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德基艺术博物馆“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 现当代艺术典藏系列展览重磅回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3d08fd2e9e67cc0373764cb126d86d0c.jpg

Installation shot, “Nothing Still About Still Lifes: Three Centuries of Floral Compositions”, Deji Art Museum, 2024. Courtesy of Deji Art Museum.

德基艺术博物馆欣然焕新“花花世界”(World of Flowers)现当代艺术典藏系列展览“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Nothing Still About Still Lifes: Three Centuries of Floral Compositions),这场享誉国际的艺术盛宴自此重磅回归,亦标志着德基艺术博物馆基于“花卉静物”主题的收藏与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以全新方式于展厅内外加以呈现。展览以策展人乔金·毕沙罗博士关于“动”与“静”亘古对话的核心思路为主轴,通过展品增补调整、展厅拓展叙事,进一步挖掘三百年艺术史之间潜藏的细枝末节。伴随此次展览启幕,德基艺术博物馆将陆续推出一系列出版、跨学科学术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等形式,让展览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具体,为观众提供更多元的走进艺术的方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04a72db2b99d4305213f8c8d4ea643e8.jpg

此次,德基艺术博物馆在原有叙事体系的基础上,对展品进行了增补和调整,包括爱德华·马奈、亨利·马蒂斯、塔玛拉·德·蓝碧嘉等重量级艺术家的代表作,莫兰迪、吴大羽、赵无极等原展出艺术家也将带来全新的艺术惊喜。这些新作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展览中关于“现代性”的整体思考,为观众呈现更加多元的艺术视角。在当代艺术部分,加入了杰夫·昆斯、汤姆·韦塞尔曼的力作,这些新的当代艺术作品涵盖雕塑、架上画等多种形式媒介,为植物学和生态议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此外,令人瞩目的中国早期留洋艺术家部分增加展出了颜文樑、丘堤等第一代留洋艺术家的经典之作,这些难得一见的作品丰富了中国近现代美术交流与发展中的细节颗粒,并补充展出中国近现代美术交流与发展中的文献资料,进一步探讨中国早期留洋大师的先锋性和杰出贡献,深入挖掘和展现20世纪中国与世界并行的艺术风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9d34eef7d83069f178dcfea41cde79b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3d08fd2e9e67cc0373764cb126d86d0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33feb9c304a1775f504175f7b50a1a3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78fa1028227236ea869bd6cff9e6cd8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1756677e25c283d5acc34f8e8dde674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400c1f56ea571eb6df65530c45510c19.jpg

“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展览现场,2024. 图片致谢德基艺术博物馆

作为德基艺术博物馆中国及国际现当代艺术典藏近年最重要的一次专题性呈现,展览自2023年8月26日至2024年3月31日开幕期间备受赞誉,合共获得超过10万参观人次。 来自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位知名私人藏家、艺术家、策展人、艺评人,以及国际博物馆、艺术展、画廊及机构组织代表亲临参观。在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组织的“2023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中,“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展览入选优秀展览项目提名。休展期间,德基艺术博物馆继续展出糅合中国古代艺术及现代科技的开创性沉浸式展览体验「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并邀请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持续展开以「花花世界」现当代艺术典藏系列为基础的各样专题研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75b383f222d2d2f35a9a628dd4c326a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2ac61372f029121373d8f51ff7d35c8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1c033457cec72f909cfe9e309c31966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89017687b1c137acef2c827de6f3a19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068be0254448c620baa747b3ccbf8aae.jpg

“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展览现场,2024. 图片致谢德基艺术博物馆

新增重点展品包括: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1e54bef91ddec4e35c74f33e3c417e16.jpg

亨利·方丹-拉图尔,《白水仙、风信子和郁金香》,1864年

被誉为“花的视觉诗人”的亨利·方丹-拉图尔是19世纪后期法国艺术发展的重要人物,凭借尤为精美的花卉作品首先在英国名声大噪,而后声名远播至巴黎。这件创作于1864年的作品,以传统古典绘画的灰调为背景,以简朴写实的构图与技法描绘了一束瓶中鲜花,色调清新脱俗,花朵姿态优雅,清透的圆形玻璃瓶展示了他深厚的写实功力,画面兼具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征。这些花卉作品不仅为方丹-拉图尔带来了远播海外的名誉,更使他对画面和谐的排布构图原则有了愈发深刻的理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447b21ab77359a5cdca3b00b3562ed52.jpg

