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朱刚以作品主题的鲜明时代感和画面造型的充实、精湛而建立起了自己的创作风格。80年代,他的画面如镜子般呈现出对时代人物形象的再现,作者对油画写实技术的娴熟掌握,使他对形象的描绘有一种独到的热情,这热情引领我看到了一个画家的追求一一我在画;而这画的方法又揭示了画家的“心享”一一形与美。
绘画艺术总离不开形象,但看画的过程又不仅仅是看形象,画家对形象的选择与画形象的方法,构成了他与观众交流的其本方式与特点。如此,朱刚肖像作品中那顾盼间专注的眼神。发际间柔和的一抹投影,五指上敏感的表情流露,都仿佛在表达着一个画面的主题。然而,朱刚却不甘止步于此,又踏上了到欧洲去亲访油画艺术语言的遥遥路途。
中断几年后,又去看朱刚的画,效果变了。形象的描绘由充实而趋向空灵:色彩质感从关注体量而转向对视觉想象经验的唤起。画面上的形与色,如一盏灯,照亮了那个人们经常见,然而却又不曾用这种“眼光”、从这种角度去“看”的效果。如此,观画者对画面形象的视觉经验被引向了对生命,时间与历史的遐思之中画画和看画的过程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画家写实的笔呈现了“形与美”的抽象性,对这种抽象性,镜子般的真实只能扑捉到虚幻的影像,作画、看画过程中唤起的新感受,则照亮了形象背后的另一种体验,从“镜”到“灯”,朱刚的“心事”通过不同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品,记载了绘画者“思”与“做”的心路历程。只“思”不“做”者,是不敢创造生活的懦夫;只“做”不“思”者,很快被时间所融化,惟有将“思”寄托与“做”,用“做”延伸“思”的人,才能获得时间的恩惠一一我思故我在。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孔新苗教授
作者:孔新苗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