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有温情的”呈现艺术家生命历程中真实活过的景象,并激活与经典作品之间的血脉关联?
李可染 苦学派 书法 纸本水墨 1986年 68x34cm
“濡染家风:李可染家书中的艺术与人生”展览中的私密信件、草图、速写、构思的文章与经典作品共同超越空间和时间,让李可染先生的艺术生命、艺术精神作为人类的永恒财富,得以完整的呈现与公共视野,并为未来的研究者系统性的挖掘、继承、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嘉宾合影
从左至右: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丛涛,李可染孙女李冬梅,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曹庆晖,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蔡涛,李可染孙女苏蔓薏
2024年7月4日,“可染家书:以历史碎片重建经典的诞生”艺术沙龙是继“濡染家风:李可染家书中的艺术与人生”(5月30日至7月26日)在上投大厦外滩111艺术空间展出后,为更好地利用历史文献还原艺术历程,进而更好地理解艺术家所处大时代的背景与艺术语言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此次沙龙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曹庆晖,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蔡涛,编导、策展人、李可染孙女李冬梅,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丛涛等嘉宾,特邀嘉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
“可染家书:以历史碎片重建经典的诞生”艺术沙龙现场
时代气象与“有温度的存在”
沙龙讨论中策展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丛涛从如何跳出以往李可染策展的窠臼展开讨论。在他看来这些“家书”文献正是回到了李可染先生作为“有温度的存在”的一位艺术家,一位同样有着日常生活的人。他谈到:无论历史上的任何伟大艺术家,都是对时代最敏感的、最有洞察力的人。他们的整个人生经验,在面临大时代的、历史的现实生活的那些所有起伏、冲击的浪潮时,作为个体,真实的人,所面临的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他们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个人要解决的,只不过不同的人抉择不同。而作品与家书呈现的人生点点滴滴的痕迹,所带来的意义是深远的。
策展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丛涛在艺术沙龙现场发言 摄影:顾村
为什么碑学在20世纪就大行其道?为什么《江山如此多娇》这类“会堂式”的山水横空出世?是时代呼唤宏大的视觉张力,是民族文化复兴的需要,诞生了更有力量感的表达。李可染先生就是在大时代的巨变背景下被推上去了,并且他的真切感受,他的书法风格、绘画风格浑然一体,他走的这条路是20世纪整个社会生活的语境中的文化中最需要的。这是可染先生的能力,也是可染先生作为一个大艺术家的觉悟。
这促生出一个问题,当代艺术特别追逐“创造”新东西,讲别人没讲过的语言。但千百年来的文明讲传承、继承,并敢于回应这个时代最关心的文化问题,使得丛涛特别触动,“一瞬间就理解了李可染作品里的气象,不是他自己的聪明和创造力的气象,是他跟整个文化合辙合韵之后带来的气象,是背后强大的20世纪背景的支撑,在推着往前走。”
丛涛表示在策展的方法上受到了“曹庆晖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的‘艺术物料学’”的影响。
时代赋予的课题及策展方法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曹庆晖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生的这一批艺术家,包括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出生今天在世的也八、九十岁了。他们的人生历程跟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苦难,和普通的知识分子都是一样的。在他们的人生历程当中,面对民族衰弱、民族救亡,几代人的奋斗、挣扎希望民族走向富强。改革开放后,生活富足后,人们更多的关心小人物小角色等日常的问题。关心的问题是否宏大或者自我,表面上看是自我的选择,其实是时代浪潮当中的浪花。在这个时代中,就躲不开时代赋予的条件和要求,关注、承担每个时代赋予的课题。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曹庆晖在艺术沙龙现场发言 摄影:顾村
“我们一方面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艺术,另外一方面也是学习他艺术人生中的很多哲学问题。”曹庆晖教授从艺术史研究的角度看,不能局限于作品本身,需要更多这类原始“文献”的物料,如果美术馆只收藏绘画,忽略了作品的创作过程,收藏就是不完整的。
这次展览艺术家所做的草图、速写、构思的文章,旅行经过的地理人文,曾经的交友访问等等从策展工作的方法、呈现进入到公众层面。丰富、还原了展出藏品的完整性。
时代精神与美术史研究的路径
展览中有“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是1954年时年47岁的李可染先生,镌刻以自勉、励志要在中国画的革新之路上拼搏一番。“我想‘魂’字在他重庆时期已经有充分的思考,都有非常深入的探索。”令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蔡涛很感慨。
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蔡涛在艺术沙龙现场发言 摄影:顾村
“在激烈的时代变动中,如何舍弃自己已经奉为至宝的艺术成就,要跟上这样个新时代?”蔡涛深感李可染先生面对艺术走向和内涵的巨大挑战时,所需要的勇气。
在蔡涛看来,私密的“书信”揭示出了进入美术史的经典作品中的艺术家情怀,呈现出生命力的气象。从展览中的文献“家书”中,也了解了在70年代的特殊年代,李可染先生用钢笔以什么样的措辞,用什么样的笔迹去书写。1976年之后,他又恢复到了用毛笔进行书写,艺术家优雅的状态在私密的“书信”中潜移默化间展现出来。从家庭角色的角度去看艺术家的心灵史,这确实是美术史研究的一个路径。
“物料”在艺术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李可染曾在上海金陵东路笃行里生活过,是岳父苏少卿的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曾在参观时,用随身的数码相机拍摄了照片。他在沙龙讨论中说:“现在回头想想,现在手机像素比当时的更高,可以捕捉到更多细节可供解读的东西也更多。”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在艺术沙龙现场发言 摄影:顾村
顾铮有感于曹庆晖教授的“艺术物料学”研究谈到对此次展览的感触:一封家书,一张照片都会给的现在人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提供更多的信息,更方便去理解。艺术史研究里面“物料”是相当重要,书信有书信的作用,日记有日记的作用,照片也有照片的作用。
“有温度的家书”重新触动心灵的认知
“作为家属我们这二十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去搜集、归纳这些文献。李可染对我们来说并不是艺术史中的名字,而是在我们的生活里的。”李可染孙女李冬梅有感于展览“有温度”的呈现时谈到,艺术史研究中“物料学”有着推进、挖掘研究艺术家和艺术史研究的价值,形成非常明确的概念。让我们重新对这些艺术家有触动心灵的认知。
编导、策展人、李可染孙女李冬梅在艺术沙龙现场发言
作为李可染先生的家属她深感“书信文献”进入策展,让经典艺术作品和创作她们的艺术家,能不断活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让艺术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一个有血有肉的、有体验感的人。
嘉宾参观展览
结语
“前两年和一个青年同志到四川写生,船过三峡,到傍晚真是美极了,太阳落山,晚霞返照中一旦模糊,树木千株万株,山和房子隐约可见,雨景雾景也美,里面的东西很丰富,深厚的不得了,可是外面又罩着一层薄雾,这怎么表现很困难,做了很多次尝试,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先把所看到的一切清清楚楚的画上去,越详细越好,然后用淡墨满满整理底色,使原有的轮廓渐渐消失,再统一调子。”李冬梅念了一段李可染先生“画论”中的一段文字,对应了李可染先生在大时代的跌宕中形成的经典艺术作品,充满了温度,也更真切的与这个鲜活的时代产生对话。
作者:裴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