爱德华·马奈,《漫步者》,1879年

爱德华·马奈是印象主义的奠基人、现代主义绘画之父。作为艺术史上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画家之一,马奈以极具革新精神的艺术主张和对现代巴黎生活的犀利描绘著称。晚年的马奈以老辣的笔法绘制了这件作品,透过波德莱尔诗中的典型形象“都市漫步者”的视角,画间几抹明亮的花卉展现出19世纪末巴黎作为“花都”的繁荣与发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06db488f71a614a8f3c184fb1172cedd.jpg

皮特·蒙德里安,《有镜子,柜子,银扇草和水果的静物》,1905年

出生于荷兰的皮特·蒙德里安是20世纪抽象主义运动先驱,“风格派”创始人。深受荷兰17世纪黄金时代风格影响的蒙德里安,在其艺术生涯的早期接触到了印象主义、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开始对光影效果进行实验。画面中,镜面反射出的瓶罐高光与物体本身反光的明暗对比,体现着艺术家深厚的写实功底与细致入微的观察,一束在欧洲被认为能带来繁荣与财富的银扇草,在瓶中如银元般熠熠闪光,显示着荷兰黄金时代的文化元素对蒙德里安创作的深远影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382a1f798e552cfaa4341afb289789c7.jpg

亨利·马蒂斯,《玫瑰花束-斜倚的女人》,1920年

亨利·马蒂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是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1917年,来到法国尼斯的马蒂斯在澄澈缤纷的光色之中,展开了大胆前卫的色彩实验,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觉醒,也开始了自己关键性的绘画变革,形成了重要的“尼斯时期”。这件作品正是马蒂斯这一时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0ebb3d8427e68bfc563c625d109b966b.jpg

塔玛拉··蓝碧嘉,《绣球花与柠檬》,约1922年

塔玛拉•德 •蓝碧嘉是 20世纪最伟大的女画家之一,是装饰艺术和软立体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1922年蓝碧嘉首次在秋季沙龙惊艳亮相,以其极具绘画性与多样性的笔触风格,很快在巴黎声名鹊起。《绣球花与柠檬》正是这一年创作的罕见静物题材作品,画中短粗笔触描绘的白色绣球花与黄色柠檬并置,在群青色背景映衬下,更显色彩浓重饱满。此后,居住在巴黎的蓝碧嘉吸收后立体主义精髓,逐渐形成更具装饰性的画面风格,对后世的艺术、时尚与设计等领域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广泛影响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0ebb3d8427e68bfc563c625d109b966b.jpg

乔治·布拉克,《鲜花篮》,1925年

与毕加索共同发起立体主义运动的乔治·布拉克被誉为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立体主义”这一名称正来源于他的作品。1920年代,布拉克放弃了严谨的立体主义风格,转而从自然与静物中汲取灵感,探索更多的艺术可能性。创作于此时的《鲜花篮》以独创的油彩混合沙子的方法,将花朵与音乐这两个贯穿布拉克绘画生涯的主题结合在一起,描绘了桌面上形态拙朴、郁郁葱葱的菊花,一旁翻开的乐谱体现着布拉克此时对音乐的痴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bafe658c5bc432c4b08ecb7ef64b4b5d.jpg

丘堤,《两朵山茶花》,1939年

丘堤是中国第一代最为激进前卫的现代女画家,也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她吸收借鉴印象派的观察方法,将中国古典美术元素融入油画创作,沉静抒情又反抗陈腐保守。《两朵山茶花》以堆叠色块和灵动线条营造朴拙却不滞涩的画面,清新与浓重的色彩对比融合,为作品注入蓬勃的生命力与典雅的中国意蕴。丘堤存世油画作品仅三十幅,这件作品创作于1939年,尽管战火纷飞、生活条件艰苦,但她仍坚持创作,探索中国艺术的振兴之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3081c8c7c0ff0e30698d7ccdd0310c8e.jpg

