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当代雕塑的方位”学术论坛以当代雕塑的发展为观照,聚焦于中国当代雕塑的理论构建、批评与策展及创作现场等问题,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批评家和理论学者参与讨论,展现诸多嘉宾的研究成果。自首届举办以来活动受到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在主题范围内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的观点。第三届论坛聚焦“公共雕塑的新趋势与话语生产”“物性与媒介: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具象雕塑与当代表达”以及“当代雕塑与学院教育”等主题,并围绕当下的艺术教育、前沿理论、跨学科等话题展开深度研讨,对中国当代雕塑进行多维度的审视、分析和展望,以寻找和建立“中国当代雕塑的方位”为契机,在诸多的变量中梳理关乎时代和艺术的精神与脉络。
2023年12月5日,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承办,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科研处、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四川美术出版社协办的第三届“中国当代雕塑的方位”学术论坛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焦兴涛致辞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焦兴涛教授为本次论坛作开幕致辞。他谈道,“中国当代雕塑的方位”学术论坛是四川美术学院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正是由于近年来当代雕塑在艺术创作、理论建构和批评策展方面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对于当代雕塑方位的不断探讨才显得格外重要。当雕塑的范畴和边界被不断打破,“雕塑”这个术语的效力范围也必将被重新考察和验证。如今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明确当代雕塑的方位和坐标,建立当代雕塑的参照系,构成这个参照系的首先是艺术内部的美学规律,其次则是时代语境和话语变迁。“中国当代雕塑的方位”学术论坛持续关注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面貌,致力于探索雕塑本体语言与时代思潮的关系,不断适应着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今天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70周年,这为论坛提供了纵深的历史背景,来自全国各地的雕塑专家和兄弟院校的艺术家、评论家齐聚一堂,产生深层次的讨论和交流,会让中国雕塑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
第一场:公共雕塑的新趋势与话语生产
本次“中国当代雕塑的方位”学术论坛的第一场主题为“公共雕塑的新趋势与话语生产”,由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担任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振华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宋伟光教授,湖北美术馆馆长、第十四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冀少峰馆长分别围绕该主题展开演讲。并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执行主编殷双喜教授进行评议。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振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宋伟光
湖北美术馆馆长、第十四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冀少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执行主编殷双喜
向社会和公共空间进行拓展是当代雕塑近年来重要的发展趋向。随着艺术参与、艺术介入、艺术协商等理论的步步推进,以及跨媒介、跨学科方法不断对创作产生影响,公共雕塑的形态也处于变化之中。本场论坛围绕公共艺术的定义、特性和变迁,展开了关于公共艺术“非永久性”、场域延展、话语生产和社会关系的演讲与讨论,呈现出艺术创作与理论生产的良性互动。
第二场:物性与媒介:新技术带来的可能
论坛第二场主题为:“物性与媒介:新技术带来的可能”。本场论坛由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科研处副处长李竹担任学术主持。著名雕塑批评家、策展人、中国雕塑学会创研部部长唐尧,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郅敏教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韩国三育大学特聘教授尹丹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美术》杂志编辑赵炎副教授分别就本场主题发表演讲。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对本场嘉宾的主题发言进行了评议。
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科研处副处长李竹
著名雕塑批评家、策展人、中国雕塑学会创研部部长唐尧
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郅敏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韩国三育大学特聘教授尹丹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美术》杂志编辑赵炎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
经由极少主义、公共艺术、参与式艺术等艺术运动和思潮的改造,当代雕塑的媒介形态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更有思辨实在论、物导向本体论等哲学领域关于物的思考蔓延到雕塑创作中,加之AI、VR、元宇宙、Chat GPT等新技术迅猛发展,雕塑的物性和媒介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本场论坛的主题发言包括对新技术的反思、对材料源头的探寻,以及对新媒介知觉拓展的讨论,通过理论和案例的深度结合,展现了新技术对物性和媒介的影响力,当代雕塑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场:具象雕塑与当代表达
论坛第三场由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担任学术主持,本场论坛主题为“具象雕塑与当代表达”。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雕塑系第三工作室主任于凡教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占洋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雕塑系第四工作室主任曹晖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杨北辰副教授发表主题演讲。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著名雕塑家傅中望对几位嘉宾的演讲内容进行了评议。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雕塑系第三工作室主任于凡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占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雕塑系第四工作室主任曹晖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杨北辰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著名雕塑家傅中望
于凡教授分享了其在浙江省安吉县以“山神”为主题进行的当代雕塑驻地创作;李占洋教授从自身创作经历出发,讲述了将“现实”转换为“现实主义”和个人叙事的过程;曹晖教授通过回顾中国当代具象雕塑的历史,探讨了具象雕塑与文化语境的关系,分析了艺术家的创作策略;杨北辰副教授则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下对中国具象雕塑的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总结。
第四场:当代雕塑与学院教育(一)
论坛第四场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主题:“当代雕塑与学院教育(一)”,由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教授焦兴涛担任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张伟、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班陵生、四川美术学副教授、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龚吉伟、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韩小囡分别发表主题演讲。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振华教授对本场嘉宾的演讲内容进行了评议。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教授焦兴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张伟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班陵生
四川美术学副教授、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龚吉伟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韩小囡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振华
张伟教授的发言全面概括和梳理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二十年来教学改革的缘起、重要节点和过程,也介绍了其深耕细作至今的显著成果和稳定框架;班陵生教授围绕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专业设置机及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共商当代雕塑学院教育的未来;龚吉伟副教授分析当代雕塑发展所呈现的面貌特征与学院专业教育的对应关系,对雕塑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发展展开思考;韩小囡副教授的则以“后历史”的学院教育逻辑与“异质化”的当代雕塑生态作为“中国雕塑”硬币的两面展开发言。
第四场:当代雕塑与学院教育(二)
下半场由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唐勇担任学术主持,主题为“当代雕塑与学院教育(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雕塑系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李鹤、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原雕塑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鲍海宁、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数字雕塑实验室主持人谭炜、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朱智伟分表发表发言。
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唐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雕塑系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李鹤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原雕塑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鲍海宁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数字雕塑实验室主持人谭炜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朱智伟
李鹤教授的发言聚焦于当代雕塑教学的多元化,分析现代技术赋能艺术教育的创新模式呈现出更具综合性、前瞻性的特点;鲍海宁教授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具象雕塑创作的介绍与分析,进一步了解鲁迅美术学院雕塑教学实践;谭炜副教授的发言主要介绍了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演变过程,较为全面汇报近些年的办学历程;朱智伟教授就南京艺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与科研现状进行分享,同时在对综合性的高等艺术学府之下的雕塑系教学体量的利与弊展开讨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