化,众所周知,多数中国人才刚刚告别刚需。无论先锋文化在西方当代艺术界是否将走向式微,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在我们自身的传统中,文人书画的格比西方当代艺术还高,但它不仅不反对感官愉悦,而且乐于将自身归入雅玩之列。逸笔草草、聊以自娱的文人艺术,虽然格调奇高,却从不远离人间,由此形成了与观念化、哲学化的当代艺术的强烈对照。然而,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终究难以长久,复兴的传统水墨将向世界证实“当代艺术中美的复归”的可能。无疑,何先球格调高雅却又令人身心愉悦的当代水墨创作,面向的正是这样一种可能性。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