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24 00:20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外景
无论是国家馆还是平行展,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参展方低调了很多,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外界对上届中国人扎堆威尼斯的诟病,各类艺术家都体验了一把岛上参展之后,一个被神话了的国际大展走下被想象的神坛。
作为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主办方和策展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在最初并未正式回应外界的疑问,诸如为何会选择一个机构作为策展方,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到底是个怎样的机构等。只是选择了在作品运往意大利威尼斯的军械库之后,在基金会的办公地点召开了一次简单的媒体沙龙。
“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对,在正确的方向上给你一个压力,其实是动力” BCAF基金会理事长崔峤说的压力其实就是时间。BCAF从2月初被选定为策展方开始,到4月初全部作品运往意大利,两个月的时间筹备完成中国馆的展览本来就不充裕,“春节期间什么都无法进行,所以实际情况就是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崔峤说,这正是一个探测机构的能力和潜力的机会,她带着11个人的团队,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完成展览,这也不容许他们有太多时间去专注展览之外的相关事务,所以作为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主角,BCAF并没有展开大规模宣传与推广,也并没有追求细节完美和面面俱到,她说:“我们就把‘民间未来’这个主题想明白已经很不容易了。”
中国馆的评选
选择“民间未来”,这是专家委员会的一致意见。“专家委员会由七位成员组成,每一届双年展的成员都会有所变化。今年由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先生主持。”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副总经理阎东在接受雅昌艺术网专访时介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作为双年展中国馆的组织方,从2014年11月初开始征集策展方案,到12月10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双年展办公室共收到15份策展方案。
在征集截止方案汇集之后,开始安排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将所有策展方案发给七位专家委员会成员之后,他们首先进行第一轮投票评选,评选出前十个方案之后,再组织专家坐在一起开会、讨论、评审,今年的评选前后共进行了三轮,从初选、复审到现场答辩,最终投票决定。这其中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的方案获得了专家一致认可。”
“其实所有专家都已经对恩威佐‘全世界的未来’的策展理念与每一份策展方案进行了认真研读。在专家的反馈中,首先从展览学术性和可操作性层面来讲,‘民间未来’具有很大优势,尤其是民间未来与总主题‘全世界的未来’相呼应,当然不是展览题目的表层呼应,而是在保留自身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从当下语境中提炼出与之相契合的内核。从表现形式上,‘民间未来’想呈现的展览现场赢得了评委的多数赞赏,邀请在主流视野之外艺术家所呈现的影像、装置与表演的现场营造,这份方案带来的是耳目一新的效果。”
阎东说:“评委们认为谭盾的现场表演是展览的亮点,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再加上整个中国空间的叙事方式,会带给观众一种直接的感应,而当你给观众这种感染力的时候中国馆在威尼斯双年展中的认可度和辨识度自然会提高。”BCAF的策展方案是一个可持续的项目,加上BCAF这个年轻而又富有活力的团队,专家委员会对“民间未来”的方案在每轮评选中都排名领先,这连崔峤自己听说了之后都颇感意外。
选择一家机构作为国家馆的策展方,这是外界对于本届中国馆的最大疑问。“其实这并非是特例,今年日本馆也是由一家基金会来策展。在中国馆申报展览方案以来,在以往的确没有基金会来提报策展方案的,没想到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报了方案之后获得了专家最终的认可,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在阎东看来,作为策展个人的策展方跟机构策展方没有太大区别:“在以往,尽管是以个人身份出现,个人背后其实也是有整个团队在支撑,机构策展不过是一个放大的工作室或团队。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是因为威尼斯双年展才进入很多人的视野,在以往了解更多的是崔峤个人,阎东也说其实自己在过去对BCAF并没有太多关注,但经过几个月的合作,他觉得作为机构的策展方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本身的操作流程的经验,“从他们与艺术家的沟通、作品确认、寻找合作方、展陈设计搭建合作、赞助方等每一个环节都比较顺利的在往前推进,他们的工作方式是项目合作式。”
一种乌托邦