赵无极,《莲花》,1952年

这件创作于1950年代早期的作品,是留法艺术大师赵无极“克利时期”的典型代表作,是他受到保罗·克利的启发后对抽象形式探索的绝妙体现。《莲花》中,富有灵气和活力的线条与符号从大胆的明黄色背景中朦胧浮现,古朴的杯器置于两朵含苞待放的莲花一旁。张扬的色调、意味不明的符号与消弭了空间感的抽象形式,共同为画面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古典的韵味。赵无极自克利时期起,便将传统水墨书法和古老文字元素融入抽象作品,逐步将具象图案升华为抽象的意蕴,将狂草的笔意融入油画创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aa45dafeaa3ac069c9be68c60e17473b.jpg

颜文樑,《金蕊流苏》,1963年

颜文樑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是中国美术界“四大校长”之一。《金蕊流苏》创作于颜文樑在油画民族化方面探索最为深入、艺术造诣到达巅峰之成熟期。画面背景以不同饱和度的绿色构成通透的空间感,前景耀眼的黄色菊花完全舒展绽放,花瓶灵动而透亮。颜文樑花卉静物题材作品目前可见仅三幅,本件作品即为其一,极为珍罕。雾黑色的纯手工雕花木框为颜文樑先生亲手选配,足见艺术家对这件作品的重视与喜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bb88154a5825ccf86e1c4c1aefcdfc8d.jpg

汤姆·韦塞尔曼,《乡村花束》,1989年

作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波普艺术家之一,汤姆·韦塞尔曼一直以绘画、拼贴和雕塑等多元形式为载体进行创作,推动着波普艺术运动的发展。1970年代起,韦塞尔曼开始全面探索风景和静物等传统领域,对动植物展开观察研究,在传统静物画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利用工业技术创造激光切割的墙面雕塑作品。《乡村花束》即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中鲜艳的花朵不仅质朴可爱,而且标志着他对绘画技术的全新探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dbe952275576fbb7ae39aaf971cef0a2.jpg

吴冠中,《花卉》,1992年

被誉为中国画坛巨匠的艺术大师吴冠中,钟爱野花顽强的生命力,早在1970年代的乡土写实主义时期就开始以“野菊”为题创作。1992年是他艺术生涯的巅峰期,对抽象艺术探索渐入佳境之际,吴冠中重返这一题材。以缤纷浓重的油画色彩,诠释水墨画中“不似之似”的审美追求,以纯粹的色块表达花朵形态,繁茂的枝条张弛有度,背景与花盆都被隐去,使画面脱离物理世界,在抽象之中迸发出生命的蓬勃张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b755b70e439023905b05e7fd9c3e3240.jpg

杰夫·昆斯,《粉红芭蕾舞女郎》,2009-2021年

作为当代艺术界最杰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杰夫·昆斯从2010年起,开启了它的“古代”系列创作,借古典神话中的人物形象致敬人类历史上的智慧与人性之光,同时传达着对未来的乐观期待。《粉红芭蕾舞女郎》作为这一系列中的代表作品,其灵感来源于一座不足5英寸的德国瓷器装饰。昆斯以美神与爱神为舞女的原型,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雕塑作品致敬,用最先进的雕塑技术雕琢古典的粉色大理石,再现了织物的柔软质感与形变张力,成为昆斯迄今为止最精致的雕塑之一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96f368ac5136cbd6b0047eff00323ec0.jpg

苏伯德·古普塔,《名字有什么意义呢? (XIII)》,2019年

苏伯德·古普塔,是印度最先锋、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广泛运用不同素材,创作多种媒介的艺术作品,被誉为“印度当代艺术教父”。2019年以来,古普塔开始了《名字有什么意义呢?》这一系列的实验性创作。这幅作品中,他描绘了两朵完全凋零的花朵,花瓣摇摇欲坠、花蕊枯萎蜷曲。艺术家简洁的构图和精致的笔触,赋予了干枯的花瓣奇特的质感和形态,展现着他对生与死、自然与生命循环以及虚无主义的独特理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51fa35f9da639ff7e1331002c33dcdd0.jpg

