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王原祁的《仿黄公望山水图》

2015-06-29 00:00

  笔有金刚杵格多文士风

  ——王原祁的《仿黄公望山水图》

  □申志辉

  中国文人画为何影响深远而文脉不断?说穿了,是因为心志脱俗、精神高扬而不朽的理想追求代代相传,在画家灵魂深处已凝为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历代文人画家将师古悟道直至师心作为一生治学的基本途径,从而成就了薪火相传、代不乏人的中国文人画发展之路。具体到山水画传统文脉,清代“四王”恪守董其昌判定南北宗的南宗即文人山水画为取法体系的原则,尤其推崇“元四家”,弘扬其笔墨所承载的文心、风骨、道法、境界、韵味等,画作包含参禅悟道的理念以及诗、文、书、画、印兼容的修养和能力,与“作家”画和“工匠”画分庭抗礼而强调“逸气”的抒发。王原祁无疑是肆力发挥文人画风尚的一个典范。他在《仿黄公望陡壑密林图》题跋中写道:“画贵意到,有见笔而不见墨,见墨而不见笔,意到即笔墨全到矣……余兴会偶到,放笔为之,漏深不能脱稿,次早曦光入牖,寒威稍解,点染成之,粗服乱头,知非作家所喜,取其无失天真而已。”这段文字具有很强的文人个性与丰赡的精神内涵,可窥见王原祁涉笔成趣、雅逸自适、率意清高的文人艺术家本色。题跋中透露出画家学古意临而非实临、死临,只是“取其无失天真而已”的活学态度。尽管其守成比创新的成分多一些(这也是被后世诟病的主要方面),但仍不可斥之为一无是处。王原祁精研传统并有一定的个性投入,已臻“熟后生”(董其昌语)的艺术境界。他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他的作品书卷气盎然于画外,对后世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的《仿黄公望山水图》(见上图),为王原祁艺术成熟时期的作品。此作为绢本浅绛,纵97厘米、横52厘米。画面右上方题有“康熙乙未(1715)清和,仿大痴笔似子翁老都掌科正。娄东王原祁”,款后钤“王原祁印”“麓台”两方名章。画面为两段式构图,以前景树杪接连中景山体,形成掩映的层次关系,同时避开“倪迂式”上下景物截然分割的章法套路,显得气息紧密而呼应有致。此画以矾头叠石为峰法,披麻皴、折带皴、各种树法、屋亭画法等取黄公望兼吴镇、倪云林笔意,集成化出,以求“苍浑”之境。譬如写石根和山石阴暗面,黄公望用笔、用墨较疏松清淡;而吴镇则颇厚重、坚密,几近于泼墨。王原祁取吴镇法较多,由石根卧笔往石面皴擦,下重上轻,形成较宽的阴暗面,故能得“浑”意;干笔淡墨至浓墨、焦墨从黄公望、倪云林处得来,染色亦较干爽、沉着,气息颇为朴厚,故能得“苍”韵。尤其是此作中描绘山石、树木的笔法,无论是勾、皴、擦、刷、扫还是点叶、点苔运笔的方括、凝重、率直,都凸显出画家刚健的用笔个性,所谓“金刚杵”是也。尽管这种刚健的笔墨与黄公望柔中见刚的韵味不同,但“骨法用笔”得以强化,阴柔之感被阳刚之气转换,从某种方面看,也是法古不泥的表现。他曾在题跋中写道:“画至南宋,竞宗艳冶,骨格卑靡。梅道人(吴镇)力挽颓风,成大家风味,所谓淡妆不媚时人也。”由此可知,其骨力洞达之法非黄公望所限也。

  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他于康熙九年(1670)中进士,以画供奉内廷,官至户部侍郎。康熙四十四年,他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康熙五十六年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他擅画山水,继承家法,上宗宋元,多学“元四家”,尤师法于黄公望,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坚实,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他弟子众多,从者以千数,形成“娄东派”,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六家”。

  从绘画经验上看,老到之境往往与年龄成正比,尤其是专注于中国写意画的画家,其阅历、学养和个性气质都需要进行长期的积累和锤炼。当然,在摹古习气的笼罩下,王原祁未达到卓然创新的境地,对程式化的超脱也有所不足,但是其深厚的笔墨功力和人文素养仍然令其在中国绘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来源:《中国书画报》国画版)

来源:中国书画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