提到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崔峤的介绍很乌托邦,她将这个基金会定位于一个理想主义的平台,做当代艺术以及都市文化研究的公共性基金会。这些形容词都很抽象,就像她对于“民间未来”的定位:“一个观察,一个问号,一个进行时”,而并非是一个答案。
对于“民间未来”,她是这样阐释的:“民间”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概称:每一个公民社会的个体存在都是“民间”,都是独特、不能被分类的。“民间”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在当下中国更为开放包容、同时也颇具挑战的立场:有自发行动力、享有创作空间、主流取向之外的诉求和创作。“未来”也不是革新性的乌托邦,更多代表的是新旧世界的共存与呼应,是不同社会层面共同累积、创造的无穷可能性。
说起来很抽象,但做起来很实在。崔峤在确定了“民间未来”的背景之后,选择艺术家似乎指向性更明确一些,崔峤说她想要彰显的是中国当下艺术的张力、生命力和挑战力,要展示的是过程而不是单个作品切片。 “在定了民间未来这样的主题之后,再去想中国这么多年的历程中足以体现这个主题的艺术家。”崔峤选择的艺术家们自己都从未想过能够进入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他们也并不在主流当代艺术视野里,在决定选择陆扬的作品时,崔峤与陆扬还不认识,尤其是文慧、吴文光的作品多年来有有点半地下的性格,独立而真实。
“首先寻找能够足以体现这个标题的艺术家,在多年的工作中跟这个主题相关的会有哪些艺术家。又在其中进行筛选,包括对于艺术家的作品类型、年龄、领域都有不同的涉及,从艺术家名单中也能看出张力,这并不是一个规整的艺术家的名单。就如吴文光老师有超过20多年的时间都在从事独立纪录片的领域,这样的类型在中国并不多见。”如此,BCAF最终邀请了3位艺术家个体以及2个艺术平台自组织共同参与:刘家琨、陆扬、谭盾、文慧(生活舞蹈工作室)、吴文光(草场地工作站),崔峤更愿意称呼他们为探险家。
文慧《和民工跳舞》照片 将会设置于本届中国馆入口,并作为主要布展视觉元素
作为独立影像导演吴文光此次在中国馆展出的作品是他多年来一直在持续跟踪的作品“村民影像计划”,从2005年拍摄至今已完成多部关于农村的纪录片;艺术家文慧更多以舞蹈家的身份被人认知,她此次带到威尼斯的作品包括《和三奶奶跳舞》《和民工跳舞》等作品,她的作品都是来自最朴素的民间生活,以更为勇敢接近现实、呈现张力的方式应对当下、介入社会;音乐家谭盾本次参展作品是创作于2014年的作品,内容关于其故乡湖南少数民族的女书文化,将会在开幕式上进行现场表演;80后青年艺术家陆扬将在中国馆展出她关于宗教元素的影像作品,在她将当代音乐、宗教形象、生物学等元素组成影像作品,呈现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特殊思考,她在此次展览中还将展出最新影像作品;作为建筑师的刘家琨本次将在“处女花园”的草地上完成作品《随风2015 由你选择》,通过原木、鱼竿等材料组成兼具装置、建筑等多重属性的作品,他的作品将以观众互动的形式呈现在户外。
当被问到想要营造一个怎样的中国馆时,崔峤说“想要营造一个每个人都在思考自己的现场。”他描述说现场将以影像为主,开幕式则会有行为、现场音乐。“我自己没觉得展览是百分之百的,它就是一个牵头的项目,我想把这个七个月的平台利用好。”崔峤说她不想仅仅做一个概念策划,她想够冒险,找到突破的可能性,才能为中国馆在这样的大展上做一些贡献。
缺钱的中国馆?
资金问题一直是威尼斯中国馆策展人需要面对的压力,此前关于中国馆资金压力和策展人妥协的故事也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阎东并不回避媒体提出的关于中国馆资金的问题:“这几年来网络中关于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牢骚有很多,但其实文化部对于当代艺术的支持经费力度还是很大的。中国馆的位置是威尼斯组委会租给中国的,租金加税收的费用是固定的,18万欧元,这是由文化部直接出资;另外所涉及到的具体费用例如最大的一部分是展览场地看护费,文化部也尽量给予保证,在我看来文化部每届给予中国馆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
的确,政府至少是出钱提供了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间交流的平台。“据我了解,德国国家馆同样也有专家委员会来评选策展人,他们的外交部对威尼斯双年展重视度特别高,策展人评选的结果是由德国外交部部长亲自宣布,但即便如此,德国政府也并非对国家馆的展览进行全额支持;还例如比利时政府对比利时国家馆承担三分之一的费用。”在阎东看来,威尼斯双年展这样一个模式考验的不仅仅是策展的方案策划能力,“其实策展人要有综合能力,一方面是策展,一方面是艺术家资源,另外还要寻求社会资金或民间资源来完成这样一个展览。”
在这方面,北京当代艺术基金占有绝对优势,在中国馆的合作方中,明确标注APPLE、卡地亚为赞助方,在展陈设计方面与OMA合作,在海外媒体推广方面则与奥美合作。
“苹果赞助我们的所有电脑,CEC赞助了我们七个月的设备,省下了二三百万的成本;这些赞助商没有商业干扰或占用策划精力,甚至有的赞助商都不要求在宣传品上刊登logo,其实当你找到了对你认同合作伙伴,反倒没有那么多需要去做让步的;所以跟艺术家的合作也是如此,非常简单,我们邀请艺术家参展,需要的就是这几件作品,不产生资金关系,所以艺术家的收藏、画廊合作都跟我没有关系。”崔峤一直在说的是她觉得资金问题并不是核心问题,即使在未来所有的展览预算都由国家全部支持,中国馆所缺少的依然是敢于冒险,打破常规的策展人,这也正是中国当下策展人制度中最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倩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