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立木画廊将推出美国艺术家戴维·萨利香港首次个展

2016-08-01 15:51

Smoke Kools, 2014-16, oil and acrylic with silkscreen and digital and transfer prints on canvas and linen,

67 x 92 in, 170.2 x 233.7 cm.
© David Salle, licensed by VAGA.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Hong Kong.

  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将于9月8日举行美国著名艺术家戴维·萨利(David Salle)在香港的首次个展。作为1980年代回归具象画派的领军人物,萨利对后现代感性理念的确立起到重要作用,打破图像(image)与意义(meaning)之间的隔阂,从而促进各种艺术形式(包括表演、文学、音乐、视觉艺术、媒体)的交流。萨利独辟蹊径整合各式各样的具像与图案,其作品往往建构于艺术史、广告、设计和美国日常文化等独特而复杂的视觉语言。萨利的最新系列作品延续他多年来在艺术主题上和绘画形式上寻求突破,并不断丰富视觉语言的实践。  

  1993年,萨利创作了一系列以广告拼贴为背景的即兴表演式绘画作品《Early Product Paintings》。他于立木画廊香港空间的首个展览将呈献其对此系列作品进行重新思考后的最新创作,当中可见艺术家在创作复杂图像以及处理多样姿态、用色、形式方面等卓越能力,为作品注入了丰富的意涵。萨利以丝网复制或转移印刷摄影而成戴着兜帽的角色肖像、各种象征着1950至60年代美国流行文化的图像、炭笔绘画以及抽象表现主义符号层迭并置,使观者有机会反思在观画时候的各种体验。与此同时,萨利也在新作中绘上了雪人、窝夫、相机镜头、汽车等图案,但这些形象并不是艺术家针对某个时期或物体的特定评论。相反的,每一件作品其实都是艺术家对绘画的无限可能性,以及图像和符号如何共同营造诗意画面以拓展构图的组成和形式的探索与尝试。作品中的每一个图像和符号均为作品增添了某种质感、趣味和风格,加强了作品的整体和谐性。观看萨利的画作首先就如享受一次丰富的「视觉」体验,不能单从绘画表面去理解。对艺术家而言,绘画绝非纯粹的「单一」概念,而是所有他刻意摆放在一起的众多艺术元素和风格的总和。

  萨利的作品起源于长期与表演和电影的紧密联系,经常取材自电影设置,包括特写、镜头缩放、剪辑、拼接,使其最终成为他每幅作品中可见的绘画故事。展览中的其中两件作品-《Buick-Town》和《Smoke Kools》,萨利在戴着兜帽的身影图片上采用了摄影打印技术。影像上的角色为1980年代由意大利移居至纽约的演员/表演者Massimo Audiello(现为墨西哥城一所画廊的拥有者)。于90年代初期,萨利为Audiello拍摄了一组照片,当时Audiello在工作室内以一幅未完成的绘画为背景进行了一系列自发表演。这幅影像在创作后的25年再次被使用,重申了电影和摄影的重要性,更突出了表演的核心作用-即兴创作、人物、戏剧和荒谬性,这些均成为萨利的艺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艺术家认为绘画本身就有一种表演(performative),某人在特定的时刻亲自去做某件事情,是不可预测的同时也是不可重复的。

  关于戴维·萨利

  戴维·萨利(David Salle)于1952年生于美国诺曼俄克拉何马州,现于纽约生活和工作。他分别在1973年及1975年于洛杉机加州艺术学院取得B.F.A. 及 M.F.A学位。曾举办多场个人展覧,包括:达拉斯Dallas Contemporary(2015);芝加哥艺术俱乐部(2014);纽约大都会歌剧院(2012);墨西哥Museo de Arte Contemporáneo de Monterrey(2000);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1999); 维也纳路德维希当代美术馆(2000);意大利杜林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 Castello di Rivoli(2000);以及西班牙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1999)。1987年,当时年仅34歳的萨利成为了在惠特尼美术馆举办其事业中期回顾展最年轻的艺术家。另外,他曾参与众多群展,包括: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的「America is Hard to See 」(2015) ; 芝加哥现代美术馆、沃克艺术中心和波士顿当代艺术学院合办的「This Will Have Been: Art, Love, & Politics in the 1980s」(2012); 以及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特馆的「The Pictures Generation,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2002)。他的创作获多间国际机构或私人收藏,包括:巴黎庞毕度中心、洛杉机郡艺术博特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特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及沃克艺术中心。萨利亦是活跃的艺术作家,曾于Artforum、《Art in America》, 《Modern Painters》和《The Paris Review》等平台上发表他的文章及评论,以及撰写多本展览目录和精选集。他的新作论丛《How to See》将由W.W. Norton出版,于2016年10日发布。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