​“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作为“花花世界”现当代艺术典藏系列的首回展览,由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荣休教授、曾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策展人的乔金·毕沙罗(Joachim Pissarro)博士策展。参展艺术家涵括马奈、毕沙罗、莫奈、塞尚、高更、马蒂斯、毕加索、蒙德里安、莫兰迪、马格里特、乔治娅·欧姬芙等西方现代艺术各流派的里程碑式人物,常玉、潘玉良、吴大羽、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中国第一、二代留洋艺术先驱,黎谱等亚洲其他国家的现代艺术开拓者,以及安迪·沃霍尔、草间弥生、大卫·霍克尼、杰夫·昆斯、奈良美智、村上隆、卢西安·弗洛伊德、达明安·赫斯特等全球顶尖当代艺术家。

德基艺术博物馆馆长艾琳表示:“很高兴能够呈现展览‘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花卉静物’是德基艺术博物馆长期以来持续关注的重要主题,我们用了近十年时间对其进行研究与梳理,不仅专注于对这一题材有杰出面貌和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同时不拘泥于既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希望用更加开放的视野来构成我们的收藏——无论是艺术与科学、东方与西方,还是男性与女性,在这场展览中我们得以跳脱出时间的局限,以崭新的视角拓宽传统艺术史的叙事边界。这场关于‘花’的艺术之旅会不断地延伸、生长,未来我们将基于持续的梳理与研究,不断增加新的展品,并推出一系列的出版、跨学科的学术论坛和公共教育活动等形式,不断开掘此典藏系列的丰富内蕴,履行德基艺术博物馆‘跨越文化与时代边界’的核心使命。”

策展人乔金·毕沙罗博士表示:“我很高兴能够与德基艺术博物馆合作呈现此次展览。德基艺术博物馆对‘花卉’这一特定主题的收藏规模是前所未有的,东西方的作品在此同时被展出,并持续进行着一场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对话。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互相之间的交流和关联,这种关联不仅有宏大的背景,也可以具体到个人的经历与情感。流派的碰撞,技法的传承,艺术之光各自闪耀但又殊途同归,最终汇聚成文明互鉴的河流,这不仅仅是迈出一两步而已,而是一个辩证的、持续的过程。在这当中,整个德基艺术博物馆团队以及我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我们挑战了传统理解和展示花卉静物的方式,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观众进入花卉静物的历史,以及花卉在我们内心感知中不断变化的客观和主观表现。我有一个由本次展览生发的希望,也许人们可以开始根据不同的类别(应意指分类方式)来思考艺术,少一些二元对立,少一些严格和固定的分类标准,如东方、西方等等,更多地思考这些不同世界之间的交流,因为艺术终究是在对话,世界亦然。”

该系列展览首创性地对花卉静物体裁的定义进行深度重新评估,主张“静物”远不止是描绘静止之物。作品中的花卉看似静止不动,花朵们却无时无刻不在以肉眼难以觉察的频率保持运动。展览以花卉的生长、繁衍、杂交和流通之“动”为灵感,通过“异花授粉”“先锋园艺”“花卉之外”“突围绽放”四个章节,展开深入花卉静物中“静”与“动”之辩证关系的四个全新维度:在时空维度,数百年来花卉品种的全球流通与艺术的跨文化交流相伴;在物种维度,人类与花卉培育关系的变迁同艺术创作并行;在象征维度,艺术中的花卉蕴藉着超越现实表象的寓意和寄托;在变革维度,花卉静物始终作为艺术家试炼技艺、求索无限革新可能的载体。

德基艺术博物馆承续南京作为不同文明交流互动、多种自然及宇宙观生成互化之地的深远文脉,重视花卉静物中连通中国、亚洲与国际的对话意识。本次展览在近三百年中外文明对话的脉络之中考察花卉静物与特定历史情境和时代精神的复杂关联,揭示花卉及花卉主题的艺术创作作为跨越中西方时空与文化边界之交流媒介的重要历程,亦探索作品中不尽的生命活力能够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局势、生态危机、技术与文明的关系等紧迫议题带来的全新启迪。

关于德基艺术博物馆

成立于2017年,德基艺术博物馆是在江苏省文物局正式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本馆坐落于南京“博物馆大道”长江路。立足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与华东重镇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致力于建设跨越文化与时代边界的综合性艺术机构和文化平台,发挥艺术的联结、启示、提升与转化之力。从全球视野、当代语境、在地性文化思索出发,德基艺术博物馆为南京艺术生态扩充底蕴、输送活力,亦推动中国、亚洲和国际之间的来往与联结,让南京置身于世界艺术交流的前沿现场。博物馆以开放和创新的方式,向观众呈现其丰富、多元的研究与展览体系。藏品涵盖中国古代和中国及国际现当代艺术,以及独具地缘性的“金陵”特色收藏。

About the Deji Art Museum

Founded in 2017, the Deji Art Museum is a private art museum approved by the Jiangsu Provincial Cultural Relics Bureau. Located in Deji Square on the central cultural axis of Nanjing, one of China’s “Four Great Ancient Capitals” and a major metropolis in Eastern China, the Deji Art Museum is committed to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art institution and cultural platform that bridges art across cultures and time, embracing art’s transformative power to connect, inspire, and uplift. By invigorating Nanjing's art ecosystem with its rich and diverse programs, the Deji Art Museum facilitates connections between China, Asia, and the global community. Positioned at the forefront of artistic dialogue, the museum cultivates openness and creativity in sharing its extensive collection, which includes ancient Chinese artifacts alongsid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works from China and beyond. Through this approach, the museum embodies Nanjing's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while contributing to the city's prominence in global artistic exchanges.

关于乔金·毕沙罗

“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策展人

乔金·毕沙罗(生于1959年)是一位艺术史学家、理论家和策展人。他曾在耶鲁大学、大阪大学、悉尼大学任教,而后担任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伯沙德艺术史教授。他曾在金贝尔艺术博物馆(沃斯堡)、耶鲁大学美术馆(纽黑文)和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担任策展人。

2013年,乔金·毕沙罗与特里·莱利和约翰·基恩一起创建了专注于建筑和策展实践的共生联盟PARALLEL。他近年出版的著作包括《Aesthetics of the Margins / The Margins of Aesthetics》(与David Carrier合著,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出版社,2019年)和《Wild Art》(与David Carrier合著,费顿出版社,2013年)。他最近的展览包括:“Crystals in Art: Ancient to Today”(2019年)、“Pissarro à Eragny”(巴黎卢森堡博物馆,2017年)。他与伯纳德·毕加索共同策划了“Olga Picasso”,从毕加索博物馆(巴黎)巡展至普希金博物馆(莫斯科)、毕加索故居博物馆(马拉加)。2021年9月,毕沙罗为佛罗伦萨的斯特罗兹宫策划了展览“Jeff Koons: SHINE”。2021年,毕沙罗与菲力普·德·蒙特贝罗和詹妮弗·斯托克曼联合创立了全球博物馆战略集团(GMSG),专门致力于博物馆相关项目。

About Joachim Pissarro

Curator, “Nothing Still About Still Lifes: Three Centuries of Floral Compositions”

Joachim Pissarro (b. 1959) is an art historian, theoretician and curator. He has taught at Yale University, Osaka University and Sydney University, before becoming the Bershad Professor of Art History at the Hunter College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He has held curatorial positions at the Kimbell Art Museum, Fort Worth, the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New Haven and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In 2013, Pissarro joined Terry Riley and John Keenen to create the company PARALLEL which focuses on a symbiotic alliance of architectural and curatorial practices. His latest book Aesthetics of the Margins / The Margins of Aesthetics, Penn State University (with David Carrier), follows Wild Art, Phaidon, 2013. His more recent exhibitions include: Crystals in Art: Ancient to Today in 2019, Pissarro à Eragny at the Musée du Luxembourg in 2017. He co-curated with Bernard Picasso Olga Picasso – an exhibition that traveled from the Musée Picasso in Paris to the Pushkin Museum in Moscow, and the Picasso Museum in Málaga. In September 2021, Pissarro curated the exhibition: Jeff Koons: SHINE for Palazzo Strozzi in Florence. In 2021 Pissarro founded the Global Museum Strategies Group, LLC (GMSG) with Philippe de Montebello and Jennifer Stockman, focusing exclusively on museum-related projects.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